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100天”的三件事


回顾:

上篇我们阅读到“自律100天”的两个方法,记录与复盘,

记录让生活和思想变得更有序和更有效,“复盘”吸取教训,提升自己,形成思维的习惯。



让我们继续今天的阅读:《自律100天,穿越人生盲点》——“自律100天”的三件事。



身处职场中的人们每天都有无数的事情要做,焦头烂额已是常态。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学习各种时间管理课程,期望通过更高效地做事让自己脱离这种状态。

每个人都有颗向好之心,都希望自己能够梦想成真,然而自己丰满的大梦想,却不知道从骨感的现实中的哪一步开始实施。

本书提倡每天做好“三件事”,持续100天时间,是最简单的时间管理工具,更是最容易实现梦想的行动计划。

主动积极的生活决策

所谓“决策”,就是看看自己有什么可选项,从中选一个最好的。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根本谈不上决策,因为没有可选项。

造成我们没有可选项的原因是日程表早就排满了,我们只好被事情推着走。当我们面对满满的日程表,只剩下焦虑,没有从容。

如果我们始终领先于自己的时间表,那么就没有必须紧急做的事儿。这就能让自己每天都“主动”选择做对未来有价值的事情。

每天选择做“三件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生活决策,这种生活决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生活拥有更多的掌控感。

我每个”自律100天”都会为自己找到最值得做的三件事,例如第九个”自律100天”,我选定的三件事情是:视觉化笔记、书稿写作、行楷练习。

避免犯“无能之错”

人类常犯两大类型错误:第一类是无知之错,犯错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知识,这类错误无法避免,但可以被原谅。第二类是无能之错,犯错是因为没有正确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这类错误可以避免,但无法被原谅。

造成无能之错有两大原因:第一是大脑的缺陷,记不住所有的事情。第二是记忆和经验的不稳定性,容易麻痹大意。

为生活制造确定性

人们的焦虑大多来自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我开始践行这个计划的起因就是因为陷入到了持续的焦虑当中。

当确定下每天必须要做的三件事之后,就让自己的心有了方向,这种单一性也会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实现确定性的得到。

养成微小的习惯让自己更自律

我们就要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对自我的训练,让自己越来越自律。

我最早的自我训练是每天回家擦一下鞋底,从这件小事开始,做了100天之后,慢慢加上了画简笔画、练字、写笔记、写作等其他事情。

每天做三件小事,持续100天,足以让自己养成习惯,从而成为更自律的人。

每天三件事,每次做100天,让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到这对自己有价值的三件事上,就会让一个人开始感受到自己的专属意义。

选择的底层逻辑:价值观

很多人都想养成好习惯,例如运动、早睡早起等等,然而想法是美好的,而现实却是骨感的。

在确定要把“每日三件事”作为自己要养成的习惯时,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这三件事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选择做什么尤为重要,因为你绝无可能事事都有时间做。

听从内心,明白现阶段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学会和自己比,而不是复制别人的生活。

无论你选择哪种价值观,总有一半人在你的对立面。

选择的方法论

我们践行“每日三件事”自律100天计划,其实也是为了让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三件真正对自己未来有价值的事情上。

与别人安排相比,自己做决定带来的满足感会更大。

我们提倡每天做一个关于“小确幸”的反思,这样每天晚上都可以让自己感受到幸福满满。

无论做出的选择带来的结果是多么好还是多么不好,我们终有一天都会适应。

通过微小改变成就大的成长

我们的躯体里其实有两个自我:一个感性的自我,一个理性的自我。区分这两个自我,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改变非常重要。

例如我在很多人眼里是能够做到“惨无人道”的自律,常年做到“早起、运动、学习和写作”,其实在最早期我训练自己的自律是从很小的改变开始的,例如每天回到家后擦鞋底和每天擦马桶。

通过持续践行让大脑习惯改变

我们要深刻理解快捷方式建立的过程,即新习得的知识的内化,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很多很多重复,需要很多次的应用,直至能够不假思索地完成。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持续践行,让值得做的“每日三件事”经过理性大脑的慎重思考后,通过这些微小的改变积累每天做成三件事情的成功经验,从而让“猴子大脑”感受到开心愉悦,最终让“鳄鱼大脑”自然而然地执行。



领读:晚风


结语:

通过自律100天的三件事让自己成长,坚持100天做三件事,让这三件事成为习惯,从而成为更自律的人。



明天开始我们将阅读——“自律100天”的事项“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别忘了分享或留言。


更多阅读关注公众号:被吹的晚风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律100天”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