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练思维和管理思维养育孩子

  这篇文章要探讨的是如何运用教练思维和管理思维来养育孩子。最近读到的3本书《教练型管理者》,《高绩效教练》和《爱的管教》给了我灵感,同时我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在自己孩子的养育上进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什么是教练型思维?

  对于教练大家并不陌生,体育运动中有不同专业的教练,比如篮球教练,足球教练,排球教练,羽毛球教练等。由于教练在体育运动中的成功,教练思维被提炼并逐步运用到了其她行业,出现了企业教练、高管教练等。

  与其她人相比,教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  教练总是对教练对象的潜力充满信心,相信她们可以做的更好

2.  教练无法直接代替教练对象解决问题,就像篮球教练不能替代篮球运动员下场打球一样

3.  教练会给教练对象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

管理思维的特点?

  管理说到底就是管理者通过她人来达成自己目标的手段。这里的关键就在于管理者无法亲自办理相关事宜,必须假手于人,原因可能是管理者没有时间,管理者自己无法做到等。

  总之当一个人试图通过她人达成自己的目的时,就要对她人是否能够达成目的,多大程度上能够达成目的这件事有心理准备。而设定目标、监测进展、及时反馈这些管理手段都是为了保证管理者的目标能够顺利通过她人实现而采取的措施。

如何用教练思维和管理思维养育孩子?

  有人说: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重新成长的过程,我深以为然。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但是养育的结果却千差万别。书店里关于养育的书籍能放满整个书架,从各种维度剖析养育的技巧,我也曾迷失其中。经过我的亲身实践和多年的养育经验,总结出以下心法,希望能够帮到那些还在苦苦挣扎的父母。

1.  对孩子充满信心是养育的基础(做孩子最踏实的依靠)

  父母是否坚定的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变得更好对于孩子的养育有根本性的影响。失去对孩子的信心,父母很容易迷失在养育中。

  有的父母被孩子搞得精疲力竭或者觉得自己的孩子方方面面都没有办法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从而对孩子失去信心,萌发出“孩子还能不能变好”的忧虑,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判断。

  当父母遇到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学业不理想的时候、做错事情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父母相信自己孩子的潜力,就会像教练一样,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共渡难关;而对孩子失去信心的父母则可能变得焦虑和患得患失,进而愤怒、责骂甚至是暴力的对待孩子。比如当你发现你家3岁的孩子已经是这周第5次把屎拉到裤子里的时候,你是绝望的窒息,还是默默地清理后依然给予孩子鼓励,然后静待她的成长。对孩子充满信心的父母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相信孩子的潜力能让父母给孩子更多的成长时间,更大的容错性,,更加包容的心态,比起对现状的的不满,对孩子充满信心的父母更关注如何帮助孩子成长,从不怀疑孩子会变得更优秀。

2.  接受现实,处变不惊(做情绪稳定的父母)

  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却发现孩子只顾看电视,作业一点没做,玩具乱丢了一地,屋里乱成一团,此时你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情绪大爆发,狠狠地关掉孩子的电视,用近乎控诉的声音,发泄着你对孩子的不满,责怪她们太贪玩,长大了没有出息。显然这种方法让父母发泄了心中的怒气和委屈,感受到一时的畅快,然而接下来将面临更加令人窒息的局面。孩子可能会强烈的反击,也可能被你的狰狞的样子吓得大哭不已,还可能对你的失控见怪不怪,毫不理会。无论哪一样,恐怕都不是父母们想要看到的结果。想用宣泄情绪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事与愿违,不但没能解决问题,现在就连你自己也成了问题的一部分。

  还有另外一种选择,你意识到孩子没做作业、玩具丢了一地、屋里乱成一团已经是既成事实,不管你如何发飙,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而且稍有不慎还可能将事情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在这种乱局中,你看到了一个赋能孩子的绝佳机会,你尝试着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声音,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探讨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和屋子。孩子违反了共识,自知有愧,在父母的引导下积极地行动起来。

  作为父母你准备选上面的哪一种解决方案?显然后一种选择取得了比前一种选择更好地效果。既然后一种选择有那么显而易见的优势,为什么很多父母却做不到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父母们不知道有后一种选择,把情绪化当成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为孩子能从父母的爆发中学到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然而孩子学到的却是父母情绪化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会学着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一有不满,就大吼大叫,习惯性的责怪她人等。

  第二个原因是父母虽然知道发脾气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但就是咽不下胸中这口怨气。面对孩子表现与自己期待的差异,感到委屈和失望,如果不发泄一下,心里的就无法恢复平衡。殊不知克服情绪化最大的障碍就是咽不下胸中这口怨气,不仅仅是育儿,在其她的事情上也是一样。

