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江左自有管夷吾|温峤

图片发自App

《世说新语•言语》

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译文】

温峤出任刘琨的使节刚到江南来。这时,江南的政权建立工作刚着手,法纪还没有制定,社会秩序不稳定。温峤初到,对这种情况很是担忧。接着便去拜访丞相王导,诉说晋帝被囚禁流放、社稷宗庙被焚烧、先帝陵墓被毁坏的酷烈情况,表现出亡国的哀痛。温峤忠诚愤慨的感情深厚激烈,边说边哭,王导也随着他一起流泪。温峤叙述完实际情况以后,就真诚地诉说结交之意,王丞相也深情地接纳他的心愿。出来以后,他高兴地说:“江南自有管夷吾那样的人,这还担心什么呢!”

01 初仕西晋,南下江东。

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但却只称晋王,并未称帝。

刘琨遂以温峤为司空府左长史,让他南下江东劝进。

是年六月,温峤抵达建康。他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辞,盛赞刘琨忠义,并力言江东承袭晋统乃是众望所归,因而深得司马睿赞赏。

当时名士如王导、周顗、谢鲲、庾亮、桓彝,都非常欣赏温峤,争相与之交往。

后来,温峤多次请求返回幽州向刘琨复命,但都未获允准。

太兴元年,司马睿正式称帝,史称晋元帝,并任命温峤为散骑常侍。

温峤以母丧为由,不肯接受官职,再次请求北归。

三司、八座共议,皆认为温峤不能因私情而废国事。

当时,刘琨已在段氏内乱中被段匹磾冤杀。温峤只得接受任命,留在江东,并要求朝廷褒崇刘琨,以慰海内之望。

但晋廷正倚重段匹磾抵抗石勒,并未对刘琨有所追赠。

此后,温峤历任骠骑长史、太子中庶子。

他极尽规谏之责,并献《侍臣箴》,深得太子司马绍器重,引为布衣之交。

太兴三年,司空府故属卢谌、崔悦由北方辗转表奏晋廷,替刘琨诉冤。

温峤趁机再次上表,请求昭雪刘琨。

晋元帝遂追赠刘琨为侍中、太尉,并赐谥号。

02 平定王敦,出镇江州。

永昌元年,大将军王敦以诛杀刘隗、刁协的名义起兵,进逼建康。

温峤对王敦尚抱有同情之心,曾对仆射周顗道:“大将军这么做似乎有一定原因,应当不算过分吧?”王敦攻入建康后,欲以不孝之名废黜太子,以图取代晋室。

温峤又挺身回护司马绍,挫败了王敦的阴谋。

是年十一月,晋元帝忧愤病逝。太子司马绍即位,史称晋明帝,以温峤为侍中。

太宁元年,温峤又改任中书令。

他执掌诏命文翰,参预机密大谋,深得明帝倚重。

当时,王敦已还镇江州,遥控朝政,对此极为忌惮,遂请求以温峤为幕府左司马。

温峤假意勤勉恭敬,为王敦出谋划策,又刻意结交其心腹钱凤,逐渐取得王敦的信任。

太宁二年,丹阳尹出缺。

温峤以丹阳尹守备京师为由,劝王敦越过朝廷亲自选择任职人选,并举荐钱凤。

钱凤则推荐温峤。

王敦遂以温峤为丹阳尹。

温峤得以返回建康,将王敦的谋划与虚实尽数禀告给晋明帝,请朝廷作好应变准备。

同月,王敦得知温峤背叛,大为恼怒,于是以诛杀温峤等奸臣的名义再次起兵,并扬言要亲自拔掉温峤的舌头。

晋明帝遂封温峤为中垒将军、持节、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抵抗王敦。

七月,王敦军队到达秦淮河南岸,温峤认为军力不足,援军未到,命令烧毁朱雀桥以阻敌军。

两军隔河对峙,温峤亲自率军渡河奇袭,大败王含,又命刘遐击败钱凤。

不久,王敦病亡。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下诏将王敦的党羽革职除名,僚属予以禁锢。

