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说不要这么做?

不要扔东西,不要挠爸爸脸,不要玩手机了。

你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这些话,但是一点用没有,甚至适得其反?

这些话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就是扔东西、挠爸爸脸、看手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魏格纳教授曾做过实验,要求参与者完全放松,可以想象任意的画面,但是一定不要想一只白熊,结果所有参与者脑海里都浮现出白熊,被称为白熊效应

那么对面孩子不当的行为,应该怎么说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不要改为要,告诉孩子要怎么做。

“宝贝,把手里的东西轻轻的放下。”“你想和爸爸玩,可以摸一摸爸爸的脸。”“把书拿给妈妈,妈妈给你讲故事。”

本人亲自实践,直接告诉孩子要怎么做,孩子更容易听从。至于原因我猜测有两点:

一、大脑更容易处理图像信息。试想一下当你听到“不要玩手机”的时候,脑海里是否还是会浮现出玩手机的画面,因为“不要”是没办法图像化的。而孩子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大脑发育尚不完善,更难以处理复杂的信息。因此重复不要这个不要那个,只是在一遍遍的强化错误,适得其反。

二、直接的指令更容易被大脑接收。其实不只是小孩子,肯定式的表达对大人提出请求时同样更有效,大人同样难以处理否定式的信息。我一个同事曾经说过,他老婆对他说:你能不能不要躺在床上了?他一脸懵逼不知道老婆想让自己做什么。否定式自我心理暗示同样无效。考试容易紧张的人暗示自己说我这次考试一定不要紧张,结果暗示次数越多反而紧张得越厉害,这就是白熊效应,越关注自己的紧张情绪,越无法抛开它。如果把自我暗示改为肯定式的:我到了考场,先把证件文具摆放好,然后做三次深呼吸,试卷发下来写好自己的名字信息,就开始专心答题。这样给自己大脑下指令会更有效。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指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以及肯定式表达的一点看法,欢迎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对孩子说不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