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天】在面馆

图片来自网络


2018.11.22  周四  晴天(东方小雪·西方感恩节)

小雪节令,天气真的是一日赛一日地冷了。大冷的天儿,除非周末,可以躲在家里,足不出户。平常时间,不得不在寒冷中急匆匆地穿行。

小雪节令,想到两句诗(这大概是语文老师的“职业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天冷,但很清朗,也很晴朗。天蓝汪汪的,好像一块举世无双的珍奇之宝。

小雪节令,中午,在大街上踅摸到了一家可以吃饭的地儿――高原拉面王。店家的名字,说不霸气也霸气,拉面王。

去的时候,正是吃饭的点儿,店里人很多。身着黑色夹克衫的高个子瘦男人,正忙着招呼客人落座。这一次,倒是没有看到头戴纱巾的,将头发裹得严严实实的女人。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爱吃韭叶,有人爱吃中细,有人则好一口毛细。面,依次端在了桌上。桌前坐着的那个人,也拿起了筷子,但并不着急将面条挑起来,送进嘴里。

伸手去拿醋瓶子的,伸手去拿辣椒罐的,伸手去抓蒜瓣儿的,还有朝着店小二嚷嚷:“再来一块卤豆腐,加一个鸡蛋”的。

好在,拉面王就是拉面王,一碗汤面,和谁搭配,都不是最好,而是更好。

也有吃拌面的,各种菜,似乎都可以取而用之,只要厨师的厨艺说得过去,哪一样菜,都有出人头地的时候,高高地码在面条上,一时风光无限。

虽然本人也喜欢吃面,但对面,却没有多少深入的了解。家里人常常吃的,是焖面,也有拌面,还有羊肉汤面。能说得上来的,并姑且会做得不太难吃的,也就是这几种了。

在这座城市里,兰州拉面的生存能力赶上了老家沙窝窝里野生的苦菜和沙葱,只要阳光不吝啬,雨水不苛刻,它就可以把根扎下去,而且,扎得很深。用不了多久,就呈现出一片葱葱茏茏的繁盛之景象了。

兰州拉面好吃。至于要说出是怎么个好来,别说,还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肯定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味蕾在一定时间,特定环境里的固定需求。

吃一碗拉面,浑身熨帖。吃一碗拉面,内心愉悦。吃一碗拉面,精神明亮。

坐在拉面馆,吃着劲道爽滑的面条,喝着撒了翠绿香菜的清汤,就着本地才有的烂腌菜,呃……这种惬意,你懂吗?

面条吃完了,汤也喝完了。坐在店里,看断断续续推门进来的人。有的肥头大耳,有的骨瘦嶙峋。有人衣衫整齐,有人衣冠不整。不管穿的好坏,也不管长得丑俊,更不管TA有钱与否,店家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呀,南来北往都是客,哪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右手边的桌子前,面对面坐着一男一女。看样子,是情侣,也可能是小夫妻。男人的面前放着一盘拌面,男人只顾低着头自己咕噜咕噜地吃,偶尔抬起头来,刷一下手边的屏幕,似乎更本无暇与坐在他对面的女人说上一句话。

手机可真是个好东西,我心里感慨着。

不多时,女人面前多了一只碗,看样子,女人也点了拉面。他们吃得很快,转眼就结了帐,朝门口走去。

“穿上羽绒服,戴上帽子”男人对女人说,“外面太冷了。”那女人乖乖地,那么顺从地,开始穿衣服,还把帽子戴在了头上。他们一前一后,相跟着离开。

望着他们的背影,这个男人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让人讨厌的,我又在心里感慨着。

店里的第二拨食客,也先后离开了。我的手机电也充了过半,结账,离开。

老舍先生的《茶馆》,就是一部社会的缩片。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形形色色,性格迥异,身价不一的人,都在那里汇聚。而这拉面馆,不也是社会的缩影吗?

嘻笑怒骂,悲欢离合。柴米油盐,酸甜苦辣。这就是生活,是有血有肉的生活啊!

今后,如果有一天你觉得活得别扭了,过得不痛快了,就到面馆里坐一坐吧,要一碗拉面,慢慢地吃,细细地打量前来吃面的人。就算只是听他们说话,你就会顿然开悟:原来,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是源于比较。人生得很多无奈,都是因起不知足。

一碗面,加半个午后的时光,也抵得上一节有意义的人生课。

挺好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473天】在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