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一)

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吗?

即使关在德国人惨无人道的集中营的艾提.海勒申写的日记给了我答案:

当她看到性情粗暴的太保对她吼叫时,她不是生气,而是先关心他。她说,他也是人,我必须用心理解他的行为。她内心想到的是“他童年不开心吗”,他看起来躁动不安、愁眉哭脸,当时她第一反应竟然是想帮助他。

让我感悟的是,我们一定要条件反射式地回应别人吗?每个人的语言和行为背后,都背负着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给他的枷锁和匮乏,他自己很难跳脱出这样的思维困境。

每个人都渴望爱,可是正因为从小成长的环境中并没有得到全然的爱和接纳,才让人慢慢形成了这样的评判性的思维,而没有意识到人的灵性。人生来是热爱生命的,想想小时候的单纯和天真无邪,当他人在评判指责或其他语言暴力时,我们是顺着他的成长路径给他升起一团火,还是给他降降温,让他回到平和的状态?

去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他的需要是什么?他此刻的情绪是怎样?我想,这才是更本质的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沟通,不仅帮助他清晰自己的需要,而且让他愿意静下来听听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达到相互理解的状态,每个人的生命状态都在变得更好,如果我先做这个主动者,那就是因为我选择了这么做,从而影响了我们的生命状态都变得更好了,我会为自己由衷的感到骄傲。

生活中处处存在“隐蔽的暴力”,这些暴力激怒了受害者,使他做出暴力的反抗。非暴力主张积极进取,而非消极无为。语言可以是桥也可以是墙,你可以做选择。选择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听到批评时,你会如何做?申辩、退缩或反击?如果是专注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呢,如何做?如何理解心灵深处的需要?通常遇到的障碍有哪些?非暴力沟通更像是一种思维转变的提醒。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非暴力沟通过程:我的观察是什么?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非暴力沟通运用的场景:亲密关系、家庭、学校、组织机构、心理疗法、外交和商业谈判、任何性质的争论和冲突

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反馈:不再觉得受伤,也没有退缩,而能倾听和领会他的情感。我试着体会他的感受,说出我的需要,听取不中听的回答。最终培育出尊重与爱,使彼此情意相通,乐于助人。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生活中存在很多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的“异化的沟通方式”(隐蔽的暴力)。而其实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这种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1、道德评判

用道德标准评判人,和我们的价值观有关。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我们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这样很容易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难以得到满足。

2、进行比较

“如果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和别人比较”--比较也是一种评判,使人容易心情低落,而不是出自自己真正的需要,会让人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

3、回避责任

如果想做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人生,就需要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起一切责任。

从小的教育、父母和学校等社会环境没有帮我们树立起这样的概念,没有把我们当做独立平等的人来对待,所以我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顺从或者带有情绪的服从。建议将“不得不”改成“我选择”,意识到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是有选择的,这种态度让我们更能采取主动行为去改变,或甘愿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4、强人所难

强者常用的手段,对他人的行为常常暗含着威胁,如果不按他们想的做,就会受到惩罚。如父母、师长、经理等角色。如父母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期待生活,通过惩罚教训他们,但如果这样做,他们迟早会用其他方法来对付,或叛逆或情绪出现困扰,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非暴力沟通提倡放弃“应当”思维,“不得不”思维,这种思维渊源于等级社会的固化思维,是训练奴隶般的心态,为上层阶级服务的,而我们现在可以完全从这种意识中解脱出来,选择做自己的主人,出发点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追随权威,或各种标准准则。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观察指客观地说出发生的事实是什么,而不是自己的主观想法或评论。因为,我们更容易接受事实,而不能接受一些想法或评判,这些都是带有个人主观意识的,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很容易引起别人的逆反心理。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也说明了做一个观察者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我们刻意训练自己的思维,逃离过往的桎梏。

来自《非暴力沟通》书本

注意这几个副词:

“每次”、“曾”等词语,与观察结果有关;

而“总是”、“从不”、“经常”、“很少”,这些词语带有评论的意味,需谨慎使用。可以具体描述下这些词代表的含义是什么,更不容易引发人的敌意。

如他经常过来,改为:他每周至少过来三次,更加符合事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