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新征程

“刘老师,我能问个问题吗?”身后隐约传来一阵声音。

“刘老师在休息。”另一个声音帮忙回应。

“那我等一下再问吧。”声音远轻了些。

我趴在抱枕上,闭目养神继续缓解疲惫。

01三班见面课

眼珠子一动不动,脑子情不自禁运转:今天下午连续站了三节课,怎一个累字了得。多教一个班级,看到孩子们第一节见面课上的坦诚与信任,五味于心中杂陈。

这个班的学生动若脱兔,静若处子,可谓动静皆宜。校运会上,班上男生健步如飞,齐心协力为班级夺荣誉。大课间活动,他们在走廊上跳大绳,跟班主任学跳舞等等,朝气蓬勃的模样惹人注目。上学年带过这个班几节课,其中一节课安静有序,学习氛围浓厚,不懂就问的同学更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为了解孩子们语文学习状况和对语文的期待,我请他们简单说自己学习语文的问题所在。有的孩子觉得拼音有点儿难,有的孩子觉得阅读有点儿难,有的孩子觉得作文有点儿难。整体来看孩子们很清楚自己的情况,也敢于将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里面包含内在的勇气、谦虚,对老师的诚挚和信任,心里的杂味又转成满满的感动。

师生间的相遇,因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而纯洁、而充满希翼。哪怕遇到再多困难,只要想起最初的恻隐,也当奋起不懈,勇往直前。

我对孩子们说:“从大家的发言看得出同学们对语文学习充满了期待。不管过去怎样,新学期大家首先要充满信心,给自己加油鼓劲儿,然后和老师一起刻苦努力,一定能取得进步……据了解,班里经常阅读的同学不多,接下来挤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必选之路。捷足者未必先登,后来者可以居上。比我们优秀的同学不一定永远比我们优秀,愿意下功夫学习的同学即使暂时落后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也能变得优秀起来。大家对自己要有信心!”

孩子们眼里放着光,相信他们已暗下决心要加油,去追寻心中那道闪亮的光。

02八班第一课

八班我带了三年,今年是第四年。暑假曾布置孩子们积累成语,开学第一课就检查。语文科代表出了一个成语,当时听不太清楚,听到“风”字便开始接龙。

“风华正茂。”马上有同学接下去。

“茂林修竹。”很快又接上了。

“竹报平安,安居乐业,业精于勤,勤学好问……身不由己。”顺畅接了二十多个,到这里停了一会儿。

我提示三年级学过的八字成语,马上有同学想到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山人海,海阔天空,空空如也。”到这里差不多全班孩子都接了一轮。也字开头的成语极少,成语火车开到站点,告一段落。

不禁暗自惊叹,孩子们真了不起!每个成语都存在他们的记忆库里,随拿随取。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思维高度集中,不假思索间语言灵动如珠,面对挑战快活而自在,甚至有点儿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班级有如此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师怎能不惊喜!

03好玩儿的读书课

开学第二天,两个班的孩子都以为会上新课,没想到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读书课。

读书,读书,平时都用嘴巴读,这回请孩子们先用手读。

听到用手读书,孩子们打开书本,食指开始在字里行间滑行,一行又一行。“咦,有个同学用手掌来读,书本会不会告诉他更多呢?你们要不要试试?”更多同学抚摸起书页来,左手摁住书本,右手抚书,双手同时抚书,动作相差无几神态各不相同:有目光随手而挪的,有与书本对视的,有歪着脑袋不知看书还是看手的,还有凝神闭眼的。

“请问你用手读出了什么?”

“……我不知道。”刚开始个别孩子还没组织好语言。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孩子们需要时间思考。

“没关系,坐下来慢慢想一想。”

“我发现用手也能摸出来字和图案来,有图案的地方有油墨,比其他地方润滑一些。”策同学把自己的感知和盘托出,开了个好头。

“我摸出了书上有油。”另一个孩子说完,开始热场了。

“我摸了书然后觉得……”可乐举起右手,除了掌心其他地方略带墨色。

“手有点儿黑说明什么?是不是手出汗了?”班里变得活跃了些。

“有墨,有墨。”一群孩子呼应着。

“说明书……很新。”

“我读出了书本很厚。”小罗的回答出乎意料,与众不同的用词说明动了脑筋。

“你是怎么读出来的?”我很好奇他如何思考。

“我用手读了那么久还没读完(语文书)。”孩子的逻辑让我赞叹。

“我读出书本很干净,因为我的手没有脏。”一个女生温柔地回答。

“你的手轻抚书页,可想而知你的手带着对书的喜欢去读。”

“我感觉我把书清洗了一遍。”小沈联想到洗衣服了吗?

