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之声》:记者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挖掘真相

近日,简体中文版《罪之声》终于登陆中国图书市场了!日本作家盐田武士借助这部作品,向读者传达了:记者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挖掘真相,更重要的是结合现在与未来。这对于自媒体时代的所有文字创作者来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日本】盐田武士 著《罪之声》

《罪之声》是一部由盐田武士创作的推理小说,不仅小说本身荣获了很多奖项,根据它改编的日本同名电影也获奖无数。看过电影之后,再回看这部原著,感觉其中最精彩的要属:主人公记者阿久津英士采访三十多年前悬案策划者的一段情节。电影中或许是因为片长限制,只表现出了阿久津的一些动作、神态等,而小说中则是在这些基础上,通过阿久津的采访技巧和语言,引导着一个昭和史上最大悬案的嫌疑人一点点道出案件背后的真相。与一个悬案的嫌疑人接触,这对于记者来说是相当大的考验。如果不是因为盐田武士曾当过记者,恐怕很难写出这么精彩的采访情节。

据了解,早前台湾的繁体版《罪之声》,沿用了日文版一大一小两个骷髅人形的封面设计,给人留下一种有点恐怖的印象。而此番简体版封面,则是采用了磁带的图案,更简单、准确地表述了引发这个故事的关键。其实,《罪之声》故事的创作灵感来自于1984年发生在日本的“格力高·森永事件”,当时涉案嫌疑人利用三个孩子的声音录制了勒索赎金的磁带。由于其中岁数最小的孩子跟盐田武士年龄相仿,且也生活在关西地区,这些令他涌起了想要描写那些涉案孩子们人生的冲动,从而创作了这部《罪之声》。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是从两个不同身份、立场的主要人物角度展开对相关事件的调查,在关注案件背后真相的同时,也格外关注被无辜牵连的犯罪嫌疑人家属,尤其是录音中孩子们后来的人生遭遇。

简体中文版《罪之声》封底与封面

电影版《罪之声》是2020年10月底在日本上映的,由于原著小说的故事情节极具吸引力,加之电影版选用的演员阵容相当强大,因此电影上映后也是好评如潮。不过,在我看来,虽然包括小栗旬饰演的阿久津和星野源饰演的三个被录音孩子之一的曾根俊也在内,一众演员的演技都在线,但是受限于影片的时长,电影中很难完整再现小说中描述的所有精彩细节,尤其是欠缺阿久津对不同人进行采访时的语言和沟通技巧的展现。

或许是因为比起只讲究解谜的本格派,和只讲究制造气氛的悬疑派,《罪之声》这样的社会派推理小说的故事一直都是更注重人性的挖掘、更具社会影响力,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或许是因为我最初关注《罪之声》这部小说,也是因为同名电影启动拍摄,并且有我最喜欢的日本演员小栗旬参演;总之,看完电影再回看《罪之声》的原著,我的关注点多数都集中在了阿久津身上,并没有再过多地回味这个故事中提及的案件对日本法律和社会的影响。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罪之声》的原著故事其实是以双线形式展开的。一条线是以子承父业的裁缝师傅、也是“曾根西装定制”的老板曾根俊也为主角;另一条线是以《大日新闻》文化部的记者阿久津英士为主角。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同名电影参与评奖时,饰演俊也的星野源,是作为男配角参与奖项角逐的。但是,原著中开篇率先登场的就是俊也。他帮需要住院的母亲找东西,却在家中母亲说的地方发现了父亲的遗物中有一盒磁带和一个黑色真皮笔记本。笔记本中满是英文,只有“银河”和“万堂”相关的内容是日文;而磁带中有他自己童年时唱的歌,还有两句指示了地点和位置的不明话语。正是俊也这次看似偶然的发现,才引发了他后续对三十多年前悬案的调查。

