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事儿

读书这事儿

看完了张新颖老师写的《读书这么好的事》后,除了被书中的观点所触动,被书中的语句所打动外,更是回忆了一下自己关于“读书”的经历。

或许是父母的教育,或许是儿时生活的贫困,让我从懂事儿起,似乎就一直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上学那会儿读书,是单纯为了跳出农门。

那时一年四季庄稼地里是干不完的体力活儿,几世同堂的家里是从早干到晚的家务活儿。只有在上学期间,身在村头的学堂里,坐在简陋的教室里,才是读书的时间。

那时候读书,除了学校里规定的课本,就是课本后面的习题,读书,仅限于学校活动。离开学堂的大门,时间都被母亲占用,那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永远在等待着放学后的我。

为了逃避繁琐的劳动,我经常用“读书”作借口,母亲重视我们的学习,却并不肯让我以读书的名义逃避农活儿。记得有一次,母亲让我去干活儿,我理直气壮地说:我要读书。

母亲平静地说:读书是你自己的事情,在没有干完活儿之前,哪儿有时间给你读书?母亲的话让我对书有了更多的向往,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努力学习,离开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沟沟。

那时不仅没有时间读书,更没有书可读,那时想着“好好读书”,无非是想逃避劳动,想过安逸的生活,实际上对“读书”的意义是完全不懂的。

记忆里读过的“故事会”,是在初中住校以后借同学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是在上中专期间姐姐买来看的,第一次进图书馆是在中专学习期间……

工作了以后,倒是经常买书、借书、逛图书馆,只是看到喜欢的小说便买下来读一读,或者是闲着无事会拿出一本未读完的书来读,并没有做到每天读书,读书似乎是生活中重要,却又经常被搁在一边的事物。

就像张新颖老师在书中的“不读书的种种理由”,总觉得读书需要一块完整的时间,需要有安静的环境,需要有良好的精神气氛……或许内心还停留着母亲的教导:需要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后方才可以读书。

我真正的读书,是从一年前开始的,一天一本,心理类、育儿类、家庭类、小说类、理财类、鸡汤类、个人成长类……只要篇幅不太长,目测我能在两个小时内看完的书,我全都拿来读。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被我充分利用到“日读一本书”的行动中去了。这样读书的结果是,数量上去了(为了完成自己定下的年度目标而为之),质量却不能保证。

但这种读书的状态,也恰恰印证了“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生,九年而大妙”的读书顺序。

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于真正开始读书的我,在第一年立下读完365本书的目标,可谓“野”极了!这样的狂野、打开方式,让我有了一个读书的大局面。

这种对读书的“野”,对读书的不知天高地厚,让我感觉到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觉得自己的志向特别高大上,每天再忙也要留出两个小时啃完一本书。事实证明,这一点很重要,重要到我每天都能完成“读一本书”的任务。

一年而野,二年而从。还差20本书,我就完成了第一年的读书计划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已经感受到了“野”带来的困难和阻力了,慢慢开始理解了“二年而从”。

在“一年而野”的时间段里,体会到了困难,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体会到人性的复杂性,体会现实的复杂性,在困难、挫折和复杂的体会中,自己的观点和心态便能够一步步平和下来,不知不觉就到了第二年的“从”。

在读书的道路上,我尽管心态到达了“从”的状态,但“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际的状态,还有待于我后期的读书体会。在“从”这个阶段,我计划读经典。

这又和张新颖老师《读书这么好的事》的观点不谋而合。世界上经典文学作品那么多,我之前却只读过极少极少的几本,在读书的第二年里,我不再追求读书的数量,而是每天阅读经典文学。

卡尔给诺提出的经典十四条定义中,有三条我特别喜欢:

经典作品不会歧视迟到的阅读!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会把现在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

阅读经典,需要把凯蒂佩里面蕴藏的信息读出来,读到当下的世界里来,读到我们自己的身上来;同时,也需要把当代的信息读进去,把我们个人的信息读进去,把现今的生活读到经典里去。

带着这样的认知开启我的“二年而从”的读书旅程,想必也会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真正的读书,可以是为了考取名校,可以是为了获取证书,可以是为了获得特长……当经历生活的丰富与磨难,不再为身外的名利而读书时,也许才是真正读书的开始吧。

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