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跟几位朋友谈到养老金问题,想起来香帅老师的《金融学讲义》还没有读完,就把它添加到第2季度的书单里。计划大概一个周读一章,这个周读了第2章“银行:现代经济社会的血管”。发现自己虽然号称喜欢经济话题,但其实只是看了个热闹,鹦鹉学舌了一些自己根本就不理解的概念和观点。而香帅老师把底层的逻辑讲得非常清楚,学习到了这些知识,再遇到具体的状态,能不能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还需要慢慢练习。
再说说读这一章的感受,带着计划读,不会看几页就停下来,而是会一口气读完,竟然用了将近2个小时(34页),感觉上与不做计划读相比效率更高,再整理一遍,印象更深。相对来说,学得更扎实一些。
发现自己不能一段时间只读一本书,需要几本不同的书同时进行。这一周还开始读了《西南联大文化课》和《吴军阅读与写作》两本书,都刚开了个头。
信用创造:银行体系与货币信用
银行,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说,在历史上,寺庙、客栈、布庄、药铺都充当过银行的角色。为什么他们也可以充当银行?这一章讲了银行的前生今世,告诉我们他们跟现代银行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搭建起了社会的信用网络。
国家创造了银行,银行创造了国家。
—史蒂芬.哈伯 查尔斯.凯罗米里斯
欧洲民族国家的演化依赖于统治者,商人和银行家之间的伙伴关系。从文艺复兴开始,到16世纪之后的大航海时代,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接着是荷兰和英国,凭借最先进的资本市场和中央银行体系,成就了全球霸主的伟业。
直到15 、16世纪,欧美居民对国家的概念还很淡漠。银行信贷体系和国家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现代意义上“国家、公民、政府”概念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从人类400年的近代史来看,银行信贷体系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基础,它就像一个城市的地下管道工程一样,不一定时时可见,但却支撑着整个城市的循环和呼吸。
难怪哈伯和凯罗米里斯感慨说“国家创造了银行,银行创造了国家”。
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会取代各国货币吗?
法定货币是现代货币的灵魂,意味着现代货币是由国家赋予银行(比如中央银行)某种特许权力而发行的,支持货币的关键是国家信用。
1944年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了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到1971年美元跟黄金脱钩,开启了信用货币时代。
数字货币,如比特币在很多场景下都能完成货币的计价、支付,甚至价值储藏功能,但也正因为它是去中心化、去银行化的,在国家仍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组织形式的大背景下,比特币要取代各国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可能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经济冷热调节的阀门
银行体系在现代经济运行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国家经常通过银行体系来调控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和经济冷热。其中,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基准利率是两个最重要的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涉及资金的量,而基准利率调整的是资金的价格,通过量和价两个维度的调节,国家也因此拥有了调控信用规模和经济冷热的能力。
这两个工具的具体作用,我很喜欢书里的这样一个比喻:
如果我们将经济体运行看作农田,那么银行体系就是一个巨型的水利工程。央行是巨大的水库,其发行的法定货币就是水库里的水,商业银行则是途中大大小小的送水站,直接影响信贷规模和经济冷热;存款准备金和基准利率就是这个水利工程的两个大闸门,闸门开关的效果都会快速反映到经济运行的农田中。
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通过银行体系的循环,会引起社会信贷规模的巨大变化。所以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就像控制水库闸门一样,会影响全社会的信用规模。
如果说存款准备金率是用来调节资金量的,那么基准利率则是调节资金价格的。在农业生产中,如果用水成本太高,农民可能就宁可让土地荒芜。如果水量充足且价格低廉,农民可能就愿意多开垦一些荒地,多种一些庄稼。
同样的道理,降低基准利率(降息)就是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刺激经济,而提高基准利率(加息)则是要抑制投资消费行为,给经济降温。
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都和过度降息刺激经济的政策有密切关系。
调节基准利率,就是通过调节资金价格,影响人们的投资消费意愿,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这个逻辑本身是自洽的,而银行体系具有杠杆效应,一旦利率调整幅度过大,市场预期被彻底扭转,就可能在相反的方向上形成反馈效应:比如加息的力度过大,经济容易收缩过猛,引起“旱灾”;降息尺度宽了,又可能导致“大水漫灌”,产生资产泡沫。所以,加息、降息的力度和节奏很难把握。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
中央银行是绝对的系统中枢。它管控着货币发行的闸门,更是市场的最后贷款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之一竟然是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大萧条之所以从美国蔓延到英国,德国,最终升级为世界大战。是因为中央银行没有作为市场的最后贷款人发挥作用。同样是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实际上比1929年的大萧条还严重,但是全球主要央行果断协同救市,积极充当“最后贷款人”,很快阻止了危机的蔓延。
货币基金
之前几乎人人都用的余额宝就是一只货币基金。其实到2019年7月,我国114家金融机构一共推出了730只货币基金,总规模差不多达到了7.74万亿元。
货币基金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仍然实施利率管制。根据Q条例,活期存款没利息,定期存款的利息则设有上限,所以老百姓的储蓄意愿非常低。
为了吸引储户的资金,一个叫鲁斯·班特(Ruth Bennett)的投资银行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设立了一只基金,吸收老百姓手里零散的钱,然后投向利率较高、普通人又不被准入的银行间货币市场。由于基金主要投向货币市场产品,所以被称为“货币基金”。
从1978年到1999年,美国货币基金占存款的比例从1%直线上升到63%。一大半美国老百姓都去买货币基金,不在银行存钱了,这正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银行存款大搬家,史称“金融脱媒”。
中国并没有像美国一样发生银行存款大搬家的情形。2013年至今,居民的储蓄存款总额一直是上升的。截至2019年6月,我国货币基金仅占存款总额的3%左右,在整个中国金融体系里还只是沧海一粟。
从收益的角度来看,货币基金收益率主要取决于银行间货币市场的利率。
换句话说,想知道什么时候买货币基金更好,只要看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什么时候更高就行了。
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市面上资金流动性充沛,银行间货币市场的利率就下降;反之,市面上资金流动性紧张,银行间货币市场的利率就上涨。
影子银行
很多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只是一个通道,银行往往会收取1%~2%的通道费用,对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则没有监管义务,如果融资计划失败,银行是不负有保本责任的。
资管新规以后,银行就没有固定收益的保本理财产品。
一般人要怎么判断某个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度呢?总结而言,有以下几种技术和策略。
第一点,不过度关注银行头衔,而关注理财产品投向。要紧密关注产品说明书上的“产品投向”是否清晰安全。如果理财产品投的是现金贷、消费贷、小额贷这类产品,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要非常谨慎。
第二点,避免“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银行代销意味着银行充当销售渠道,中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太大,很难把握。
第三点,重点关注募资方信息,避开那些“名头响亮、头衔多,但缺乏具体经营业绩细节”的募资发行方。比如,“中国好声音佛山演唱会基金”就和《中国好声音》节目组没有任何关系。
很多内容都是摘抄,很多概念和比喻可以不时地拿出来分析当下的某一个现象,也算是“学习”中“习”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