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复制的曾国藩

近日在看张宏杰老师的纪录片《不可复制的曾国藩》,因为之前看过张宏杰的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他的史料功底好,文笔好,写出的曾国藩剥离了他身上的光环,就连莫言就说张宏杰,“写历史人物就像写自己身边一个极熟悉的朋友,这种笔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他不是从政治、道德或者学术的角度,而仅仅是从人性的角度去接近古人。”也正是通过这十二集的短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曾国藩。

曾国藩像

我们可能都知道曾国藩少年时并不是什么带有奇特光环的神童,可能从其少年时代的表现并无法看出这个少年未来的命运发展。曾国藩曾经6次科举考试不中,最后一次考试还被“悬牌批责”,被当做坏文章的典范。在这之后,曾国藩回家痛定思痛,重新捋了自己的读书之路,发现了问题所在,是父亲的教育方法笨拙的问题,只会教他正确的用,但没交他怎么运用。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化解就在他的思想观念转变上。我们都知道曾国藩背书《岳阳楼记》不如到自己家偷窃盗贼的背书速度快,这也是一个明证。

但曾国藩并未在意,他坚持每天背一篇文章,看书也是一本书没看完决不看下一本。在他读书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坚韧、执着、尚拙精神。“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也正是他笨拙功夫,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在第二年就中举秀才。在参加进士考试中,27岁中举,中进士的成绩在学子中也是佼佼者。

在其一生做官途中,曾国藩更是创造了升官奇迹---十年七迁,从从七品到正二品用时十年,仕途顺利。张宏杰在分析其仕途顺利,是因为他会考试,考试成绩好,以考定官位;他热心厚道,在朋友圈里名声在外,帮助朋友,救人危急;另一个是得到当朝大员穆彰阿的赏识,穆彰阿评价他“德才兼备,脚踏实地”。

守拙

在北京做官的生涯上,曾国藩的理学修养突飞猛进。他专研理学,立学做圣人之志。他的修养主要靠记日记、每日反省、订做学习计划、师友夹持来做的。《曾国藩日记》记载了他很多的学习成长、读书、教育子弟的记录,是曾国藩的人生修炼最直接的反映。每日反省自己,“三省吾身”,每天练习大字,每日读史十页等,遇到自己没达到学习计划就非常的苦恼,而后又是自己赶功课。从他自己的学习当中也能看到我们自己,在订做学习计划后,有没有扎扎实实落实下去?有没有这种目标实施的坚定性?“制之有节,行之有恒,实为人生第一大事”,改变自己是要有悍然之力。

曾国藩在做京官期间,也是翻过不少错误。比如直接向皇帝陈述,批评咸丰皇帝小事精明,大事糊涂,爱好面子工程,刚愎自用,出尔反尔。而咸丰皇帝是个身上有残疾的皇帝,是个跛脚,遇到这种批评打击肯定受不了。他是个心胸狭小、自卑、能力平平的人。皇帝对他是大为光火,想治他的罪。后面曾国藩还打破了官场上官官相护的潜规则,说他们遇事推诿,只做表面文章。从他给皇帝两次上书就能看出他的耿直个性,遇事也是秉公办理,而这种性格在官场做事肯定会受到排挤,不受人欢迎。

他的这种性格直到他后面在地方上办团练也是一样的,他帮地方官办民团,为了维护湖南治安,秉持乱世用重刑,“从速从快,从严从重”,4个月杀了137个人,这种震慑作用立马在湖南起到效果。这也是其获得“曾剃头”外号的来由。这种肃杀的政绩,湖南治安稳定下来,但也触犯了地方官的利益。要知道曾国藩只用了几个月解决了长期困扰湖南治安的问题,地方官可是靠着在百姓官司上揩油水,这不就砸了人家的饭碗吗?而且他在训练民兵期间,因为这种耿直性格与鲍起豹的绿营兵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导致绿营兵围攻公馆住所,直到巡抚骆秉章出面调停才得以收场。这件事就是湖南地方上绿营兵兵痞欺辱当朝二品大员,曾国藩也可就此事上奏皇帝治绿营兵的罪,但他个人是无法对抗整个湖南官场,他只有“打脱牙和血吞”。

曾国藩名言

在曾国藩办团练上,文人练兵问题多,其中对曾国藩最大的问题是筹饷,没有饷银没人会干,更何况是一支民兵对抗气势正盛的太平军。曾国藩在衡阳练兵,立志要练就一支百炼精兵,民兵的建制、隶属与绿营兵都不同,这就是新式军制。因民兵都是湘人,又是熟人老乡的关系,这样在战场上就是战场上不是父子兵就是亲兄弟,这样作战中大家会有互相抗敌,这点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绿营兵不就败兵的危局。湘军在第一次湖南战场上,靖港小败,湘潭大胜,自此湘军荣获朝廷嘉奖,曾国藩也因此名声大振。在曾国藩治军用兵上,张宏杰没有铺开讲,因湘军首战大胜为节点顺而带动了曾国藩官场亨通的之转折。特别是在后期曾国藩的湘军成为朝廷镇压太平军的首要武装力量,加之太平天国本身因“天京内讧”,太平军力量削弱下去,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更是在天京包围战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湘军围攻天京,曾国藩没有抢头功,而是把这个机会让给自己的弟弟曾国荃,由他来作战实施。在围攻天京前,曾氏考虑到朝廷可能会在剿灭太平军后猜忌自己功大,再加上自己手握几十万的湘军力量,这都是对朝廷的威胁。曾国藩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一样做出了解散湘军的决定,这样就不足以威胁到朝廷。这样的决定也是他进行利害思考后的结果。

曾氏一门

曾国藩的出现改变了清朝覆亡的局面,他在朝廷上一直引荐人才,诸如胡林翼、彭玉麟、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薛福成、刘铭传等,以及外交领域、科学领域,文化领域方面的人才都是委以重任。这些俊杰人才,也在日后清廷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曾国藩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有其自身奋斗的蓬勃精神、有其持之以恒的精神斗志,还有时代给予的机会,这才造就了他的丰功伟绩,他的身上有奋斗不息、严苛自律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实践,是给我们当代青年人最大的启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可复制的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