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7

观影感

有段日子没有看电影了。晚餐后,儿子选了最近热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原本以为茶余饭后一部轻松喜剧片,却攒足了母子俩对于教育的探讨对人性的思考。

如同影名,电影讲述了一对新贵中产父母为了不让女儿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为教育所做的投入。现实太扎心,导演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让人在观中带思,笑中带泪中完成了观影。“为了孩子的教育,你究竟愿意付出多少?”,显然印度版的“孟母三迁”戳中了中国人的痛!

教育本质是什么?优质教育到底是什么?最好的教师资源?最好的硬件设备?最好的升学率?我认为,这些显然都不是。

教育不止在教书,事实上是一份救人的工作。教育要传授数理化,更要谈人性,讲文化的根本。老师一定要是人师,以人为本,教育本质就是人的关心。当然,当整个社会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教育也越来越无能为力,何况又卡在一个考试升学制度中。除了体质内做最大的改革,孩子们就只能靠一个氛围优雅的家庭环境了。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我现在仍能记得成都三伏天的上午,孩童年纪的我站在书桌台边每天一遍柳公临帖,外公一笔一划的红笔批注:全世界童话故事里的主角一个个神气活现的出现在脑海里,不需要看书,因为长辈们就是一边谈笑,一边抄录,就把唐诗宋词讲完了,而我只是端着小凳坐在旁边吃着冰棍。。。。。。

我想,一个好的人文教育,应该要深深地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