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细读》读后感

最近在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感慨颇多。孙先生在《序》中毫不客气地指出,“微观分析的幼稚和粗暴,策源地在大学课堂,长期流毒中小学,遂成顽症”,而大学教授们却又“把文本的微观分析当作是小儿科”。“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才把生命奉献给了个案分析。不是个别的个案分析,而是空前大量的。这不仅仅是把学问通俗化,也是在寻求学理的突破。”

是的,“不管在中学还是大学课堂上,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都是难点。”在当下文本解读大行其道之际,在我们浮躁于课程改革(“阅读教学”改革)之余,我们能不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细读”中去品味“经典”所在呢?我想,我还需要努力!

让“细节”绽放精彩

毋庸置疑,语文阅读教学要“关注文本”,“回归文本”;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道”,“语文意识”。的确如此,走进文本,精读细品,深挖细掘,教出“语文味”,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所在;且有学者早已指出,“其他课程学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文本所负载的内容;而唯有语文课,它才主要是学习文本本身的。”

然而,再看看当前某些流行的“阅读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披着新课改的外衣,打着“人文性”的旗帜,撇开文本而“高谈阔论”,营造氛围而“电闪乐鸣”!可是热闹之后,学生却惘然若失。原因何在?我想,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忽略细节”。细节,无论是文本中的细微之处,哪怕是一词一字一标点;还是教学过程中的“小插曲”,哪怕是一言一笑一叹息,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亮的教学生成点!而许多人在教学过程中却不以为然,或一笔带过,或蜻蜓点水,因对“细节”内在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其结果是失去了一次对文本深入开发,课堂再度升华的极好机会。“细微之处见功夫!”在语文教学中,关注文本细节,观照教学过程,机智巧妙设疑,积极引导探讨,往往可以形成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高潮,从而也使对文本的阅读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使课堂上升到一个师生融合互动的境界。

下面,笔者就不揣浅陋,以《项脊轩志》为例,以求方家指正。

当研习到“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一句时,笔者也陶然于中,得意地解说道:“借来书籍堆满书架,归有光安居于轩内,长啸高歌,多么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啊!” 突然,有学生冒出一句,“老师,借来这么多书,难道不还给人家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有学生附和,“是啊!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家有婢女,应该是富庶的,为什么还要向人家借书呢?这不合情理呀!”学生们议论纷纷,笔者当时一愣,也觉得言之有理!而自己备课时却忽略了这一细节(其实教参就译成“借书”),看来此处确有问题!于是圆场道,“大家读书心细如发,把老师也难住了!精神可嘉!这样,我们一起查证,看看‘借’字在此处到底作何解?”学生很兴奋!不一会儿就查到了“借,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之后师生又查了“藉”,发现“借”的繁体字就是“藉”(空籍五岁矣——《史记•陈杞世家》)最后师生统一了意见,此处“借”应作“藉”,意为“杂乱”,极言归有光家书之多!

没想到,一个“借”字倒生成了师生深入探究语言的“其乐融融”场面。

而当学生口译“后五年,吾妻来归”一句时,又出现了一幕。有位学生将其译为“过了五年,我的妻子来到归家。”他认为,这里的“归”就是指“归家”,没必要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尽管课文注解为“女子出嫁”。可能是受刚才“借”字影响,有些学生也赞同!说心里话,学生能有如此钻研精神,为师者均倍感欣慰!但在鼓励之余,错误必须得到纠正。笔者结合例证解释:“若解为‘归家’,那‘吾妻归宁’中的‘归’又当何解呢?其实‘归’乃会意字,从止,从婦省。本义就是女子出嫁。《说文》曰,‘归,女嫁也。’”在此解为‘归家’,是巧合了!”

一“借”,一“归”,细节之辩,尽管教师差点下不来台!却让我感到是多次教学此文中最好的一次。在此,笔者不由想起深圳程少堂先生所言,教学要“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而这三者之中,教出对字、词、句的敏感为最基础最核心。”

其实,除了字、词、句等文本研习外,还有些细节涉及文旨文趣的理解。

如文中借老妪之口回忆母亲一幕:“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一般很少会有人在此质疑。因为母亲听到儿女呱呱啼哭而问寒问暖,本是人之常情。但有个学生却说,“老师,既然归母如此疼爱儿女,为何自己又不带着孩子睡呢?”(笔者也曾有过疑问),但这是“吹毛求疵,钻牛角尖”吗?其实并非如此。

据资料表明,归母周氏生育八个子女,就在归有光八岁那年,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因节育手术不当而过世时,尚有三子两女未育成人。那时候母亲“隔门相问”,只因自己难以照顾众姊妹,才让老妪代劳,其苦衷又有谁知?如今母亲亲切话语犹响耳际,这对于幼年丧母之人而言,是何等亲切温暖,值得眷念!实际上这是进一步赞美了母亲之美德。作者仅仅用寥寥数语,就把母疼儿之情,儿悼母之意,写得深沉感人。当笔者解说之后,学生洞察了内情,个个唏嘘不已。

综上所述,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教师须练就一双慧眼,敏锐地识别,及时地捕捉,果断地做出决策。如此,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才有可能使得“细微之处见精彩,细微之处显神奇”,而这“精彩、神奇”之中又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作细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