“我感觉书本很滑。”

“我感觉书有点儿粗糙。”

“我觉得书本有凹凸不平的文字。”三班好几个男生心思还挺细腻。

孩子们细细品味十指传来的模糊不清的新鲜感,脸上或写着轻松愉快,或写着欣喜与发现。

“接下来我们用耳读书。”PPT上出现“耳”字。

“嗯?”音调扬得很高,听出前半秒不约而同的惊奇。

“啊?”紧接后半秒的变化。

有些孩子瞬间把书本往耳朵上贴,胶水都没粘那么牢。有些则低头侧耳凑近书本,两眼笑成一条缝。放眼望去,没有一个孩子不面露喜色两眼放光,连我都被他们逗乐了。

小轩是个有创意的孩子,他拎起书页轻轻晃动,一阵沙沙声传来,我立即夸他有办法。

其他孩子相继想出用耳朵读书的办法:竖起书本,一手托住书脊,一手像抚弹琴弦般拨动书页;整本书像风扇那样一页页自上而下扇动起来;两根手指一松一紧拉动书页,大家都在听,但没有哪两个孩子的动作重复。

“你用耳朵读出了什么?”

“我读出了风的声音。”孩子联想到大自然了。

“我读出了一首歌曲的节奏。”小毅的想象与艺术相连。

“我用的力气不同,就能听出1-2-3-4-5-6-7”的声音。”策同学脑洞大开。

“我读出时快时慢的节奏。”小提琴家面带微笑。

“我读出风筝的声音。”三班小刘同学联系生活经历。

“我读出断断续续的风声。”

“我读出波涛汹涌的声音。”三班一个男孩子穿越画面,思绪飞到广阔的海洋。

“我听出《走月亮》里面阿妈和我之间的感情。”三班的欣怡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真不简单!

“哈哈,用耳朵也能读书!”对呀,语文课就应该让孩子有“哦!原来如此”新奇体验和“我的想法不一样”的个性展示。

孩子们身心放松,课堂欣然润泽,精彩的思维就在轻松润泽的氛围中诞生。“老师,能不能用鼻子来闻?”PPT出现“眼”字后,两个班都有孩子提出这个创意问题,我比他们还高兴!为什么呢?因为PPT预设中没有“鼻”字,孩子们直接放弃熟悉的“眼读”,提议用“鼻子”读书。一番夸赞后,课堂掀起创新思维的高峰。

“老师我用鼻子读出了花生油的味道。”难道小陈肚子饿了吗?

“老师我读出了面包的味道。”是今天早上吃了面包还是很久没吃面包了?

“我闻到了焦糖味。”小关的想法如此神奇!

“我闻到木头味。”

“你是怎么闻出来的?”

“书本不就是木头做的吗?”可乐鼻子真灵敏。

“我闻到了荷叶的味道,因为这书上画了荷叶。”小言的思维进入图画中。

“我闻到了中药味儿。”哈哈哈哈……小乔的想象让全班开心大笑起来,以致于忘记问她怎么闻到的。

“我闻到了爆米花的味道。”

“我闻到了臭味儿。”尽管是臭味儿,但小铭仍露出少见的六颗牙。

“我闻到了水果味,有很多很多的水果。”新同学想象力也很丰富。

“我读出了海盐味儿。比如读《观潮》这篇课文,就有一种海盐味儿。读《爬山虎的脚》就闻到一种草木味儿。”策同学有理有据,他不仅仅是用鼻子读书,已经入心入脑地读了!

“植物味儿。”有同学补充。

“老师可以用脸读。”小沐的提议一出来,好几个同学的脸蛋儿便跟书页唇齿相依了。

“老师可以用脚读吗?”小轩的心里装满了好奇。

“可以的,回家后可以尝试一下。”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齐呼这节语文课“好玩儿”。我想:之所以好玩儿,是因为孩子们调动并打开五感跟语言密接的通道,思维在眼前与想象中来回切换,语言智能得以展示和开发,身心沉浸在自由绽放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课堂体验中。

不知孩子们写进日记里的语文课,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呢?一起期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一样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