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离开的离开,让继续的继续,没有什么悲伤不会过去——读《悲伤缓解手册》

“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杨绛先生用细腻入微的笔触,写尽了生死离别的依依不舍和愁肠百结。 如果说悲伤有等级划分,那么最为切肤的,莫过于丧亲之痛了。每个人都将面对亲人的溘然辞世,面临世界上最遥远的相望——阴阳两隔。

作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如是说:“你永远都走不出悲伤的漩涡;你永远都难以忘怀挚爱之人的离去,一辈子魂牵梦绕;你会带着悲痛疗伤,重塑自我,但你不再是曾经的你,也不是想要的那个你”。因此,《悲伤缓解手册》这本书就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失去挚爱的人们走出悲伤的泥淖。

作者简·华纳用温柔的笔触,描述了在丈夫逝世之后她与悲伤相处的过程,使用了悲伤这一种“我们共同的语言”。每周一个主题,一共五十二周,处于同样悲伤的读者阅读此书,将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步走出悲伤。

01 了解我们的悲伤

简的丈夫亚蒂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却突然辞世。

即使心理医生建议一年之内她需要停止哀悼,但作者仍是陷入了长久的悲伤之中:三个月没换过床单,南柯一梦的清晨,茶饭不思的黄昏,无数次想要自杀的冲动……

当至亲突然辞世后,我们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这是古今中外人类最为共通的情感之一,有太多的艺术作品,皆是出于对这种悲伤的感同身受。

如东坡先生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如易安居士的“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如纳兰容若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没有谁能够真正茕茕孑立于世间,我们都有要面对亲人离世的时刻,区别只在于早晚。

悲伤的情绪支离破碎混乱不堪,有时悲喜交集,有时莫可名状。躲过了万籁俱寂的夜,却崩溃于车水马龙的街。简把悲伤比作一朵向日葵,深陷于悲伤的人们,只会盯着中心黑压压的一片,而对周围环绕的鲜艳黄色花瓣选择性视而不见。

《悲伤缓解手册》引用了心理学家给悲伤划分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纠结、沮丧和释怀。它们可能是有序而来,也可能是乱序播放,但走出悲伤的人们都会发现,那些阴翳的日子,无非是这些情绪阶段的排列组合。

所以,只要方法运用得当,每个人都能迎来释怀的那一天。

02 排解我们的悲伤

如果说要找出一位处理悲伤情绪的高手,我认为非福贵莫属。

“爹死了,被我气死了。

娘也死了,没钱治病死了。

有庆死了,我唯一的儿子死了。

凤霞死了,我的一双儿女都死了。

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

二喜死了,被水泥板夹死的。

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

这是福贵的一段自述,也是福贵的一生。本是大福大贵的阔少爷,却一路高开低走,直到命运带走他最后一个亲人,只剩下一头老黄牛和他相依为命,他仍然在淡淡地“活着”。福贵说这叫做:"风来了,就吹风,雨来了,就淋雨。 受不住了,就倒下,直到能再站起来,再走。"

这也是读完《悲伤缓解手册》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悲伤的人不需要没有感同身受的安慰,纵然情真意切,在当事人看来也难免有隔岸观火的疏离。但这本手册不是居高临下的悲伤缓解教材,简所讲述的,是“悲伤者共同的语言”。

孤独、回忆、恐惧、困惑、否认、绝望、悔恨……亲人的离开会让我们体尝人世间几乎所有的悲伤情绪。作者将这些情绪归纳为不同的主题,将痛失亲人的复杂感受,通过引用名言金句、阐述细致感受呈现在读者面前,告诉我们,原来那些黑夜能够等来黎明,原来那些孤独都能得到释然,原来我们都一样。

每个主题的最后,作者给我们精心设置了一个“悲伤耳语者”的练习。

例如当我们睹物思人时,悲伤不可断绝,与其不忍直视挚爱遗物,不如郑重整理一下他(她)的照片、书信或视频,想一想他(她)让你感激的事情,然后列一张清单,名字叫做“因为有你”。回忆你们曾经在一起的时刻,他(她)曾教给你什么,在你生命里留下了怎样痕迹。

当思念成为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时,就给所爱之人写信吧。想写多少封,就写多少封。把心中的一切都告诉他(她),想象一下他(她)的回应。对于你最熟悉的他(她),你应该能想到回应是怎样的。不要吝啬笔墨,要知道,你的笔迹是他(她)最宝贝的珍藏。

03 和解我们的悲伤

书籍翻阅完毕,回顾作者的娓娓道来,从否认到愤怒,从沮丧到释怀,很少有人能逃脱出来。

普罗大众遇到生死的命题,哭天抢地者有之,逃避现实者有之,麻木不仁者亦有之。随着时间悄然遁去,多半会归于平静。最为意难平的,莫过于随之而去。

三毛选择去天堂寻找荷西,顾城选择离去为自己赎罪。其实我们常在无常中感慨生之渺小,命之飘忽,人间之变化莫测,感慨鸿爪雪泥飘萍之末的孱弱与短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最感慨的却是楼台依旧,芳草依旧,天涯依旧,青春已逝、物是人非的沧桑变故。

在这感慨中,生命的无常如流星般飘忽明灭。

原来我们于不知不觉间已经离开,或者正在离开。可那又如何?无论是钱老之于杨绛,还是亲人之于福贵,面对死亡是生命的终极哲学。

英国作家杰克·索恩在《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当中说:“所爱之人永远不会真正离开我们。有些东西是死神之手也触碰不到的。”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所爱之人只是离开所有不快乐,去到了爱他(她)的人心里。只要你还记得他(她),爱着他(她),他(她)就一直留在你心里。无论你做什么,他(她)都可以看得到。所以只要你一生一世记得他(她),那么他(她)的生命就没有终结。

《悲伤缓解手册》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离去、接受离去。

其实生命的本质都在于离去。日历本上撕下的昨天,爆竹声里辞去的旧岁。我们自己,也在离开自己。

面对生命最明智的哲学,莫过于让离开的离开,让继续的继续。

没有什么悲伤,不会过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离开的离开,让继续的继续,没有什么悲伤不会过去——读《悲伤缓解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