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岗位、流水的员工:不重视这3条,别怪员工不忠诚

图片发自App

我们公司的保安部是外包给保安公司来做的,他们招聘保安员的时候,向对方承诺包吃住,但由于我们公司本身也不提供员工餐,保安公司只能从外面找人来做饭。

由于我常从公司南门出入,加上值守南门的保安员非常热心,我们除了日常打招呼,有时还会闲聊。

我们公司先后换过3家保安公司,他是为数不多留下来的老员工,有天中午,看见他正在收拾刚吃完的碗筷,于是和他聊到食堂伙食的话题,他说:食堂饭菜一届不如一届。脸上透露着无奈和失望。

吃饭这件事对咱中国人来说,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会不会哪天,食堂的饭菜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以导火索的姿态导致人员流失呢?这不是小题大做,因为这件事牵涉出的问题,是员工决定去留的因素之一,我稍后会详聊。

提起决定员工忠诚度的因素,你会想到哪些?薪金福利、晋升通道、工作氛围、企业文化......这些都是,但并不全面。

接下来,本文会逐一分析导致员工流失的3个决定性因素,并附赠破解方法:

一、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低

这个很好理解,满意度低到一定程度,一定是离开,但问题来了:满意度这个东西,说起来很虚,它到底是什么?怎么衡量满意度?

要弄懂这些问题,这里得先引入4个名词:

奖赏(好处)

代价

现实结果

期望结果

它们四者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通过两个公式表达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我们衡量员工满意度给出了参考标准:

工作得到的好处-为工作付出的代价=现实结果

现实结果-期望结果=满意度

公式非常枯燥,举个例子就能很容易理解:

我在平台写文章,虽然始于兴趣,但从一开始,就是抱着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它,对我来说,在平台写作的好处有这些:

广泛传达自己的想法,满足表达需求;

找到志同道合的读者,文章对他们产生价值;

用写作倒逼输入,使自己在学习和阅读这两件事上不敢松懈;

认识了一波优秀的前辈同行,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有价值的信息;

......

与此同时,我为写作付出了这些代价:

极大的压缩了休闲娱乐的时间;

牺牲了一些陪伴家人的时间和睡眠时间;

久坐的潜在危害;

为写作原料和学习写作付出的金钱;

......

我把两者相减之后,得到了一个我认为的现实结果:

获得的好处很多,付出的代价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且意外获得了写作收入,它与我的期望结果相减,得到的是一个正数。

因此,就目前的状况看,我不太可能放弃写作这项工作,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与平台的粘性。

文章开头提到的食堂饭菜的例子,其实就是决定员工满意度的一个小小分支,这两个公式用在任何公司的任何员工身上,都是适用的,所以,面对员工满意度低,我分享一个解决方案。

破解方法:以匿名的方式,定期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公司换了领导以后,大概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没有做过员工意见征询工作。

上个月,突然接到意见征询表,匿名填写的那种,我们主管让我收集汇总后交去总公司。

我在整理征询表的时候,发现两个现象:

有一个意见被超过三分之一的同事提出;

有两份征询表对薪金及人员结构表达了极度不满,甚至指名道姓某位领导不作为。

你看,让员工匿名填写意见征询表,可以让公司收集到员工更真实的想法,是了解员工对公司满意程度的好方法。

二、优质替代品众多,人才竞争激烈。

说到员工忠诚度,很多公司的领导只会一味的从公司内部找原因,找了一圈下来发现:找不到原因。因为觉得自己公司在薪金福利、晋升通道、工作氛围、企业文化等方面做得都不错,员工对这一块的反馈大多也是正面的。

这种情况下,就要把眼光看向公司外,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员工也会追逐对自己更有利的公司。

你可能会说:员工被别家公司吸引走了,我们什么也不能做啊,那是他的选择啊!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面对员工因为更优质的替代品而离职,可以这样应对。

破解方法:了解行业整体状况、知道公司在行业中所处位置。

不仅着眼于公司内部,更要时刻注意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情况和动向,并且还要了解行业的整体情况,知道自己公司在行业里处于什么位置,与对方竞争人才的优势和劣势各有哪些。

这样做并不能留住去意已决的员工,但是可以通过不断调整,缩小和其他优秀对手之间的差距,这样,一方面可以稳住公司内部现有员工,另一方面,对于以后新加入公司的员工,也会让他们对公司更有信心。

三、员工投入度低

一个员工,在一家公司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在投入,投入的方面包括时间、精力,有时甚至搭进公司事务的私人人脉,并且投入的越多,粘性越大、越不会(不敢)离开。

所以,前段时间那篇文章才会刷屏:请使劲儿压榨中年人,因为他们不敢反抗。虽然标题用词激烈了点,但标题归标题,仔细想想:为什么不敢反抗?

因为他们为一家公司投入了太多,离开意味着需要重新开始投入,以前的投入几乎要全部作废,因此他们宁愿忍受不公也不愿冒然离开。

心理学领域有个概念很好的解释了这种现象,叫做「损失厌恶」,它指的是:失去的痛苦是得到的快乐的两倍。

也就是说,人们得到一样东西,可能就高兴一会儿,但如果失去一样东西,无论是从痛苦的时间还是程度上来说,都至少是开心时的两倍。

因此,要运用正向的方式提升员工的投入度,就不能让他们失望,更应该避免让他们失去,并且还要让他们看得见希望。

破解方法:明确晋升通道、及时正向反馈,让员工看到接近「理想自我」的希望。

有希望、有期盼,自然就会投入,员工在公司工作,除了最实际的薪金和福利,还会追求什么呢?自我价值。这是一个人做每件事的低层动因,没有价值感的人,对待工作别说投入,他很可能会直接混日子,因为反正自己做与不做都没什么价值,何必费神呢?

那么对于员工来说,怎样才算有希望、有自我价值感呢?最直接的,就是公司需要有明确的晋升通道、让员工有充裕的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并且针对阶段性任务给出及时、正面的反馈。

以上这些,都是能让员工感到在这家公司里做事是有希望的,这样,员工才能心无旁骛的付出,公司最终达到提升员工投入度、增强员工粘性的目的。

今天文章里提到的三个因素,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很多时候,他们互为因果,比如:

公司没有明确的晋升通道和清晰的薪金制度,导致员工投入度低,继而让员工感到付出太大而得到的好处不多,进一步导致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低,心生寻找替代品的念头,如果此时刚好有合适的替代品,那离职就是必然的。

因此,不能孤立的看待这3个决定性因素,正如逻辑学教导我们思考需全面那样:如果A导致了B,那么B有可能导致A吗?

最后,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面对高居不下的离职率,企业不能坐以待毙,但员工忠诚度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又有什么办法把离职率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本文给出了3个主要原因,并附赠了解决方案:

一、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低

破解方法:以匿名的方式,定期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二、优质替代品众多,人才竞争激烈。

破解方法:了解行业整体状况、知道公司在行业中所处位置。

三、员工投入度低

破解方法:明确晋升通道、及时正向反馈,让员工看到接近「理想自我」的希望。

无论如何,员工流失不可避免,但如果知道决定他们去留的因素,懂得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员工,这家公司我愿意待多久?那么,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离职率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变动范围内。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关于成长,慢半拍没关系,但别停!

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铁打的岗位、流水的员工:不重视这3条,别怪员工不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