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行程问题》的核心

  周三下午的时候,听了一节白姐在三年级讲的课,讲的是四年级的《行程问题》。由于学生年龄小,再加上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是按照四年级学生的理解程度来设计的,所以讲的时候,课堂生成的很多内容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行程问题》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名词概念的理解,即路程、速度和时间。其中,形成和时间相对比较好理解,经过裴荣霞主任提醒,我意识到行程在讲解时可以借助直观的教具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如,已知小明在五分钟内跑了300米,小刚在五分钟内跑了300米,教师可以准备两张纸条来表示这两人同等时间内跑的路程的全长,一长一短,让学生来猜,哪张纸条代表的是小明跑的,哪张纸条代表的是小刚跑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理解,路程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经过的距离。在这里可以让学生试着多举几个例子,如从家到学校要经过4千米,从走廊的一头到另一头经过了100米,等等。时间也比较好理解,就是行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比如,我从家到学校经过了4千米,用了20分钟;我从走廊的一头走到另一头,用了2分钟,等等。最难理解的就是这个速度。生活中的速度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已经有了很多的生活基础,但是概念化的速度就比较抽象,原因就在于《行程问题》中的第二个重点,理解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捋清它们之间的的关系式。

  关于速度的理解上,我个人觉得应该重点强调这么几点。首先是生活中的速度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需要用到速度?在这里,教师可以讲一个例子,学校要选拔跑步运动员,什么样的同学才能入选呢?学生们就知道是速度快的能入选,所以速度在生活中就是用来比较快慢的。其次是怎么把较为概念化的速度讲的透彻,较为概念化的速度定义为在某个时间单位内经过的距离,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每秒340米。在这里,我认为需要强调这个“每”的意义。白姐导入时用的就是选拔运动员的例子,张强四分钟跑了640米,所以后来画线段图,白姐画了一段线段表示路程64米,并把它平均分成了四段,其中的一段就是一分钟内跑过的距离。这里有的学生可能会弄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分成四段,也就是说,既然是平均分,那只要每段表示的都一样多不就行了吗,比如说平均分成两段,每段表示两分钟之内跑的路程,为什么一定要每一段表示的是一分钟跑过的距离?每在字典中的释义为:指全体中的任何一个或一组(偏重个体之间的共性),也就是说,这个每代表了两个意思,一是具体到任何“一个”,这就解释了刚才画线段图为什么一定要平均分成四段的原因;二是个体之间具有共性,随便选取其中的一个都是一样的,就像刚才的线段图,每一段都是一分钟内跑过的距离,没有差别。所以,速度一定是某【个】时间单位内经过的距离,一定要具体到单个时间单位,一秒、一分、一小时、一天、一个月、一年等等,都可以。

  针对速度的理解程度,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来进行巩固:一是可以让学生分析同样的某个时间单位内,哪个速度更快。比如,闪电的速度约是每秒钟106米,人步行的速度约是每秒钟1.4米,同样是一秒钟内,哪个速度更快呢?学生一定知道是闪电。二是可以让学生辨析,时间单位不同,行过的距离相同,两者哪个速度更快。比如,人步行的速度是每分80米,汽车的速度是每秒80米,是不是说明人和汽车跑得一样快?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同样是80米,人要用一分钟来走完,汽车只需要1秒就行驶完了,所以,还是汽车的速度快。这样的两个练习下来,学生对辨析速度快慢的掌握程度应该就比较扎实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速度,《行程问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