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中华民族历有热爱劳动的光荣传统,古代诗词之中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赞歌。
近期,班里的孩子不仅陆陆续续加入了阅读打卡中,劳务教育的脚步,也没有停止。因此引起了我新的思考,劳育教育是偶尔的体验还是融入每天的日常?
其实,劳动也有它的敏感期。
家长们是否还记得:
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你拿着扫帚扫地,她也想要帮忙,结果却“越帮越忙”。当她双手抓取或抓着勺子往自己嘴巴里送食物,现场画面或许可以用“目不忍睹”来形容。当你在厨房忙着烧菜做饭,也许他也要上灶台拿锅铲。给玩具厨具孩子却不要,非要“真枪实干”。请出去一定是大哭,不请走呢,自己心脏又受不了。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你是否每次都会对自己来一次灵魂拷问:给还是不给?
回答是:要想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需要顺势而为,首先应从做家务开始。
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幼儿会有模仿家长劳动的意识,对劳动行为产生好奇和浓厚的兴趣,这些其实是劳动意识的萌芽。这时候,家长一定要顺势而为,尽量满足孩子的模仿需求。
由于做家务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大人们每日都要做,因此,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家务。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家长们可以放手让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我们不知不觉的把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劳动教育与现实生活越来越分开。
现如今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课外机构有烘焙班、食育教育课程等,孩子的家长们也似乎看到了希望,但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家里,很多孩子并不想做饭;有的孩子想做却没有机会。
家长的解释基本是两种:“一是孩子做家务浪费时间,尽给我捣乱,帮倒忙,还不如我自己干的快;或是孩子还这么小,万一烫着伤着了怎么办,我可舍不得。”
其实,在幼儿园时孩子的劳育教育就渗透在了一日生活中,回家却中断了,因此我们需要明白的是:
劳动是日常行为,而非只是课程。
在苗苗四班,“劳动是一种最高的褒奖”。
每日劳动 + 每周一次师幼大扫除
晨间准备:
劳动内容:自己叠衣服,取活动所需材料,挂擦手巾,摆放水杯,摆放椅子,整理班级图书,为主题活动开展做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孩子的个人能力来协助老师做整理等工作……
特别福利:早到的孩子,可以帮助老师和班级做更多事情,比如当小小接待员、协助老师擦教具柜、帮小朋友整理椅凳。
餐点准备:
布置餐桌:自主取餐、摆放午点、牛奶盒、摆放残渣盘
收拾餐桌:擦桌子,扫地,倒残渣盘,自主漱口摆放水杯等
午睡准备:
自己穿脱衣物、叠好摆放,整齐摆放鞋子,调整被子和枕头的位置等。
离园:
拖地,洗抹布,倒垃圾等,晚接的孩子会协助老师清洗水杯放入消毒柜中。
劳动不仅贯穿到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且贯穿于主题教学活动中,比如:在美术活动开始前和结束后孩子们都会协助老师做一些准备工作和收拾整理工作,例如摆放画纸,清洗画笔等等。
因此,家长和老师都要明白,劳动应该作为对孩子最高的褒奖,而非需要“惩罚”时才让孩子们去劳动。且不强迫、不统一,能力强的孩子多做一点,能力弱些的少做一点。所有的孩子都是基于自己的意愿参与劳动。
在一个鼓励劳动、做事,允许做事的家庭、教室里,你不用担心没有孩子不愿意主动做事。也正是孩子本能的意愿,才是养成劳动习惯的关键期。
在孩子们陆续参加的阅读和劳动打卡中,我也看到了孩子们劳动的意识越发强烈,家长们也有意识的放手,让孩子做更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忙碌工作的同时不忘记陪孩子坚持阅读打卡与劳育教育。
还有爸爸妈妈愿意陪同孩子走出家门,走入社会,让孩子真实的体验劳动的快乐。
这些活动也让我们知道,劳动不只仅限于家中,还可以带孩子去社会中参加并体验一些成人的劳动。让孩子看到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是在靠自己的劳动在创造财富和未来。
如何让孩子走到社会中体验劳动呢?这里,老师有几点小建议给大家:
01. 带孩子观察社会上的劳动者是如何劳动的
如:清洁工、交警、农民、医务人员、社区的门卫工作人员、超市里的收银员、售货员、快递员、外卖骑手、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图书馆管理员、公园内的园艺工作者等等。
02. 请孩子分享发现和感受,带孩子去亲身体验这些劳动
带孩子去亲身体验这些成人的劳动。(如:和环卫工人一起清理街道上的垃圾、和警察叔叔一起提醒路人不要闯红灯、走斑马线、和超市里的售货员一起卖东西、去图书馆和图书管理员一起整理图书、去养老院照顾老人、带孩子去田地里除草等等)
03. 分享体验后的发现和感受,讨论我们可以为劳动者做些什么
比如,可以这样问孩子:因为有环卫工人的存在,他们辛勤的劳动让我们的街道更加干净整洁,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快递员通过自己的劳动把一件件快递送到我们手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警察叔叔每天都要维持交通秩序,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等。
这样的体验可以让孩子看到我们的社会是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组成的,任何一个职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每位劳动者都值得尊重。让孩子看到劳动的背后都有人在付出着汗水。让孩子学会尊重、学会感恩。让孩子认识到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付出自己的劳动,劳动会带给我们希望和快乐。
关于劳动教育给大家的建议:
01.及时表达对孩子的欣赏。
当孩子做家务后,请及时表达对孩子的欣赏。比如可以对孩子说:“我看到你把桌子擦的非常干净,你的认真和细致让妈妈/爸爸很欣赏哦。”
02.放开你的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
你的担心、不舍和阻止会让孩子丧失劳动的机会。
03.言传身教。
关于劳动教育,今天再推荐给大家一本适合全家人一起听的《朱家故事》,家庭的和睦需要彼此看见,相互的尊重,共同的分担。
除了《朱家故事》,还有两本书也值得给大家推荐。
《妈妈,买绿豆》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以上书籍,以及上一次为大家推荐的书单都有劳育教育的内容,可以和宝贝进行亲子共读,深度理解劳动的意义。
中国乡村幼教之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这也让我们知道教育要从生活中来,更要面向未来的生活,因为无论何时孩子们最终将独立起来走向自己的生活轨道,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劳动、做事,这也是人的一生中启蒙阶段的最核心的工作。因此孩子们在家庭,幼儿园,社区生活中,我们都应努力的给予、创造劳动的机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快乐也会让孩子们更加积极。
习惯养成总是道阻且长,也不会一蹴而就,尤其是好习惯的养成更是如此,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目的论,也告诉我们,教育的第一位是要具备健全,健康的身体、其次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而劳育教育结合各个领域足以培养幼儿的以上品质。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孩子提供
充分实践和体验的机会,
给予孩子适时的指导。
为他们的启蒙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