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课程之课程总目标》有感

凡事有目标才有追求。语文课程这门学科的追求即总目标共有十条。研读课两遍,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以下几条:

一、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首先,我们祖国文化灿烂,语言文字的魅力不言而喻,那些诗词歌赋,名言佳句,都足以让学生们驻足吸引。特别是唐诗宋词,是中华艺术的一支奇葩。我记得前不久在教学白居易的词《忆江南》时,对于其中的美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看着这绝美的佳句,孩子们就琅琅上口诵读起来,还未了解词意,单从词句表面就已经领略到了其中的美。

其次,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更多的是需要鼓励与肯定。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学生,第一次考试成绩十分不理想,从此他一蹶不振,完全失去了力争上游的干劲。我找到他,告诉他老师对他有信心,暂时的失败不代表永远都是失败,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我用信任的目光注视着他,终于,他握紧了自己的拳头,点了点头,那是自信的模样。从那以后,班级里出现了一个自信勤奋的孩子,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练习习题专心认真,成绩越来越优秀。

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当你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对于老师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督促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至少要跟踪指导两周。我去年暑假接到一个新的年级:三年级。这班孩子,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聪明活泼但纪律性差。为此,我设立了小组纪律班长,每个班长负责监督小组成员是否违反了纪律,并记录在册,等候老师查阅,一旦发现哪位同学册子上名字多,就会进行谈话教育。这样坚持了几周,同学们已经能够自觉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二、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前不久,我们的教材上有一个小实验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因为我在学生时代,我的老师曾经带着我们做过摩擦起电的小实验,虽然已经将近三十年了,但是我记忆犹新。而且这个实验简单,需要准备的材料也能就地取材。所以,我们就上了一节“摩擦起电”的实验课。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准备了一支塑料笔杆的笔和撕成很小碎片的纸片,放在桌子上备用;然后,我让同学们拿起笔,把笔杆插进头发里摩擦,大约半分钟,拿出笔杆,把它放在纸片的上方,将要挨着纸片但又有点小的间隔。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小纸片就像独自离家的小宝宝见到了妈妈一样,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笔杆妈妈的怀抱,这可让学生们惊呆了,接着,我借机把摩擦起电的原因告诉学生,学生们听得很认真,这样,要比抽象的讲解效果好多了。

三、语文课程总目标还要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语文课堂,阅读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需要我们做老师的进行指导。我的语文课堂上,经常运用让学生们大声朗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法,朗读前,对孩子们提要求,比如不添字,不掉字,不回读等。对于默读,我会要求孩子们不动嘴唇不出声,不用手指读,不回读,对于不认识的字,可先跳过,读完再解决等等。时间长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就提高了。

语文课程目标是我们教学的方向,只有认真研读,在教学中才能真正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语文课程之课程总目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