  怎么克服咽不下胸中这口怨气的心理障碍呢?有一个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感觉,那就是在情绪爆发前问自己:我的行动目标是什么?是要成为问题还是要解决问题?当尝试几次后,你就会对咽不下胸中这口怨气这件事有一定的自控力。如果你已经能够逐渐克服咽不下胸中这口怨气这件事,那恭喜,你已经开始学会用理性战胜感性了。

  做后一种选择的前提是你能够接受现实,即接受那些你不能改变的既成事实,尝试改变那些你能够改变的部分。在巨大冲击下保持镇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因为你无法控制泰山的崩塌,不如坦然的接受这个现实。

  一旦你能够坦然的接受现实,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即把与孩子的矛盾冲突看成是父母给孩子赋能的绝佳机会。孩子做错事情太正常不过了,不允许孩子做错事情,那是家长的妄念。如果孩子从没摔倒过,那她一定不会走路。但当孩子做错事的结果需要由父母承担时,父母往往又会表现出极度的不适感。就像孩子弄乱了屋子,而承受这份结果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这种不适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它背离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谁犯错,谁担责”的原则。但在对待孩子上,父母必须想明白应该有更大的担当,这样可以减小这种潜在思维带来的抵触效应。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讲情绪化是职场第一大忌,对于养育,情绪化依然是第一大忌,是父母成长的试金石。

3. 结果和你想得不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父母不要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孩子与父母的冲突大部分都是因为孩子的表现与父母的期待之间有差距。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就会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和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你希望通过她人达成目标时,就必须准备好接受现实结果与期待之间的差距,具体内容在上文的管理思维中已经有过讨论。为了缩小这个差距,管理者们探讨制定明确的目标(SMART原则),探讨行动计划(赋能),监测过程结果(反馈),最终可能也没办法得到一个完全符合预期的结果。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表现与自己期望的一致性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了,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管理难题。孩子的表现和你想的不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养育孩子不是在生产产品,差异性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惊喜。

4.  听孩子把话说完(睿智的父母从倾听开始)

  有个广告我一直记忆深刻,大体内容是:父亲正在洗车,抬头看见儿子用石头在车上画画,非常的愤怒,当即给了孩子一个巴掌,孩子被打后,拔腿就跑,不小心被车给撞了,住进了医院,生命垂危。当父亲再来到车前时,发现孩子画的竟是儿子和父亲相拥的温暖画面,顿时泣不成声。

  在这个广告中,如果父亲可以先听一听孩子的解释,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不幸,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类似的误解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比如昨天晚上,我的两个孩子正在用垫子玩搭城堡的游戏,这时大女儿拿了只笔朝着垫子去了,她妈妈以为孩子要用笔在垫子上画赶紧阻止,厉声呵斥道:不要往垫子上画,画脏了洗不掉(这是典型的倾听第一层次)。女儿很委屈的带着哭腔说到:妈妈我只是用笔假装钥匙来打开城堡的门,不会真的往上画的。

  在任何沟通课程中,倾听都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倾听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对方在说什么,为什么要说,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根据倾听能力的高低,人被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只听到自己的人,是倾听能力最差的人,比如孩子说:“我头疼”,位于第一层的人通常会说:“让你多穿点衣服,你就是不听,看吧,感冒了吧”。

  第二层:只听到话语本身的人,这个层级只听到字面意思,在倾听能力中属中等水平。接着上面的问题,位于第二层的人通常会说:“孩子,你的头很疼吗?是不是感冒了?”

  第三层:听到话语背后需求的人,这是倾听的最高层级。接着上面的问题,听到第三层的人通常会说:“孩子,来,到妈妈这里来,你的头疼得厉害吗?妈妈送你去医院吧?”(把孩子抱过来放在腿上,轻柔的抚摸一下孩子的额头),孩子可能真正的需求是在妈妈这里寻求安慰和帮助。

  遇到令你抓狂的事情,不要急着责怪孩子,听孩子把话说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先入为主带来的负面结果。

5. 给孩子及时的反馈(正确的反馈会让孩子迅速的成长)

  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让同一个舞蹈老师对两组参与训练的舞蹈队进行反馈,对其中一组进行详细的反馈,而对另外一组则只做泛泛的反馈如“好”,“不错”,“太差了”等。试验结果很明显,被详细反馈的那一组在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显著优于只得到泛泛反馈的那一组。

  及时反馈对孩子行为的引导几乎是所有育儿书的共识,可见其重要性。当孩子做了对的事情后,父母要及时进行鼓励,告诉她这样做是对的,这种反馈一般被称为积极反馈。而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同样要及时予以反馈,这种反馈一般被称为建设性反馈。

  不管是积极反馈还是建设性反馈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沟通原则,既先讲事实,再谈感受,最后提出要求和希望。

