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处于这种情绪时,我就会对自己呐喊:你要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才能挣脱这种情绪的束缚!
此原话:
人,生而自由,
但无时不在束缚中,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自由就是要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出自《被讨厌的勇气》,虽然是日本作家,但主要思想来源于“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
但话说回来,我又不是机器人,不可能一听到“拿出勇气”之类的指令后,就马上像加油一样地去补充勇气!
我将从两个方面分析这个问题:(大概7000字长文)
01、我们为什么看到别人比我们优秀,就会有这种情绪呢?
02、有了这个情绪该怎么办?(如果想直接看方法论的,可以直接拉到后面,看第二部分)
法国哲学家萨特有一句名言:他人就是地狱。
这是萨特一部戏剧中的台词,写一个人到了地狱看到非常奇怪的场景:传说中的地狱应该是硫磺烧起的火,人在火里被炙烤,极其痛苦。
但这个人看见的地狱只是好多人在那个地方, 他问旁边的人,“为什么没有那些狰狞可怕的场面,看到的都是人呢?”
那个人告诉他,“你看到了他人,他人即地狱"。
“他人就是地狱"这句话包含的一个意思是:“他人”的存在就是对你的巨大束缚。
01 总感觉「我不如别人」的两个因素
1、第一个因素:因为我被『别人』束缚了——
自由,是由自己吗?显然做不到,我们生活在大大小小“圈子里”,而这些“”圈子里他人”的行为和认知,无形中对我们形成了明显或者隐秘的束缚。
“不如别人”其实潜意识是:想寻求别人的认可,但别人的认可就是别人的要求,换言之我活在了“别人的要求中”!
无论这个“别人的要求”是否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还是真有其事,总之是举着这个标准要求着自己。
小时候,父母经常拿我们跟“别人家的孩子”比,对我们将来的人生也总是唱着“我为你好”的高调要求我们“好好学习,要争气,不要跟谁谁来往,至少要考的上这个大学”等等。
这些要求看上去都毋庸置疑,但本质上都是为满足父母的面子,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当然也有作为家长的责任,但无论如何对我们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压力和束缚。
而我们呢,自以为很叛逆,不想按照父母的安排过生活,但走着走着,终究未能摆脱这种束缚,自以为很努力,不断的用事实证明自己很牛逼,没有按照父母的安排也能走出精彩人生。
可所有的付出还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
似乎穷极一生依旧活在了“父母的期待中”——
我有一个朋友,挺有钱的,他跟我说:
本以为努力赚到钱,就会幸福,可是赚到钱,还是不幸福;
本以为只要长大,就可以解决一大堆问题,但是却发现越是长大,越是离我想要的生活更远;
我问他:“你为啥赚那么多钱,还不幸福?
“因为感觉自己还没活出个人样。”
“什么是活出个人样”?
“在老家买车买房,衣锦还乡!”
“那你是赚够钱就回老家住吗?”
“干嘛回老家住,我的工作和孩子都在这里”!
“你努力奋斗,省吃俭用,就是为了在老家买一套不会经常住的房子,买一辆不经常开的车?”
