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花虽小,也学牡丹开

在丽江市城外40公里,有一个醉人的地方,叫太安乡。

初闻太安,是刚到丽江的那一年暑假,看到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花花,美出了世外桃源的既视感。后得知,这个美轮美奂的地方,叫太安,那漫山遍野紫红粉白的花,是土豆花,本地人叫洋芋花。

洋芋花开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丽江的雨季,细雨里的花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柔情,我时常一个人开车过去,停到路旁,不下雨的时候打开车窗,一坐就是半日,整个山坳好像自己的私家花园,没有喧嚣,没有责任,远离尘世,我只是我自己,什么都不用背负。

下雨的时候,雨刮器在车窗上不厌其烦的重复挥动,一如工作时候的自己——同样的内容,与不同的人不厌其烦的重复,为了生活,也为了更好的生活。

整个视野,从清楚到模糊再清楚,直至天光放晴,一切纠结戛然而止。

这是我与外界之间的缓冲地带。它叫作大自然。

自然之美,浑然天成。自然之美,鬼斧神工。而它之所以能让身心放松,除了美,还有隐约的收获,还有肉眼可见的坚强,还有不畏风雨骄阳的拔节生长。

世间万物都在接受成长带来的收获,亦在接受成长带来的煎熬与疼痛。

洋芋花如此,我亦然。

常见的洋芋花,大部分是粉白的,也有成片成片的紫。紫色的花朵之下,是红心的土豆,亦在这个旅游城市里,传出了“花心土豆”之名。

大约是高原气候的日照相对强烈的缘故,太安的土豆格外绵软,淀粉含量颇高,入口绵软而清香浓郁,一口便可区别于大众。

我曾在16岁的时候离家出走,去到家乡海拔最高的那个小镇,那时候交通还不发达,从县城往上,要坐近6个小时的大巴。又正好要穿过一个在建的大型水电站,漫天都是灰尘。多年以后回忆起来,连记忆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我去的时候,是在夏天的尾巴上,秋老虎的季节,山上的日子却是每天绵长细雨,扑面而来的都是凉意。每日同学一家早出晚归在地里劳作,成堆成堆的土豆和玉米凌乱地堆在院子里。

高山上不产水稻,吃的粮食和蔬菜都是用土豆换。新鲜的土豆挖出来,加一点点水和盐在土灶的锅里煮至水干,下面一层有点焦黑的锅巴,一日三餐以此为食。那绵软的滋味在记忆力氤氲了许多年,如今又与太安的味道不谋而合。

我对太安的浓浓的喜爱,大抵也来源于此。从乡愁里出发,在花香里萌芽,最后在一碗绵软的土豆里归于宁静。

因为格外喜欢的缘故,我身边的朋友基本我都带着来过。从进入太安乡开始,触目可及的洋芋花就会迎来一阵阵惊叹。

大抵他们也和我一样,从来没有想过像土豆这么平淡无奇的物种,也能开出这样小清新的花朵。米色的花瓣,蕊黄的芯,风一吹,颤悠悠的都是柔情。紫色的更是妖艳,怎么也和沾满泥土的土豆联想不到一起。

就是这样的出人意料,去很多次都不会腻。一直找不到贴切的可以形容它的诗句,前日里去,恰逢暴雨,霹雳吧啦地打在花瓣上,而花瓣却顽强地咬住花蕊,不肯凋谢。

平日里在花园里见多了一场暴雨后的满地残红,突然看着暴风雨的洋芋花,惊讶不已。脑子里只容得下两句诗:洋芋花虽小,也学牡丹开。

而其实,它岂止是学牡丹开得绚烂纵情,它这短暂的一生,唯有努力方可存活,从来容不得半点犹豫与懈怠。

而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你无法生来高贵如牡丹,便只有拼尽这一生的力气,无畏风霜雨雪,开出无愧此生的魄力,方可对得起来这人间一趟。

去太安的次数渐多,便渐渐摸索出一套规律。总是直接开车到山顶,找个偏僻的地方,成日里不见一点人烟,偶尔有成群结队的牛羊经过,将时间切成几个小块。

雨水多的时候,去松树林里捡上半日蘑菇,给镇上的小餐馆打个电话,要上半只洋芋鸡,回程的时候将捡来的蘑菇也餐馆的小老板,他回挑选出可以食用的菌种煮在洋芋鸡里。捡不到好品种的也没关系,沿路两旁,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牛肝菌,鸡枞菌,偶尔有收松茸的车路过,用极低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最新鲜的松茸,乐呵呵地回客栈,好心情的余韵总是格外悠长。

每次回来衣服鞋子上都是泥土,却从不懊恼。大自然带给身体的,是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是化解自身戾气的磁场,是一声赞叹过后,身心地放松......

今年上半年,格外干旱,今年的洋芋花也比往年开得晚。此时正是花开的时候。我到是希望你来丽江,可以不看人头,去看看这些与生存相关,却有美得词穷的地方。

如果可以,一起去太安看看。

我想把我喜欢的一切,悉数分享与你。



止昔,喜茶

居丽江,结四海

性温如茗,情甘若醇

藏锋三尺案,禅悟斗室间

素和清风明月,不斥长街灯火

品出薛涛井上笺,雕满雅女清照词

你可能感兴趣的:(洋芋花虽小,也学牡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