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的勇气

推荐序一:没有足够勇气,你就无法幸福

真正的修行,首先是放下对于恒常的追求,坦然接受无常的发生。同时用爱而不是恨来对待这个给过你伤害的世界

推荐序二:“自立”尽头的爱

“自立”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消除自我,承认我们只是普通人,不从社会序列和他人的认同中去寻求自我价值,而只从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去寻找自我价值

什么是“爱”:作为独立个体,彼此发自内心的尊重、关心和兴趣,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相互支撑,全情投入的信赖、不求回报的奉献。而这种爱,才是阿德勒式“幸福”的含义。

推荐序三 我遇见了所有的悲伤,但我依然愿意前往

幸福公式:第一个幸福要素是,我们总体的幸福感。第二个幸福要素是,性格必须是快乐的。第三个幸福要素是,积极的情绪。第四个幸福要素是,愉悦的感觉。

生命就是一个淡淡的悲伤的过程。因为我们要不断地跟过去告别,跟亲人告别,跟很多东西告别。但不管怎样,即使我预见到了前路有许多悲伤,依然愿意前行。这是一种勇气,也是我们开始追寻幸福的勇气。

推荐序四 勇者不惧,不惧者幸福

“幸福即贡献感”,而贡献的出发点是“共同体感觉”。

译者序:我们需要鼓足勇气、正视自我、直面世界、毫不气馁地坚持实践下去,详细可行的建议,即“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

要想在爱情和婚姻中获得幸福,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把人生的主语由“我”变为“我们”。并且,通过既不是对“你”也不是对“我”,而是对“我们”的贡献感,完成自立、获得勇气、走向幸福。

1.为什么无法好好交流?

因为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而 尊重 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可以说尊重也是“鼓励”之根源。(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要努力去发现那个人本身的价值,并且进一步帮助其成长发展,这才是尊重。在企图操控和矫正他人的态度中根本没有丝毫尊重。)这也是一切人际关系的第一步。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尊重孩子们并教给他们什么是尊重?

2.如何找到共同体感觉?

具体的行动指南正是“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讲“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也就是“共鸣”(共鸣是接近他人时的技术和态度),而共鸣的第一步就是关心“他人兴趣”

3.当提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造成的伤害,如何解释?

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4.发生冲突时,心是一个三棱镜上面分别写着“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和“以后怎么做?”。你应该做的是关注他们的“目的”,与他们一起思考“以后怎么做”。

5.孩子犯错大人该如何做?

当孩子犯错时,大人们应该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如果不知道,就要教给他。并且,在教的时候不需要责备性的语言。请不要忘记这个原则。因为那个人并不是在故意做坏事,只是不知道而已。

6.问题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一切都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问题行为的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解决方法:通过表示“尊重”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即使不“特别”也有价值。具体做法:不是在他们做了“好事”的时候去关注,而是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仅此而已。

第二个阶段是“引起关注”。心理状态: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通过被批评的形式也想自己的存在被认可并取得特别地位,这就是他们的愿望。

第三个阶段目的发展为“权力争斗”。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这是相当厉害的一个阶段。具体做法:如果是触犯了法律的问题就需要依法处理。但是,当发现不涉及法律问题的权力争斗时,一定要立即退出他们的“球场”。

第四个阶段就是“复仇”阶段。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复仇,向不爱“我”的人复仇,进行爱的复仇。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

第五个阶段就是“证明无能”

大部分问题行为仅仅处于第三阶段的“权力争斗”。在防止问题行为进一步恶化这方面,教育者的作用非常大。

7.什么是交流?

在传达的内容被理解并达成一定协议。而暴力言语和暴力行为始终是成本低、廉价的交流手段。我们人类必须从不成熟的状态中慢慢成长这一原点上。绝不可以依靠暴力这种不成熟的交流手段,必须摸索出其他的交流方式。

8.面对孩子们的问题行为,父母或教育者应该做什么呢?

阿德勒说“要放弃法官的立场”。你不需要做裁判和维护法律和秩序。应该守护的是“眼前的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的孩子。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就是“再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幸福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