2018-09-21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14)

今天读到的是这本书的274—291页。关于继续增强的误用和有效应用的要点。有以下几方面的心得分享:

[if !supportLists]1、[endif]儿童良好行为的建立,增强物的选择,关系其成效甚大。但是若只是注意到适当增强物的选择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有效去安排增强物才行。一般而言,在行为建立的初期采用继续增强,使个体每次行为发生,都能获得满意的后果,这种有求必应的措施,应用适当,固偶然不错,但应用不当时,就会带来不良后果。

[if !supportLists]2、[endif]孩子争吵和打架行为都属于不良行为,面对此种行为应采取消弱策略,不宜过分同情、关怀,误导孩子哭诉行为被增强,反而强化争吵的行为。假若消弱无效,则要区别增强、隔离都可应用。

[if !supportLists]3、[endif]孩子哭闹的目的就是要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达到自己的某种心愿,最常应用的法宝就是哭闹,当父母听到孩子哭闹,就会想尽办法哄他,期使哭闹停止。这时父母想的只是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会考虑到后果如何。父母越是同情关心,就越是带来负面的影响。

[if !supportLists]4、[endif]小孩子需要父母不时的关照和怜爱,这没有错。但是如果都以哭叫等行为来取得父母的父母让步,这绝对是错的。父母如果让孩子得逞,更是强化了他的不良行为。正确的方法是采用消弱或后面其他相关策略,不能使用继续增强。否则,哭叫的行为将得到强化。

[if !supportLists]5、[endif]儿童良好行为出现时适时给予增强,将有助于行为的强化,这种观念被应用在学校里,最平常的就是各种竞赛的优胜奖励,发挥相当效果,但应用不当时,效果就有限了。当一个班里有大部分学生是无法参与到优胜奖励中时,就会选择放弃。这与设立优胜奖励的初衷是相悖的。奖励的应用可以保留,只是要把对象扩大到全部同学。否则,这种奖励机制是没有意义的。

[if !supportLists]6、[endif]关于增强物的选择:易用、能立即呈现在所需要的行为发生之后、多次使用不至于产生饱和现象、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9-21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