温峤认为,对陆玩、刘胤、郭璞这样被迫跟从王敦的人应该宽宥,司马绍采纳了温峤的意见。

同年十月,温峤封建宁县公,赏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太宁三年,晋明帝病逝。

太子司马衍即位,史称晋成帝。

温峤作为丹阳尹,与太宰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一同受遗诏辅政。

当时,成帝年幼,太后庾氏临朝称制。

庾亮以中书令之职负责政事决策。

咸和元年,温峤被任命为江州刺史、持节、都督、平南将军,出镇武昌。

当时,征西将军陶侃驻节荆州,威震西陲。

庾亮对陶侃非常忌惮,故命温峤坐镇江州,作为形援以防范陶侃。

温峤在江州期间,拔擢人才,广施仁政。

他还上疏朝廷,欲以持节都督之职专管军事,建议由都督、刺史分治江州,但并未得到朝廷批准。

在平定苏峻之乱期间,陶侃虽然是盟主,但是实际谋划安排都依靠温峤。

329年三月,温峤被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官散骑常侍,进爵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

王导想奖赏决战前投奔朝廷的路永等人,在温峤的坚决反对下,王导只得做罢。

苏峻之乱平定后,朝廷打算让温峤留在朝中辅政。

温峤认为王导是先帝所任命的人选,于是要求返回江州。

此时的京师方经战乱,残破不堪,物资缺乏,温峤留下部分物资后方才返回武昌。

同年四月,温峤路过牛渚矶,听闻水下多怪物,便命人点燃犀角下水照看。

当夜,温峤中风,回到武昌后没有几天就去世了,终年四十二岁。

江州百姓听到温峤去世的消息,无不相对而泣。

晋成帝下诏追赠温峤为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

03 保护太子,即席用谋。

王敦之乱时,朝廷军队尽皆败归,司马绍打算亲自领兵出战。

温峤拦马进谏:“臣听说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取胜的人往往不是凭借武力。

殿下身为一国储君怎能以身犯险而置天下于不顾。”司马绍这才作罢。

王敦攻破建康后,见司马绍果敢勇毅,深得拥戴,欲以不孝之罪废黜太子。

王敦大会百官,声色俱厉的质问温峤:“太子有何德行?”温峤正色回答:“探讨高深的治国之道,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不是见识短浅的人所能认识的。依照礼义看来,这就是孝。”

大臣们尽皆赞同,王敦阴谋未能得逞。

温峤被任命为丹阳尹后,担心钱凤会阻挠,便在王敦为他饯别时,故意到钱凤面前敬酒。

钱凤动作稍微迟缓,温峤便装醉击落钱凤的头巾,变色道:“钱凤是什么东西,温太真行酒,胆敢不喝?”王敦以为温峤真的醉了,忙出言劝解。

温峤出发后,钱凤对王敦说:“温峤和朝廷关系密切,而且和庾亮交好,恐怕难以信任。”

王敦说:“太真昨天喝醉了,对你稍有失敬,你怎么能马上就这样诋毁他呢!”

田余庆:

门阀政治,主导者自然是高层门第,是他们与司马皇权共治。……少数臣僚虽非寒素,但门第却不甚高者,由于特殊机遇,攀升至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温峤、郗鉴。不过他们也不可能入主中枢,因为得不到高门的广泛支持。建康政权像是一间股份公司,东晋皇帝是名义上的业主,轮流执政的门阀则拥有最大的股权,门第是入股的必要条件。……温峤、郗鉴门第二流,是靠政治机遇获取股份。他们难得在中枢获利,却能分割地盘,形成东晋的地缘政治格局。他们在地缘政治中各自经营,郗鉴非常成功,温峤具有经营成功的能力,却因不永年而未竟其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27.4 江左自有管夷吾|温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