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一章)

2020年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每个月读一本书,而这其中会包含比较多的育儿书籍,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更好的妈妈,所以在不断努力学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听很多人推荐过的经典的育儿书籍,这几天开始阅读,受益匪浅!

今天先把第一张的精华内容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所有看到文章的父母都能去读一读这本书!

第一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的差异。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第一节  “打针有些疼”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就说打针这件事,一辈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对打针,并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况由此带来的一些心理影响,还会迁移到其他事情上。大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认为这很简单,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第二节  不要捉弄孩子

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指成年人把自己放到儿童的位置上,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

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诗,所有的成人在面对孩子时都应该牢记:

人人都说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若以为小孩小

你比小孩还要小

第三节  给小板凳揉揉疼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的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利己主义与孤独是同义语,而人不可能在与外界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戚相关,团结一致,才能求得满足与幸福。爱邻人并不是一种超越于人之上的现象,而是某些内在于人之中,并且从人心中迸发出来的东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使世界真正成为他的世界。

我也见过不少“长不大”的成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单边主义”的,天下的“理”都在他这边,别人的事情和感受他都可以不管不顾,自己的事情和心情却是天下最重要的,自己的想法是天下最正确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表现得自私狭隘。不仅给别人带来不快,更是常常给自己带来不快。当他们急于维护自己的利益时,人生中一些真正的利益却悄悄地流失了。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当“给小板凳揉揉疼”成为孩子的一种思维方式时,他在生活中处处表现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他从生活中能获得的,也正是这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