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酿粄

    八月十五又要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不但思亲也思家乡的味道-酿粄,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甜粄、酿粄、发粄、油角、煎堆之类的小吃,用大锅蒸(炸),烧柴火,一蒸就是一大锅,场面很壮观,味道也让人看到就流口水。

  酿粄通常有白色和红色两种,红色的酿粄,是在糯米粉中加了天然食用色素“红曲”。红色酿粄主要用来回礼,喜庆且有兆意。小时候最期待过年走亲戚的父母带回来红色的酿粄,好看又好吃。蒸酿粄的时候,大锅上放的蒸架是用木板做的,上面垫上芭蕉叶,这样可防粘且带有芭蕉叶的清香味,红色的酿粄放在翠绿的芭蕉叶上,很是养眼,蹲在灶头前,还没开始烧火就流口水了。

    酿粄的主料是糯米粉和黏米粉,通常按4:1的比例混合,单纯用糯米粉太软,不成形,容易露馅,单纯用黏米又太硬,口感差,用两种米混合,可以中和一下,既软糯又成形。糯米粉口感好不好,揉搓的方法很重要。首先,在糯米粉中间画开一个洞,倒入60-70摄氏度左右的温热水,水要慢慢加,不要一次加进去,一边倒水,一边轻轻地用筷子搅拌糯米粉,趁热再把其它的散粉揉搓成团,直至揉到不粘手为止。

    酿粄的馅料种类很多,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可荤可素,有五花肉香菇馅、五花肉韭菜馅、五花肉萝卜干馅、虾米馅、花生米白糖馅等等。常常因为酿粄的馅料不同而想起不同的人,小叔常做的是五花肉萝卜干馅的,大姑做的是花生米白糖馅的,而姥姥做的是五花肉韭菜馅的。

    每回去姥姥家,姥姥知道我喜欢吃她做的香煎韭菜酿粄,每次都会特地去菜市场买韭菜和五花肉。细细地剁碎了肉馅,和切碎的韭菜混合在一起,把糯米粉团揉得柔柔软软的很有黏性。韭菜酿粄包好后,放油煎至两面金黄,放些水,盖上锅盖焖上十来分钟,在等候的过程中,姥姥总是会手握锅铲和我唠嗑,笑逐颜开。

    韭菜酿粄小小个、金黄色,香甜而绵柔。每回姥姥都特地做多了一些,吃不完,让我打包回来给妈妈吃。带有姥姥味道的韭菜酿粄,至今都让我回味无穷,想起韭菜酿粄,总会忆起小个子的姥姥迈着碎步去菜市场买韭菜、五花肉的样子。

    如今,我也常常会做一些酿粄,用小锅蒸或者生煎,又或者用电饭锅焗。做得多了吃不完,放冰箱里,早上做早餐,蒸或煎加热,用不了十分钟,传统文化的传承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如春风化雨,在一代代中生根发芽。


你可能感兴趣的:(客家酿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