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位教授让他的两位学生在讲台上面对面看着他们中间的一个球,问他们这球是什么颜色的,一人脱口而出:“黑色”,另一人听完十分不可思议:“明明是白色,你是傻子吧?”那人也不服气,他们两人就争执起来,座位上的其他学生们则是哄堂大笑。教授接着让这两人互换了位置,再次看看这球是什么颜色,他们转过身,默不作声,他们都看到了之前对方眼里看到的颜色。原来这是个双色球,一面是黑,一面是白。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我们自认为正确的东西,我们对这些深以为然,当有人向我们提出质疑,不同意我们的看法时,我们时常会觉得对方不可理喻,甚至会发生冲突,只为争个孰是孰非。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知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上产生的,我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遇见过的人,都不可能与他人完全相同,那我们又怎么能强求他人改变他们自己的观点做到和我们一致呢?我们又怎么能断定对方的观点就一定是错误的而我们就一定正确呢?

  这就好比百喻经里的故事,盲人摸象。盲人摸象四个盲人去摸一头大象。第一个摸到了牙齿,第二个摸到了鼻子,第三个摸到了象腿,第四个摸到了身体。摸到牙齿的说大象是玉石,摸到鼻子的认为大象是水管,摸到腿的认为大象是树,摸到身体的认为大象是墙。四个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旁边的人看到之后都感到好笑。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个摸象的盲人,因为视野的局限,而不能看到事情的全貌,对于未知世界的认知,不盲从,也不偏激,一叶障目,就不见泰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