他的回答对我触动很深:“我妈说:在外面赚再多的钱,混的再好,老家的人不知道,就是白搭,白赚。”
“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穷不是问题,比老家的其他人穷才是问题!而你的人生就是衣锦还乡,活出个人样,才有幸福!在这点上,如果你比别人差,不如别人,你人生的幸福就是白搭”。
“似乎是这个理”。他回答我:
似乎只有满足了妈妈的要求,得到了老家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够消除自卑感,才可以增加信心。
长期活在「别人期待」中的我们,会幸福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看看那些走到人生尽头的人们,他们的遗憾吧:
有位叫做Bronnie Ware的澳大利亚护士采访了数名垂死的病人,问他们临终前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并列出了频次最高的五个答案:
NO.1 I wish I'd had the courage to live a life true to myself, not the life others expected of me.我想要活成我自己。
NO.2 I wish I hadn't worked so hard.我不应该在工作上花那么多时间。
NO.3 I wish I'd had the courage to express my feelings.我想有勇气表达自己。
NO.4 I wish I had stayed in touch with my friends.我应该跟朋友保持联系。
NO.5 I wish that I had let myself be happier.我想活得更开心。
以上几点没有一条是“如果我们比别人差,不如别人,幸福就是白搭”——
2、第二个因素:因为“我”被『我』束缚了,换言之,你被自己束缚了。
我有一个女友,年轻的时候,就怀疑老公有外遇,经常偷摸着去翻看老公的手机,总之,我们认为她老公就是牢牢的被她攥在手心里的那种。
后来她又把这种控制欲望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也严加管教。
但是她对朋友却特别的仗义,在我们“圈子里”俨然是个大姐大,不管happy还是做生意,都听她的,况且对我们又很照顾;
同时她又有很强的同情心,朋友间,有个小忙小难的,她都肯帮忙。
在我们眼里她一直就是个“好人”。
后来,大家各忙各的也有些疏远,前段时间碰到她,不曾想,如此彪悍的一位女汉子居然开始抱怨了。
说她这么多年其实内心一直都很孤独,大姐大不想做了,老感觉被朋友利用,因为很多时候,好心没好报。
我劝她别太介意了,现在人和人交往,难听点说是利用,好听点,就是价值交换。
合作的目的就是让你获得别人的价值或者让别人获得你的价值,并且在这个价值交换中形成价值增量,
如果增量不大,就各自忙去吧,哈哈。
没曾想她根本没附和我的调侃,反而有点尴尬的,又很犹豫的说了一番话,让我很吃惊!
她说:我感觉自己吧...一直不如别人,别看我很强势,在家里只是控制我以为能控制的人,其实也控制不住,他们对我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在外面吧,我对你们付出很多,....其实,内心是很怕自己对别人没用,这种「不如别人」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即便有时候我不太情愿,但为了情面,也不想拒绝,担心伤了彼此的感情。
可我觉得这样很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对自己很绝望的是:
对很多事情没有固定而明确的看法,没有一个明确的信念可以坚持,我感到非常的迷茫.....
“我只是在「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中选择,到后来就成为一种惯性了,但我从来没有实实在在的、真诚的做过自己,似乎一直带着人格面具”。
的确,之所以她产生这种感觉的因素有两点:
A、以我现在的认知看她之前的人际关系,似乎总是有着某种纵向的规律:我要高于你,或者你要高于我。没有一种体验是“我不出众,但很平等”的合作式关系。
她强势,是以控制欲来填充孤独,而拼命对别人好,其实是用“牺牲自己,讨好他人”来获得价值感。
但她的内心深处却渴望着:我投之以琼瑶,你们还我以桃李,总行了吧。换言之:我为你们做了这些,所以你们就应该给予相应的回报。
这种“回报式思想”一旦未被满足,她就会失落,感觉被抛弃了,有了“好心没好报”的抱怨。
这么多年,她只关注别人,迎合别人,而从未认真的关注过自己,从自身去发现属于自己独特的价值,终究还是「为别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B、她被自己的「应该思维」束缚了——
心理学卡伦·霍尼说: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的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这些「理想的自我」,并不是来自于我们真实的意愿,而是由很多「外在的控制点」支配着我们:“我应该很努力”、“我应该结婚了、我应该买房子了.......。
所以我们一直被这种「理想自我」而指引,我们思考、感受和做事的方式知识在努力地遵循别人给我们制定的标准。
想想从小到大,从考试成绩,到选择学校,单位、结婚生子、公司应酬等等,这一切究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还是满足父母、老师、领导的「应该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R·罗杰斯在《个人形成论》中说道:最常见的悲观的绝望是那种不去选择做自己的绝望,或者不愿意成为自己的绝望;而最深形式的绝望则是选择“成为一个他人而不是自己“。
02 如何脱离这种情绪:
1、首先就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
萨特认为“他人”的存在是对自己的巨大束缚。
所以他得了诺贝尔奖之后都不去领,因为只要领了就相当于跟他们(诺贝尔奖)签了一个契约。
萨特认为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也是地狱,要寻求自由就不能跟他们发生关联——
当然萨特的这个行为估计足够让评奖委员会讨厌了。
可这位大咖的行为,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是做不到的,别说诺贝尔奖,就是个什么不起眼的奖,我们都会屁颠屁颠的去领。
所以“他人就是地狱”只看到了社会对人约束的那一面,也只适合神人。
而我们俗人,只要做到“拥有一种被讨厌的勇气”,就能摆脱这些“他人”的束缚,获得自由,从而独立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
反过来看社会,就能看到社会对我们赋能的那一面,给我们动力的那一面,因此可以说“他人就是天堂"。
如何做到呢?摘自《被讨厌的勇气》:
青年:当我们被别人讨厌时,肯定会非常自责并耿耿于怀地冥思苦想:为什么会招人讨厌、自己的言行哪里不对、以后该如何改进待人接物的方式等。
哲人: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
但按照这样的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就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不断磨损自己,直至失去形状变成浑圆。
这样产生的球体能叫“真正的自我”吗?这是“自由”吗?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
但是,可以理解,一个人脱离所有的关系,在宇宙中生存之类的事情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要想自由,就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
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
(这个卡,我的理解是,别人想刷你多少,就多少,想刷什么,就什么)
是把这张卡托付于他人,还是由自己掌握?
