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一些简洁架构VSEF的一些框架结构理解,并且抛出了一些演化的主题,这些主题的不同思考会让系统发展成不同的风格,实际也是应用定位的必然结果。
总体
VSEF 架构理念 = 基本结构 + 演化
基本结构 = 入口 + 内核 + 依赖
内核= 简单逻辑 + 复杂流程
简单逻辑 = 业务脚本 + 能力执行
复杂流程 = 流程编排 + 节点衔接 + 能力(任务)执行
演化 = 主题讨论 + 组件选取(市场组件优先)
VSEF 总体结构
核心架构
架构 = 组成要素 + 关系 + 设计/演化原则
VSEF 观点:入口要清晰明确
就像 “要理清乱了的线团,就要找到线头一样”,将入口放在一个完整的目录,或者模块中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地功能总览,了解“提供哪些服务”、“接收那些消息”、“实现哪些任务”。
这里的目录类型有:
服务 service : 对外提供的 rpc 服务, 如HSF。这个一般会搭配一个服务 client 可调用者使用。
消息 message:可以再区分 metaq 和 notify 目录。
调度 scheduler:一些调度任务。
业务入口
业务逻辑进入之后,常见的结构是 Service + Component + Mapper。但随着操作链路的增多,会逐渐交织耦合,变得复杂。所以,需要一些设计,包括:纵向的分层、横向的目录划分、并定义复用的区域,缓解代码安放问题造成的复杂度。
VSEF 观点:内核 = 简单逻辑 + 复杂流程
内核结构
复杂流程,主要是写入服务,或者是带页面表达的详情服务,采用流程分类框架(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PCF)。进入到应用的时候,主要分为3层:
流程 l3.process:进行业务活动编排,理解整个请求要完成什么事情。
活动 l4.activity:提供每个执行步骤的能力,代表了事情的关键节点。
能力(任务) l5.ability:节点执行时要做的一些具体任务,期望包装为能力,具备一定的复用性。
流程分类框架 PCF 层次
简单流程,主要是只读服务,如查询数据等,可以直接进入服务脚本 service。简单服务直接使用 l5能力(任务)。当逻辑逐渐复杂的时候,可以重构为复杂流程。
VSEF 观点:完成任务需要使用的资源都是依赖,依赖皆服务。服务都通过 l5能力 进行使用。
l5 能力在进行具体操作的时候,需要从数据、扩展、外调、中间件等渠道获取需要加工的数据,形成自己的理解。这个过程中,依赖的东西被称为“依赖”,通过“服务”的方式进行集成。
可以放进依赖的类型:
存储实现 repository : 数据库的读写操作。
中间件使用 middleware:包括缓存(tair)、发送消息(metaq、notify)、配置(diamond、switch)等。
网关实现 gateway:外部系统的调用,比如订单服务、退款服务等。
扩展实现 extension:业务差异性设计的扩展能力,需要业务提供扩展插件,或者平台代写。
依赖内容
VSEF 观点:基础设施是否易变,可自行判断,稳定时可以直接依赖。
这里值得讨论的是:如果基于六边形架构,这些基础设施被视为具体实现,应该通过抽象接口,依赖倒置的策略,实现解耦。但是实际在大家的系统中,可以判断其易变性,如果长期保持稳定的话,可以减少依赖抽象这一层,直接依赖基础设施,减少抽象成本,在思考层面做到 less is more。
主题演化
VSEF 的目录只是一个初始化、相对简单的系统结构。如果随着业务的发展,各个组成部分会逐渐臃肿,系统风格可能也会变化。所以需要引入一些主题的讨论,结合业务情况进行一些设计,并选取相关组件,进行集成,形成有具体组织特征的、新特性的应用结构。
VSEF 观点:演化后的系统结构,结合了功能特性,才是各个组织的合适的系统结构。
这样的系统结构可能会彼此差异很大,会成为不同的类型,就像七个葫芦娃一样,核心本领各不一样:
注重平台服务的:关注平台逻辑和扩展机制。
注重组件表达的:与用户有交互,需要关注组件化协议。
注重领域协作的:需要关注协调者的模型和设计、应用内的领域划分逻辑。
注重数据服务的:关注数据能力性能、功能范围、数据模型映射。
VSEF 主题
下面,会基于VSEF的主题,简单谈一下思考,有了这一部分,才会知道如何去选择组件,而不是“被组件的厚重所绑架”,避免为了用而用,实际并不合适。
