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的建校劳动

在八形汊小学读到二年级后,我所在的小学拆掉了。我们转到了附近的永安学校继续读书。永安学校的旧校舍破旧不堪,一刮风摇摇郤坠,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处于安全考虑,于是我们又搬离了旧校舍,被安置在一农户家的堂屋里继续学习。堂屋正面墙上挂一块黑板,屋里摆上旧的课桌、板凳,这就是我们上课的教室了。虽然简陋拥挤,但总算可以遮风挡雨了。

村里的新书记兼大队长年轻有为,很重视教育,看到学生没有教室,非常着急。于是一声令下,带领村民自己建新学校。

新学校准备建在永安大队的正中心地带,方便学生上学。新学校距离老学校两里多路。

于是我们开始了一年多的建校劳动:上午半天学习,下午半天劳动。

我们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劳动,敲碎砖。旧的学校拆除后,那些敲出来完整的砖,由劳动力们挑到建校的坪子旁边利用起来。剩下的碎砖就是学生们的任务了。班里分了工,男同学力气大点,用大锤子把大一点的砖敲烂,女同学们把那些小些的砖块敲碎,敲完后再把碎砖拢到一起,由劳动力们挑到建校的坪子里。那时没有手套,一个半天下来,好些同学手都起了血泡了。回家用布条缠一下,第二天还要继续劳动。那些碎砖是铺教室地面和操场地面用的,当时为了省材料省钱。

第二阶段劳动是挑河沙。碎砖敲完后,我们又开始挑河沙。河沙大多是就地取材,去附近的河边的沙坑去挖,几个同学一组挖,其余同学从自家带来小木桶挑。沙子湿的很重,一担也挑不了多少。感觉那个时候有点象愚公移山,一点一点的移,人多力量大。记不清挑了多少次,反正是没沙用了就会叫我们去挑。

第三阶段劳动是挑红砖,持续时间最长。劳动力们用泥土制成砖坯,晒干,然后放砖窑里烧,砖出窑后,就由我们挑到建校的地方去。那时我们的任务是下午挑五十块砖。我们五个玩得好的结伴挑,其中有一个力气最大,每次最先完成任务。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力气最小,每次只能挑四块砖。走在窄窄的田埂上,我感觉很吃力,生怕一不小心掉田里面。挑一次一个来回要一个小时,下午只能挑两次,所以我每次都不能完成任务。好在那时我的老师,他是长沙下放的知青,他对我很宽容。每次劳动后都会在班上表扬我,说我虽然没完成任务,但能坚持劳动,尽自己的能力了,精神可嘉。现在想想,我都非常感激他。

其间还有一些劳动,递砖、递瓦。每当砖出窑时,我们排成一排,砖从一个个同学手中传递,传到最后那个码砖的人手里。然后那人把砖整整齐齐码好。递瓦也是一样,只不过瓦是从船上递到我们手里的,瓦是从外地买了,用船运回的。

这样的建校劳动持续了近一年,我们的新学校终于建好了。四年级时我们如愿搬到了新学校。新学校教室宽敞明亮,操坪很大,我们非常开心。从此开启了我们专心上学的小学生涯,直到六年级毕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时的建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