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要有敬畏之心。
心智是什么?
人类对这个问题探索了2500年,依然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人们曾经将心智认为是一种神秘的物质、能量或者灵魂,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在哲学领域对此做了深入探讨,并发展出一个独立的学科,心理学。
心理学一度将心智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这就是近代行为心理学的通用做法,但是这种黑暗中前行的感觉让人焦虑不安。
起源于脑电图的神经科学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期待,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强大新工具的帮助下,神经科学事实上已经成了解释行为的方法。
于是它讯速填补了心理学和哲学理论留下的空白,成为心智的卓越模型、文化神话的缔造者与守护者。
近年来人们对神经科学的兴趣陡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希望神经科学的研究能够提供比之前的心理学理论更好的、对人类本质的理解。
一系列新兴学科随之诞生,如神经经济学、神经美学、神经宗教学、神经创新、神经语言学、神经营销、神经人际网络等,人们甚至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来解释股市崩溃。
于是,人类行为最复杂的方面,被简化成了各种吸引眼球的新闻。
标题为“在大脑中找到了产生自由意志的可能区域"、“坏行为源自基因,而非糟糕的教养”等并没有充分论证甚至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文章比比皆是。
而真正严肃的现代神经科学的文章是这样的:
某个人“背侧前扣带回、辅助运动区、前脑岛、后脑岛/躯体感觉皮层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一些区域的活动增强。颞顶联合区、旁扣带回、内侧眶额皮层和杏仁核被额外征用,而且与额-顶网络的连接增加”。
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而现代神经科学也尚未发展到对日常生活提出建设性意见的阶段。
心智不同于其他科学领域,研究其他科学领域可以进行不带知觉偏见的准确测量:物理学家测量光速时不用担心他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天生的倾向或烘焙食物的气味会影响他的测量结果。
但神经科学不是这样,神经科学家不能对心智进行测量,只能获得科学数据和经过个人知觉过滤的故事。
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动用自己的心智研究人类心智本身,这科学吗?
由于心智的这个特点,我们中的任何人,无论是最聪明的或最渊博的神经科学家、哲学家,还是人类观察者,都无法提出最终定论。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编织故事,而不是在揭示绝对真理。
对神经科学家来说,谦卑地承认局限性是研究心智的第—步。
更何况,任何科学探索的第一步都应该是,坦白地承认人类思维的局限性。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正处在自我理解的历史转折点上。
无论是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作为意识的证据,还是宣称我们能够用脑电波解读心智并测出谎言,或者是认为某个基因导致了特定的行为,神经科学都在重新定义人类的本质。
科学是尝试与犯错,从坏科学中筛选出好科学需要时间。
但是,在如今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环境中,信息被作为智慧传递着,对大众认可的需求超越了谨慎与证实。
草率的科学观点逐渐成为标准,这往往会造成可笑的结果,有时会直接导致悲剧。
我们非常需要思考大脑与心智关系的长期方法,更需要保持敬畏之心。
02
“自我”是什么?在哪里?
古人认为,自我在“心”的位置,脑科学告诉我们,自我在大脑中。
但是自我到底在哪里?我们会发现,它就像那个神秘的“无”,它不像脾脏或者任何其他事物一样,至少有迹可循。
而我们的大脑是无法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来想象什么也不剩下的状态的,所以我们创造了零的概念。
零并非“无”,真空也并不是“无”,零是没有任何物质的空洞空间。
在经验层面上,我们总会留下“无”的表征以占据时间和空间。
“自我”也是一个占位符,它是心智的占位符。
心智并不是一个不带个人色彩的器官,它是自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使我们成为个体而非物体的要素。
心智与自我是不可分割的,它们都是构成“我”的必要组件。
当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失去心智时,人们一定会说他也失去了“自我”。
自我在哪里?它是我们生存的核心,却似乎无处可寻。
神经科学告诉我们,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由没有思想的大脑细胞及其突触产生的。
然而我们无法动摇与之相反的感觉,那就是存在一个个人化的“我”,它与这些心理状态是分离的。
大多数人会自然地认为,我们的心智至少有一部分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这是心智体验和心智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我们的心智体验很难克服一种基本的感觉:心智体现在“自我”的界限之内。
因为,自我的身体意识不仅使我们能够在真实世界中游走,还使我们能够穿行于想象的世界中,比如“要是….那么当初就会…”或者对未来情景的想象。
在这个最基本的关于“我”的范围的地图上,我们把非物质的自我,即想法和记忆挂了上去。
我们对世界第一手的看法汇聚成了自我的框架。
纯粹的感觉似乎都必然是自我的身体意识唯必要而充分的前提,所有人的知觉,包括神经科学家和哲学家的知觉都悬挂在这种自我意识上,并由此产生了关于心智的观点。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决定了什么代表“我”,而不仅是生物学意义的“我”。
“自我”意识和我们如何理解各种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比如对努力、意志、意图,甚至“现在我在做什么”的感觉。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来看一个玩桥牌的小故事。
“你右侧的那个乡巴佬已经下注,轮到你了,你应该加注跟注还是弃牌呢?你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牌,思考应该放弃一些筹码还是应该认输。你的手指在筹码上方盘旋,你非常清楚那是你的手指(拥有感)。你主动地、有意识地伸向筹码(能动感)。你还意识到可以用这些筹码加注或跟注。当你拿起额外的筹码加注时,你觉得自己有意识只地在各种选择中做出了决定(选择感)。”
我们可以看到,自我意识是心智构建出来的:它使我们能够感受自我的大小,再加上拥有感、意图感、能动感、努力感和选择感,你就拥有了基本的“运转中的自我”。
它们是每个人所必需的基本生物机制,由此我们才能感觉到自己是―个有身体边界、有意愿的作用者。
03
关于自我的两个要点:
1、自我的身体意识:感觉自我的范围、第一人称视角、心智位于什么地方以及自我周围的个人空间。
2、自我与心智的心理特性:努力感、选择感、“我正在做……”的感觉、思考或推理的感觉、能动感、因果关系感、美感、知道感,并且每一种感觉都是一系列紧密相关的感觉的集合。
自我在哪里?你在思考这个问题吗?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