如果系统是平台型的,并且带界面表达,那么需要解决的就是各个端、各个页面、各个业务不一样的扩展能力。在内部模型和视图模型之间增加一层ViewModel, 然后基于这个进行各种转换,是不错的思路,比较典型的组件有:奥创、Astore等。
Model-View-ViewModel(MVVM) 模式
这里细化开来,关于 ViewModel 能够有多定制,有2个不同的走向:
转换主要在组件框架中:在核心逻辑之外,进行各种框架植入,如奥创、Astore, 在数据出口侧进行转换,转换的手段一般是基于规则表达式,利用相关反射能力进行数据组装。
转换主要在业务扩展中:不想在组件框架中承载过多代码,想和业务普通扩展逻辑走的近一些,在系统执行过程中的扩展逻辑中,植入视图的扩展,可以较好匹配前台组件。
奥创&DinamicX 方案运行原理
流程编排是对一个业务操作执行过程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常见的编排组件有:Tbbpm、SmartEngine 等。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是这几个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
为什么是这些节点?
这和我们看到一段非常长的代码,把它切分成几个方法是类似的。关键是切分的依据是什么?常用的一些划分点有:
是不是调用了一个服务?那么准备服务参数,调用,返回结果判断可以包装为一个节点。
是不是都在操作一个对象?那么这些操作可以归类为:初始化,修改,转换等内聚的方法。
是不是一些通用的处理?比如安全校验、日志监控、数据统计等。
是不是存在业务扩展性?可以单独独立出来,作为抽象方法,或者使用组合,提供相关接口定义。
切分的背后是理解
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
基于这些切分原则,可以对一个执行过程的核心要点进行切分,切分完后排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是这样的顺序?这个问题本质是需要了解各个部分的依赖关系,这些依赖关系可能是:
上下文数据依赖
本身地位:需要对最终结果进行收口,需要最后执行。
系统框架要求必须进行初始化先执行
其它等等
那么我们可以去梳理这些依赖关系,形成一个有向无环图,最后变成寻找了拓扑排序这样的问题:
每个顶点出现且只出现一次
若存在一条从顶点 A 到顶点 B 的路径,那么在序列中顶点 A 出现在顶点 B 的前面
有时候,这个顺序是唯一的,但是大多数时候这个顺序是不唯一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内部的依赖关系,而不是纠结于表面的顺序。
排序的背后是依赖
在比较重的业务逻辑处理过程中,除了集成一些框架、目录与jar包层次的设计之外,比重最大的启示是普通 java 代码,而这些能够影响最大的是,是设计原则与设计模式。这些应该是不能忽略的点。
常见的场景举例有:
模版方法:模版方法是说对一个执行过程进行抽象分解,通过骨架和扩展方法完成一个标准的主体逻辑和扩展。平台和扩展能力的设计,做类比是比较合适的。基础的模版就是整个流程的编排和对应的节点,可扩展的地方就是各种业务定制区域。这样形成了平台和业务较好的融合。
策略模式:策略是说完成一个事情有不同的算法,可以进行相关切换。在逆向退款中,需要支持不同的退款链路,有些需要是担保交易,有些是保证金链路,有些是微信支付,有些是退卡、退资产。为了支持多种出账策略,采用了策略模式,可以通过扩展点定制各种资金策略。
责任链模式:责任链是说将请求让队列内的处理器一个个执行,直到找到愿意执行的。扩展中,在执行回收结果的时候,会遍历实现的插件,并结合回收规则,进行及时的熔断。
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是说我们通过注册、回掉这样的协作设计,完成变化通知的协作机制。系统间基于消息的观察模式还是很多的。通过消息的异步通知方式,既可以较好地进行解耦,也可以在失败时利用消息的重投机制,增加成功的概率。
中介者模式:当多个类之间要协调的时候,往往引入中介者进行协调,减少大家的知识成本。系统中的流程执行过程中,会有一个大的上下文,这个上下文会协调各个领域的数据。
......
