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不断地在撕裂中自我和解|读《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

一个人最初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实的面貌?

这个问题在书的结尾才被抛出来。但事实上,这是作者贯穿始终的思考,也是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思考最多的问题。什么才是最真实的自我?这是我们在成长中常常遇到的困惑。

作者从那个在废料厂里愚昧保守的小女孩,蜕变成了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在这个过程中,她一次又一次颠覆固有的认知。学会上厕所后用香皂洗手,学习连小学生都知道的Holocaust是怎样一段历史,接触了心理学才知道原来父亲是躁郁症患者,意识到父亲对世界的认知是一套偏执的谎言,而自己曾对这些观念全盘接受。每一次认知的颠覆,都是对过去的一部分自我的否定,然后再发展出新的自我。这个过程是撕扯的,是痛苦的,却随着她的深造和成长而越来越密集,以至于她一度陷入精神崩溃和绝望的自我怀疑。

“过去十年里,我穿越的距离——物理上和精神上的——几乎让我无法呼吸,让我思考自己是否已改变得太多。我所有的学习、阅读、思考和旅行,是否已将我变成了一个不再属于任何地方的人?”

一个出身精英家庭,并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不会经历如此强烈的撕扯;一个出身底层,并且一生也没有机会走出来的人也是一样。在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并没有发生过天翻地覆的改变,他们的自我从幼年建立起来以后,一直是相对稳定的。然而另一部分人,成长中发生了新旧认知的冲突,出现了否定、怀疑和颠覆,就会陷入到一个极不稳定的人格结构中,一部分是过去的,一部分是新的、还没有被完全接受的自我。我们会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不知道自己还是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找不到归属感,安全感,是因为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稳定的自我。但我们需要经历这个不稳定的过程,在两股力量的撕扯之后,才会诞生出新的自我。

很多人也许会想到原生家庭,认为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和创伤是会伴随一生的。我不否认这样的观点,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把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都简单粗暴地归因于原生家庭。对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孩子来说,父母是他的造物主,是为他创造出一个安全的世界的人。小孩子最初的自我认知一定是在父母所给的世界里形成的。但是成长从来不会随着脱离父母而结束。对于自己内心的探索更不会止步。事实上,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它未经雕琢和打磨的雏形。后天的影响会让人无法再认清它,但是 “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己。你就是黄金。回到杨百翰大学,甚至回到你家乡的那座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会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即便是黄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但那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

在经历了精神崩溃之后,作者最终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了。那个曾经的小女孩仍然在那儿,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而一个全新的自我已经可以镇定地站在她的对面,和她挥手告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是不断地在撕裂中自我和解|读《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