电影《罪之声》剧照阿久津与俊也

虽然都是调查“银万事件”,但是俊也和阿久津的心路历程是完全不同的。俊也最初是因为怀疑已去世的父亲曾参与案件,所以才想查明真相。当他查到一些线索后开始感到恐慌,如果再查下去真是自己的亲人参与了“银万事件”,他很怕会因此影响家人的未来,尤其是打破孩子平静的生活。因此,中途俊也曾一度放弃继续追查。而阿久津是被迫参与调查的,他是一个平时负责采访明星的记者,是被社会部案件报道组主任点名,临时从文化部借调到社会部的。选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有英语基础,所以派他去伦敦根据已掌握的一点边缘性质的线索展开调查。在不断地深入调查过程中,阿久津逐渐获得了成就感,并从中认清了作为记者的社会责任,这也使得他后来越来越有干劲。

在针对“银万事件”展开调查的所有采访过程中,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阿久津采访俊也的伯父、也就是案件策划者曾根达雄的一段描写。那是最能彰显盐田武士以往职业特色的一段文字,其他作家恐怕很难如此精准地描绘记者在采访不同类型人物时心态的差异,以及在面对采访对象给出了回复,却和自己预期的内容不相符或偏离了方向时,急于打断对方纠正话题方向,又怕因此引起对方不满提前终止采访,那种又急迫又踌躇的复杂心情。

电影《罪之声》剧照阿久津采访达雄

尽管在法律上“银万事件”的犯罪追诉时效已过,不过达雄作为那一系列案件的策划者,始终都会是阿久津最想要采访的对象,但达雄完全可以拒绝接受采访。对此,阿久津也是心知肚明的。更何况他之前已经因为把欧洲人眼中的日本人当成了中国人,错失了一次接近真相的机会,所以他更珍惜这次重拾的采访机会。见到达雄后,阿久津率先讲述了自己已经掌握的“银万事件”情况,期望可以通过一些原本达雄不知道的真相令其动摇,从而诱使其开口。最终,达雄果然没有令阿久津失望。只是在达雄的自白过程中,大概是因为多年的思考终于有了倾诉的对象,他一口气说了很多,甚至中间曾令阿久津怀疑偏离了话题方向。

虽然临近采访结束时,阿久津的情绪显得越来越激动,不过总体来说对达雄的这次采访是比较成功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没从达雄口中弄清究竟是谁、如何把俊也的声音录下来的。而这个遗憾正好可以通过俊也补救,只是之前俊也已经拒绝了阿久津的采访。后来,阿久津则是带着对达雄的采访记录和红茶礼物再次拜访了俊也。而俊也一方面是想弄清当年的录音到底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也想知道录音中另一个男孩儿后来怎么样了,因此不再排斥与阿久津交换调查成果。可以说是阿久津对调查“银万事件”的热忱打动了俊也,尤其是阿久津那句“揭开这个悬案的谜底也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把这个悬案与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唤醒了俊也原本试图逃避,却又很想为自己的孩子与那些往事做个了断的决心。在他们二人的联手调查下,终于揭开了“银万事件”的全部真相,也帮助录音中的另一个男孩儿找回了失联多年的母亲。

总之,我很喜欢《罪之声》的故事,若问理由,也许其中有小栗旬在电影中饰演阿久津一角带来的加持效果;也许是被盐田武士对记者采访时的生动描写所吸引;甚至也许是对透过这个故事传达出来的“作为记者的社会责任”的认同感。在我看来,《罪之声》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作品,它不愧于那些它获得的奖项。难怪小栗旬说:“读完《罪之声》,我感到兴奋又不安,就像打开了一扇被禁止开启的大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我们不能遗忘的微小却真实的声音。”而且我也很感谢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电影,助小栗旬赢得了第一个电影最佳男主角奖,毕竟原著故事很复杂且精彩,人物特色也很鲜明,给电影的改编和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很多发挥的空间。(作者:李淑媛)

你可能感兴趣的:(《罪之声》:记者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挖掘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