常见的策略模式
当内部结构开始复杂的时候,就期望使用一些元数据。一方面,期望这个能够将理念传达给开发者,知道对应类的角色。另一方面,这部分的扫描,可以形成结构知识,并通过各种数据转存,在另外一个系统无关的页面进行展示,可以站在更高地抽象和中文描述层次,更好地方便大家理解。
认知复杂性:度量理解软件所需要的努力,即捕获程序的逻辑流,并度量逻辑流的各种特性。
简单元数据设计
单刃为刀,双刃为剑。们在用这个双刃剑的时,当一面对着敌人,另一面一定会对着自己,这时如果将剑刃对着敌人砍去的时候,敌人用兵器一挡,剑就会反弹回来,对自己就会有一定的危险。
代码复用是一把双刃剑。复用意味着代码的影响面会增加,虽然提高了开发效率,但是一但进行改动,影响范围变大的副作用也很明显:要求你得足够了解影响的范围,进一步增加了认知的复杂性。在影响较大的情况下,不合理的复用会产生很多令人崩溃的补丁逻辑。
有时,为了业务独立快速迭代,会独立逻辑,因为我们预判一直演化下去最终可能会产生两份完全不同的代码。
有时,虽然业务逻辑看上去不太一样,但是我们会收口到一起,尽量复用一份逻辑,因为我们预判发展下去会产生更多的复用逻辑。
到底是分还是合?哪些要复用?哪些要独立发展?显然与我们的预判息息相关。总的来说,离“业务”越近的地方,应该越尽可能独立,离“平台”越近的地方,应该近可能复用,代码是否稳定是重要的判断因素。
订单管理系统中复用独立的不同场景
在VSEF里面,淡化了领域的概念,因为认为领域都在网关服务里面,而系统本身的领域,则分散在能力里面,对外整体作为一个领域。
领域中,关于领域的划分是很非常挑战的,相关思考,在我们的能力划分,目录的设计等方面都可以借鉴:
思想一:看核心管理数据载体。
我们可以认为一个域实际上是一个或多个实体对象的信息集合,并对所管理的实体对象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思想二:确定核心白名单,其它可扩展。
既然无法维护一个涵盖整个企业的统一模型,那就不要再受到这种思路的限制。通过预先决定什么应该统一,并实际认识到什么不能统一,我们就能够创建一个清晰的、共同的视图,然后需要用一种方式来标记出不同模型之间的边界和关系。
此外,我们常常会发现划分调整的背后事务:
调整的内容:其实是匹配生产关系。
调整的原则:追求职责的内聚,精细化分工。
不断调整的原因:业务在发展,内聚的标准需也要与时俱进。
从关联的角度看,往往我们看组织架构,就能看到领域的边界,核心原因还是组织架构也是要适应生产关系,follow更优解的结构,是相辅相成的,也就能互相窥探。
领域的划分应该尽可能正交
在数据库操作的时候,在数据服务的路口,选择逻辑模型是天然的一个选择。比如属性,在逻辑模型中可能是一个map,在DO中是一个String,如果使用DO流转,就会非常不方便。
这里还可以探讨的是,逻辑模型应该如何抽象?要不要聚合多个表。最容易理解、维护以及发展的情况,当然是领域模型与数据模型能够形成1:1的维护关系。但是由于底层数据很难变动,而理解和业务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当我们持续设计的时候,逻辑模型势必会不太一样。常见的一些场景有:
一个逻辑模型维护一个表:这个是比较简单的场景,一个逻辑模型直接负责一个表,比较干净易理解。
多个逻辑模型共享一个表:这个是因为表中记录的数据比较多,但是实际上有不同的领域数据存的冗余储,比如交易订单上的营销优惠信息、资金信息、物流信息等。
一个逻辑模型维护多个表:当我们对原始的领域重新划分,又不能重新建立表结构的时候,对于较大的一些域,往往数据来自多个表,这时候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领域模型要从多个数据库表里面聚合数据。
聚合逻辑模型的复杂情况:这个在DDD里面主要是聚合根这样聚合了多个实体的情况。举个例子来说,资金单有支付单、垂直表、还有多个支付单,这样的聚合关系就更加复杂了。
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映射场景
当我们获得外部对象的时候,选择follow,还是选择拷贝,还是选择抽象定义。这里有不同的策略:
共享内核 shared kernel :通常是共享核心领域或者是一组通用子领域。
客户/供应商关系 customer/supplier:上下游关系。不同客户需要协商来平衡,上游团队需要有自动测试套件。