  表扬其实也是一门学问,有的人会表扬孩子“你太棒了”,“你太厉害了”,这样的反馈很难让孩子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反而可能会疑惑,我哪里优秀了,尤其是那些很清楚自己水平的孩子。比如学校举行运动会,你孩子知道她的跳高水平也就是中等,而你却对她一顿夸奖,“你太棒了”,“你做的太好了”,孩子可能不仅感受不到高兴,还可能觉得尴尬,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切养育最终都是以让孩子不断超越自己为目标,在夸奖的时候要有的放矢,像教练一样拆解动作,做细节反馈,比如你可以说:“这些曲线画得很流畅,这个地方颜色搭配也很恰当,粉红色配上蓝色,让这幅画更鲜艳和生动,你的绘画技巧有了很大的进步,恭喜你。”

  建设性反馈,其实就是委婉的批评,非常的敏感和不易拿捏,当孩子事情做得不好的时候,除了稳住心态,保持镇静外,最重要就是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建设性的反馈,这个反馈一定要符合未来导向性,积极性和开放性原则。像教练一样,和孩子一起拆解过程,找到原因,寻找改善的方法并进行实践。

6.  给孩子赋能(帮助孩子成长)

  赋能(Empower)实际上是近年来才流行起来的管理词汇,意思是通过提高授权、帮助提升能力或者给予更多的资源,使得她人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把赋能用到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就是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并帮助孩子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

  给孩子赋能不能光靠说教,要的是在父母与孩子互动中教会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孩子没有把事情做好,恰巧是父母给孩子赋能的绝佳时机。

  要给孩子赋能,父母必须要摆脱的妄念是:孩子不需要经过多次的失败就能把事情做好。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她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那些你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个新领域。而父母要做的就是教会她们怎么去做,并接受孩子在实践过程中遭遇的失败。

  孩子到了5,6岁都会对厨房感兴趣起来,总想和父母一起做洗碗、做菜或者烘焙,而父母在应对这件事情时一般分以下两种情况,最常见的态度是:“厨房很危险,你不可以进来,我做好了给你端出来”,然后孩子不听,搬着小板凳往厨房里面跑,被父母强制性的弄出去,孩子哭得梨花带雨。这种拒绝孩子参与的方法看似保护了孩子的安全,却让孩子失去了亲身实践的机会,同时也放弃了父母给孩子赋能的机会。

  还有一种父母会这样和孩子说:“孩子,我知道你很想帮助妈妈,但是厨房里面有很多危险的东西,如果你想帮助妈妈就必须听从妈妈的指挥,你做得到吗?”,然后默默地清理掉那些可能伤害到孩子的东西,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充分参与到厨房的工作中,并能够在制作过程中一步一步的耐心指导和不厌其烦的解释,并且容忍孩子在操作过程中把食材弄得到处都是(这才是常态)。

  给孩子赋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和孩子一起做事情,比如一起玩耍,一起做东西等。父母会有很多理由拒绝孩子参与自己的事情或者同样有很多理由不参加孩子的事情,但这就让父母失去了给孩子赋能的机会。

  和孩子一起做事情,不是带孩子上兴趣班,去游乐场,看着孩子玩耍或是催促孩子做作业,这些看似父母花了很长时间的事情,却没有和孩子有深入的交流,这一点是父母应当警惕的。亲身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制定规则,一起烘焙,甚至是给孩子洗澡才是真的和孩子一起做事情,在这些活动过程中父母才可能教会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给孩子赋能。

7.  不替孩子解决问题(我能把一匹马带到河边,却不能让马喝水)

  父母之于孩子,以教练的身份相处,最为舒适。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终究是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孩子用以面对世界的工具,而要想孩子掌握这些方法就需要她们的亲身实践。

  不替孩子解决问题的难点就是孩子实践的结果会影响到父母,比如孩子到了3岁很有兴趣自己穿衣服,但她很笨拙,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穿好,这时父母为了赶时间就会剥夺孩子实践的机会。这样的剥夺不胜枚举,只要孩子做慢了,做的不好,父母就会亲自上手直接替孩子解决问题。

  不替孩子解决问题需要父母本身拥有良好的心态,比直接为孩子解决问题更耗心力,但却是父母成长的必经之路。

写在最后

  孩子的变化发生在潜移默化之间,不管你使用了什么先进的养育技巧都不能妄想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孩子真的在短时内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倒叫人担心孩子的状态了。

  虽然你无法感受到孩子明显的变化,也许她还是起床困难户、小捣蛋鬼、麻烦制造者等,但作为父母,你能感受到孩子正在变化,她变得喜欢和你沟通、诉说学校的事情、扭着你一起玩耍、做事前征求你的意见、向你求助,慢慢的变成你希望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教练思维和管理思维养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