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规划是把握时间,掌握分秒

永远不要试图用拖延来期待事情发生改变。

图片发自App

​在越来越多的人看来,年轻好像是挥霍的资本。可是当你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你会发现那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一段日子。因为它激情澎湃,它最有野心,它最有能力,它是最应该为自己的目标疯狂奋斗的时间。

      ​课下55分钟的冒菜

我愿意在55分钟的课余里,用7分钟步行至小吃街,排队点菜;花30分钟等菜上桌,一边等一边和同伴开着玩笑,内容是等下如何风卷残食、然后飞奔至教室;边忐忑着边在8分钟时间里争分夺秒地吃完,再用8分钟的时间火急火燎赶到4楼的教室。当然,算一算时间,并未踩着铃声——留下两分钟足以打开书包翻开笔记本翻开书籍拿出笔袋,在脑子里迅速过一遍上次讲到的知识点。接下来铃声响起。

这是今晚的晚餐与今日份满足。细细回想,自认为今晚的课程上得比平常更加精神集中。不得不否认,这其中有一顿完美晚餐的加成,有精彩绝伦知识点的助力,更多的是课前的不安与紧张化为了抖擞精神、认真听讲的内心救赎。我在想,真真是没有规划好时间,但转念一想,时间刚刚好。

      夹缝里的纽扣与糖果

人们常说规划时间就是规划未来,就是规划人生。精致的人类恨不得将每一秒都再一次细分为二,对邋遢、没条理的人投以鄙夷以至同情的眼光:没有细细规划过的人生必定是充满混乱,充斥着迷茫。就像一张久违收拾的桌子,在一时半会之内找不到你所急需急用的东西,这是你的常态。这是常言。而有人会在杂乱的桌子上准确无误地翻出夹在书的某一页的某一张明信片、右手直达放在某纸盒子最底里的一粒纽扣,一个针线包,一包糖果。我们享受这种“俯身下去,一切我的,都在我面前”的感觉。

        唱句与辩词

前言是劝言者的唱句,后文是精明者的辩词。我们不愿听父母长辈、来自于任何一个人的有关“你该收拾一下你的桌子了!”“你的未来你要自己规划!”“你要学会规划!”的叨扰与责备;我们回避任何与之有关的话题,假以“我自己知道!”,甚至“我还小,我自己以后会的”的借口逃避、埋怨、发呆,内心忏悔,然后又自行其是。其实,劝解者的言语并无错:时间段落的安排会使事情变得井井有条,在时间的压迫感内效率会提高不少,减少万恶拖延症对思想的侵蚀;不爱收拾桌子、打理时间的人却也有自己掌控到的尺度:伸手便是所得之物,俯身下去皆是所见之物,以及5分钟刚好够吃一碗粉。

        规划?规划。

“规划”?在不同的人看来,所有的词语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与解释。我不认同随性到懒散的“罪恶”生活方式,自己却也不能将时间精确到每分每秒。我且认为,所谓规划,便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自己的事情,能够把握时间,能够掌控分秒,以至于达到拥有掌控不远未来大致走势或者随机应变的超能力,做好展望更远将来的准备。

规划不是约束,不是一秒入定,不是刻板的机械运动,是向往,是广阔的空间,是心灵的跃动,是短时间内的不安局促——但你知道,你早就知道,你赶得上匆匆一顿美味晚饭后的那一节远在4楼的课。你可以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欣赏落日余晖、春草暖阳。如此规划,你有把握赶得上一切、拥有一切。

      认领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过度的谦虚无异于骄傲,在时间里玩耍放纵与学习,也便是规划。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安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另一层真谛,除了惬意安详的田园光景,也有对一天时间的安排,不是强制,仅是一种姿态,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不适,适时调整。一日,一周,一个月……人的感官不是麻木的劳动工具,也是检验自己是否开心满足的专业器械。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好的规划是把握时间,掌握分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