跟随者模式 conformist:单方面跟随模式。上游的设计质量较好,容易兼容,可以采用严格遵循上游团队的模型。
防腐层 anticorruption layer:防腐层、隔离层,使用 facade 等模式,减少其它系统变动对本系统的影响。
各行其道 separate way:声明一个与其它上下文毫无关联的限界上下文,使开发人员能够在这个小范围内找到简单、专用的解决方案。
战略设计策略
如果只是基于模式扩展,可能采用一些局部的策略模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期望服务多个业务,且期望隔离业务定制,那么就需要提供一些插件包,隔离权责出来。
更为主要的是,不同的插件包,在运行态如何执行,如果有多个满足条件,该如何定义优先级。这里逃不掉的是一个插件身份的定义。这个定义可以有很多的玩法,不同的业务组织可能理解不一,这可能是扩展机制的核心难题。
每个层次都可以设计自己的扩展机制
无论是扩展框架TMF的迭代,还是后面星环体系的提出,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业务和平台的隔离”,这也是开闭原则的重要体现。核心逻辑应该由比较熟悉的平台人员进行控制,应该尽量通用,较少修改;扩展逻辑应该由业务开发人员理解,应该尽量灵活,便于调整。
往系统内部看,其实还有很多域能力的扩展,比如:支付的时候可以走直连支付宝,也可以经过支付系统链接到微信等非支付宝渠道。这样的扩展,也是开闭原则的体现,只是离核心流程更近,影响面更大。
往扩展外部看,即使是业务APP包、产品包等插件内部,还是可能会服务多个行业、多个场景,可能有很多的再次路由与扩展。比如:淘系要服务很多行业,服饰、家电等,不同业务定制也不太一样,往往会用一些策略、责任链的扩展模式。
“聚类”是插件的基因
组件选取
不同业务组织,在进行相关主题的讨论与思考后,会定制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展结构。后面在快速启动的时候,期望有一些复用的组件。这部分组件,分为外部市场的组件,和自己建立的组件。
组件分为市场已有的组件,还有自己期望自建的组件,这里VSEF框架中会提供一些概念组件。
市场组件应该被优先选择,因为那个是服务更多场景的,有更强的包容性。当然,如果系统比较小除外。如果定位比较大,那么还是建议及早引入,随着流量的增加,理解也不断增加,越到后面,越能巧妙应用。
交易系统中使用的一些组件举例如下:
协议化组件:Ultronage、Astore
流程编排组件:Tbbpm、SmartEngine
扩展组件:Lattice、TMF
配置化组件:Newton
市场组件的一些案例
有些组件功能比较小,甚至可以作为工具类Util, 但是如果应用内有多个应用Application,想抽象复用的话,可以独立出来单独的组件,进行统一设计,避免重复劳动。
可能的一些组件设计有:
元数据组件:Metadata , 期望能够生成知识索引数据。
日志组件:CommonLog,期望能够统一格式,方便统一监控、清理。
预热组件:Preheat,期望能够抽象接口预热方式,便于预热操作。
适配器组件:Adapter,一些市场组件的抽象包装,快速集成。
扩展组件:Extension,简单扩展组件,解决系统扩展性问题,且不那么得重。
VSEF组件的一些案例
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些简洁架构VSEF的一些框架结构理解,并且抛出了一些演化的主题,这些主题的不同思考会让系统发展成不同的风格,实际也是应用定位的必然结果。最后介绍了一些组件的部分,这个部分应该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应该是事先预设的标准。
团队介绍
我们是交易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团队。团队主要从事交易链路交付工作,在交付工作中,抽象和建设横向产品能力(如:预售、电子凭证等),团队关注业务架构、DDD等理论与实践,致力于高效、稳定地实现业务接入,并抽象赋能。
¤ 拓展阅读 ¤
3DXR技术 | 终端技术 | 音视频技术
服务端技术 | 技术质量 | 数据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