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果思维?
《爆发性成长的25个思维模型》中讲到:拿不到结果的高效,是最大的懒惰。
你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事情:
有人立了flag,月减十斤,结果到月底,没有减反而还增了;
有的人埋头做了无数的习题,考试成绩却仍然不尽人意;
有的人加班加点的工作,到了月底,业绩却平平无奇;
有的人写作每天坚持日更,一年过去了,水平却毫无长进。
这些看似忙忙碌碌的背后,实则都是实打实的碌碌无为。
村上春树说:“所谓努力,就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夜以继日努力的结果能配得上当初拼搏时流的汗水和泪水。
但是,只要努力就可以了吗?
一个人能够成功必然离不开刻苦的努力,但是,一味的埋头苦干,并不一定就能带领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努力,需要方向,努力,更需要策略。
想要走的长远,不仅要出力还要用心。
01.那些假装很努力的成长
几年前有一个非常火的韩剧《继承者们》
其中有一个片段是,女一号的朋友要逃课送她去机场,她对朋友说了一句:“不要在我面前逃课,你知道我一直都想来美国读书的”
纵观全集电视剧,你会发现,她只是嘴上想来美国读书。
已经是高中生的她,英语口语不过关,听力更不过关。面对警官的询问,她不停的要求别人parden?
说实话,就这水平,还梦想出国?
什么是自我感动式成长?
知乎上有个很犀利的回答:
自嗨式的成长,不以结果为导向,低效率的忙忙碌碌,最后还对影自怜,觉得自己很努力。
记得以前高中时候,班上有一个女生,学习非常用功。
她从来不迟到,也几乎没见她请过假,手里拿的永远都是教科书。
上课时候永远在马不停蹄的记笔记,下课除了上洗手间的时间基本就没有从座位上站起来过。
下午的饭,经常就是买一个烧饼,然后坐在座位上一边吃一边做习题。
同窗三年,我打心底里敬佩她的苦读。
可是,她的考试成绩却非常不理想,基本徘徊在全班40多名左右。
很喜欢一句话:不要假装努力,结局不会陪你演戏。
我们总是习惯的以为,只要肯花时间,只要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殊不知,人生的成功是持久的努力和高效率的单位产值所决定的。
俗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在错误的道路上奔跑,只会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停下脚步,抬头看看。
就像那个女生一样,一直在焦虑的用功,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问题。
老师在讲课,她在忙着记笔记,老师把题讲完了,她因为抄笔记耽误了听解题思路的时间。不会的题照样不会。
遇上难题,从来不问人,都是自己一个人在闷头苦想。
但是,奈何水平有限。
所以,会的题永远会,不会的题永远也不会。
她所谓的刻苦和努力,更像是陷入了一种情感上的自嗨,给自己一个仪式上的交待。
其实,这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这样的无效努力,只能消磨意志和热情,最后剩下麻木的躯壳和机械的动作。
人们常常喜欢说一句话:结果不重要,享受过程就好了。
结局真的不重要吗?
只有苦劳没有功劳的人我觉的不能算是人才。
知乎博主@言小宴Yvette曾发过一个视频,内容是关于“考研自我感动的事情”
其中讲到:有的同学,每天早起晚睡,用作息时间的调整,来彰显自己在考研中的用功程度。她提出这样的方式非常不可取。
这种在作息上的严苛,如果是以扰乱自己的生物钟为前期,那么就只是自己感动自己而已。
睡眠的不足,直接导致的就是记忆力的减退和学习效率的下降。
单位时间学习效率下降,为了保证每天的学习任务,只能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来平衡。
最后每天的学习都是在昏昏沉沉的状态中度过,睡眠不足,恶性循环,如此往复。
02.认清自己,摆正位置
容易自我感动的人大多数都有一个特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们容易陷入自怜情绪而无法自拔。更甚者,用一种近乎执拗的自虐方式营造一种苦情的假象。
殊不知,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成就,不是有多努力,而是有多少产出。
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意义:
两个年轻人同时进的一家公司,一年之后,甲平步青云,而乙还在和一群刚进来的实习生一样,做着最基层的工作。
有一天,这个乙很不服气的进入老总办公室,质问老总:“为什么同时进的公司,甲可以晋升的这么快?”
老总心平气和的把甲叫进了办公室,然后安排给他们一个同样的任务:去农贸市场询价采购土豆。
两人回来之后,汇报的情况截然不同。
甲将市场上卖土豆的联系方式都留了下来,所有的单价、可优惠的力度、以及采购相关事宜一次性全部都记录清楚。
而乙却只问了进入市场的第一家的土豆价格。当老总问他,有没有更便宜的土豆以及卖家的联系方式时,他又得重新跑一遍市场,再次询问。
同样的工作,不同的工作方法,直接造成了两人在职场上的殊途。
看似,乙非常努力。他一遍一遍的跑农贸市场把老板想要的信息都整理回来。
但是,他之所以这么辛苦,却是自己笨拙的工作方法造成的。
明明可以一次性都整理回来的数据,他却在工作时不做深入思考,工作方法上不讲究策略,只是单纯的像个机器一样跑来跑去。
现代社会,节奏快的让每一个人都焦虑的飞起。于是,这种浮于表面的努力更像是为了缓解焦虑,给自己一个形式主义的交待。
没有人有时间,愿意停下来,听你的悲情演讲,看你的悲壮史诗。
所以,少一点自怜自艾的情绪,看清自己的价值,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做出成绩,收起那点一碰就碎的玻璃心。
卡尔维诺说过:“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我们每个人都有别人不知道的创伤,我们战斗就是为了摆脱这个创伤。”
03.以结果为导向,拒绝自我感动
自我感动的成长,只会存在于幻想当中。自己稍微付出一点努力,就自嗨到不行。当回归现实,就会发现结局才是给自己最客观的回应。
前段时间,网上很流行一句话:“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是的,真正有作为的人,都在闷声做事。
他们不会成天把口号挂在嘴边。
更不会稍微一有动静就恨不得大张旗鼓的告知所有人。
他们认准方向,以结果为导向,不停的调整自己的策略以达成最后的目的。
努力不是一种姿态,更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而是夜深人静之时,扪心自问,我付出了,我不心虚,我是一步一个脚印,虽然慢但是踏踏实实前进的。这样就够了。
赵星在《你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中说:任何辉煌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非凡的努力。你要做的是有效的努力,而不是看起来很努力。无效的努力,只会耗费你的青春,消磨你的意志,让你无所作为。
很喜欢一句话:学的时候不辜负自己,爱的时候不辜负别人,玩的时候不辜负风景。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生命的热情和美好,享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