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是在地铁上写字。

周日的地铁人少却热闹,谈话声,天花板传来的机器部件碰撞的声音混杂,整个世界都在蠢蠢欲动的感觉。然而自己却没能被气氛带动,有些萎靡不振。昨天逛展逛累了,早上整理资料累了,今天聚会人数不齐累了,包比较小水放不进去拿在手上累了,脸上出汗眼睛挂不住,正好错过上一部地铁漫长的的等待,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却是我生活的主要构成。

在地铁上听到剪指甲的声音不是第一次了,下意识地会联想到飞溅的指甲碎,不适感搅动着胃部。不知道在地铁上剪指甲的人是什么心态。这次只闻其声,上一次是清楚地看到靠在门边的一位女子满脸漠然地剪手指甲的。那种置身于事外的态度,让我怀疑有问题的是不是自己。legal high中也提到过的一个实验,一个班级,老师问一个简单问题,比如1+1等于几。理所当然的回答在全员都说是3的情况下变得诡异,从众心理使然被测试者言不由衷地一边认可了大家的答案,一边质疑自己。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道理却被牢牢攥在大部分人的拳头中。

一个更学术认真的实验里,布置在一个眼科诊所。一个不知情的女患者进入精心布置的局:诊所等待室中有十来个人,都安静地坐着。到了某个时刻,突然间大家都站了起来。女主角怔然,第一次似乎是始终坐着的,脸上写满了惊慌和疑惑。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几次反复,女主也开始跟着大家做出同样的 看似没有理由的行动:每隔2分钟站起来一下。这个习惯的植入之快令人诧异(对此实验描述全凭记忆,肯定各种不准确地地方)。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女主角不但自己深陷这个"习俗(ritual)",而后还承担起了传播者的角色。每当有新人进来,她会解释这个显然怪异却没有明显坏处的这个诊所的习惯。

细思,真的恐怖,我觉得更甚电击实验 监狱实验。我们是不是做着同样的事情呢?去年上过一堂以游戏和玩耍为主题的哲学课(实际上哲学的比重是最大的),谈到资本主义和文化产业。教授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要吃三顿饭?不管回答是什么样的,这个乍看愚蠢的问题是一个提示--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完完全全是出于习惯。这件事可能有道理,可能曾经有道理,可能对某些人有利(往往不是动作执行者),也有可能完全没道理。这里的道理不能和原因混淆,原因只是表象的事实。


今天有点忙,偷个懒缺一百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都是在地铁上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