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天)仇富是合理的

我昨天的文章提到长生生物董事长的儿媳在网上炫富,有个网友的留言说得好:我们不仇恨那些凭自己真本事赚钱的人,我们恨的是那些用不光彩的手段赚了钱,还要在我们面前充大尾巴狼的人。

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老百姓有没有仇富情结?这个仇富情结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媒体宣扬的是“越穷越光荣”,于是三代贫农竟然变成了一件好事。而如果你老爹是资本家,那你就要夹着尾巴做人了。改革开放之后,风气骤变。只要你有钱,不管你是用什么方法赚到的钱,你都是成功人士,而且越有钱越成功,社会风气变成了笑贫不笑娼。

既然社会风气变了,媒体也必须要转向。舆论开始把富人塑造成聪明、勇敢、勤奋、有魄力、有眼光、有想法等等优秀形象。然后把穷人说成是保守、胆小、目光短浅。

以上这些说法可能是有道理的。但起码在一个品质上,富人比不过普通人,那就是道德水准。

富人的道德水准比普通人差,这可不是我随口说说,我可是有依据的。话说美国有个社会心理学家叫保罗·皮夫,他做了一系列的研究,证明了富人的道德水准确实低于平均水平。

我们先来看他做了哪些实验。

实验一

把一些有钱人和穷人带到实验室,给每个人10美元,告诉他们这个钱你可以自己留着,也可以和陌生人分享,这个陌生人可能是一辈子不会再遇到的人。那么他们会怎么做呢?他把年收入低于2.5万美元定义为穷人,把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定义为富人。结果,穷人愿意和陌生人分享的钱,比富人多了44%。

实验二

让穷人和富人一起玩一个游戏,赢了可以拿到50美元的奖金。游戏很简单,就是掷骰子比大小,但不是真的骰子,而是在电脑上的虚拟骰子。更加重要的是,参与游戏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投掷结果,那么你说自己掷了几个点,全凭诚信。游戏的结论令人大吃一惊。越有钱的人,越有可能在游戏里作弊。富人作弊的概率是其他人的3-4倍。50美元对于富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他宁可要作弊也要赢。

实验三

把实验对象带到一个房间里,做一张心理学问卷。这个问卷是幌子,真正的实验是房间里的一堆糖果。这堆糖果被告知是其他心理学家为了做儿童心理学实验而准备的,我们不能碰。然后隐藏的摄像头观察此人会不会偷吃。结果,富人偷吃的糖果数量是穷人偷吃的两倍多。

实验四

在美国加州有法律规定,司机在遇到行人过马路的时候要停车等候。心理学家雇了一些人冒充过马路的行人,在几天内他们测试了几百辆车,最终发现,廉价车都老老实实停下来,不想违法,而开豪车的人,只有一半人停车。他们把这些车按照价格分成五个等级,结论是开的车越好,越有可能不遵守法律。

实验五

心理学家找来一群人玩大富翁游戏,就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强手棋。但是,其中有一些玩家被随机分配了更多的初始资金,各种条件都比别的玩家好一倍。这些“伪富人”在游戏里会怎么表现呢?伪富人玩家在游戏中对其他玩家表现得越来越不友好,越来越不耐烦,而且开始频繁的炫富,并且嘲笑对手。

下面就是关键的了,当游戏结束之后,心理学家采访这些获胜的伪富人玩家,问他们为什么能赢。这些人就开始夸夸其谈的说自己游戏技术如何好,如何努力的在游戏里买房、买酒店、买地皮。但我们知道,他们会赢的唯一原因就是最初分配了更多的钱,而且其他各种条件都比别人好一倍。这本就不是一个公平的游戏。

好了,实验说完了,下面我们来谈谈结论。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的财富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会下降。同时,他的优越感会越来越强,并且更加注重个人利益,越是有钱的人,越有可能把贪婪定义为好的品质,把自私说成是符合道德的。

实验一讲的是穷人反而更愿意和别人分享财富,比如给希望工程捐款的更有可能是穷人,而富人呢,比如潘石屹之流只会向哈佛大学捐款。向国外名校捐款可不是献爱心,这完全是自利行为,这是为了进入美国上流社会而交的保证金。

实验二、三和四都是讲的同一件事,富人之所以变成富人,就是因为他倾向于不走寻常路,或者说,只要不被抓,那么只要有机会就会出老千,就会作弊。穷人总是遵纪守法循规蹈矩,只能活该是穷人。

实验五讲的其实是富二代的事。富二代就是游戏中初始资金超过别人的玩家,明明是靠着别人的力量,但他总结的时候从来不提这一点,都说是自己如何如何努力,如何如何聪明,可是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研究还发现,当一个人越来越富的时候,他的这些自利倾向会越来越强,这也可以理解,他都已经那么有钱了,自然就不必在乎你们的感受了。而且他认为是贪婪和自私导致了自己的成功,所以会更加认可这些特质。

为什么贫富差距会降低社会整体的幸福程度?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些无良的富人不断的在刺激穷人,所以仇富是非常合理的。

本文转自微信号:老端的观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23天)仇富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