因此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让别人的想法gun吧)
并且,也不要被这种:“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这也太奇怪了”之类的“回报式思维”所束缚。
获得幸福的勇气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有这个勇气,只是加强我们要活回自己的信念,懂了道理,要想过好这一生,还需要落地到具体的实践中。
2、远离人格面具、在体验中发现自我
摘掉那个「理想自我」的假面具,不要把过去的经验装进自己的脑海里,就像上文说的我那个朋友,要无拘无束的思考、感受存在。这样做意味着在你过去的经历中找到那些是你真实的感受,而不是某种强加于的感受。
3、关注「内在控制点」不是关注「外在的控制点」,屏蔽「评价源」
每时每刻,我们只要采取行动,都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内在动力,另一个是外在的压力。
一旦前者成为决定性因素,我们就会觉得「这个行为是出自我的意愿」,就会体验到「内在控制点」。
而一旦后者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就会体验到「外在控制点」,此时就会自觉不自觉的选择了自己未必喜欢、未必愿意做的事情。
那么这个外在控制点,既是「评价源」。
用不着关注别人对我们如何评价,不再依赖别人的标准生活,以及不再依赖别人为我们做出决定还选择,唯一要紧的是:我的生活方式是否令我自己满意,这种生活是否真正的表达了自我。
慢慢的接受自己,无论好坏,没有什么优缺点,都是自身的特点而已,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某一件完成的产品。
4、远离「应该」「期待」,不再追逐成为圈子,群体中的「焦点」而活。
不奢望被人重视,被人喜爱,不再迎合他人的期待,所以也不会再去取悦别人。不是领导重视下的一个所谓的”机构人”。不是父母眼下的一个「乖孩子」。
要认可,虽然我们是社会存在的一分子,无法脱离社会,但也仅仅是沧海一粟,实际注意到我们的人远比我们认为的少,因此我们的行为不必带有为别人「留下好印象」的策略。
否则,当你在被外部世界推动着不断去跑,「追逐」着成为别人眼中的你时,那么别人既是你的「枷锁」
5、思维方式突破,从「因果判定」转成「后果自负」
「因果判定」,我现在这个结果,都是因为之前没有这样,那样......,所以才成为现在的我,这种思考方式,往往会让我们煎熬于“不可能再现过去”,“不可能再改历史”的痛苦和无力中。
而「后果自负」意味着,当下,我们撇开了那些「枷锁」——应该思维、评价、期待,理想中的自我,当你失去了这些标准之后,也许你会觉得一下子空落落的,反而不知道如何做选择了。
今后什么事情,都是由我们自己做决定,做选择时,这时,也许你会觉得有种恐惧,至少我当初就是这样的,但是,没关系,我们从选择的后果中去学习;
当我从谨慎、胆怯、几乎是没有信心的朝着这个目标转变时,我内心却感到了一种汹涌澎拜的力量或活力。
这就是「后果自负」。
总之当你成为真实的自我时,你就脱离了这种情绪——
谢谢阅读,觉得有启发,给我点个赞,雁过留痕嘛!
欢迎移步公重号“敏芊的人间理想”,里面的文章比较系统。为了您的移步,我将奉送些小礼物:我总结的知识框架,我收罗的一些已经不再出版的图书等等,有很多可选择,望笑纳!
再一次,感谢你的留赞【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