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成长课堂】中小学起始班级的班主任人设怎么立?

      新学生和新老师,因为某种奇妙的生命缘分相遇了,进而组建一个全新的班级,这个班级,我们称之为起始班级。那么,作为起始班级的班主任,应该在学生面前立一个什么样的人设才合适呢?

      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耐心细致的,有高度的容错意识。其次是有爱心,是打心眼里喜欢孩子,而不是因为自己是教师,不得不喜欢孩子。第三则是能温和而坚定地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最后一点,也是我特别强调的一点,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应该是个故事大王。

      为什么要立这样一个人设呢?咱们来了解一下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1.感知力特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感知事物时,主要是从大概轮廓出发,还不能对事物作精细的分析,很容易忽略事物的某些细节。比如识字,他们只会注意到每个字的轮廓,很难记住每个字的结构和笔画,这就导致他们在认字时容易张冠李戴,写字时错误百出,尤其是形近字,特别容易写错,比如“末”和“未”,“己”和“已”,他们很容易混淆。此时老师如果没有耐心,缺乏容错和抱持的意识,就会降低对学生的评价,乃至严苛地罚抄,很容易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孩子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自我评价系统,全靠外部评价来认识自己。比如孩子书写本来已经非常工整,整个卷面看起来也很整洁,即便有一些小擦痕,也应该是最佳评价,这样才能提高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和期待。

      还有一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指骨还没长硬,指力不强,写出来的字很容易歪扭。因此老师在评价孩子书写时,只要所写汉字间架结构基本端正,笔画正确,整个卷面整齐干净,就应该给予最高评价。

      再比如班主任因为班级学生太吵闹而生气了,孩子就只能感知到老师生气了,但生气背后有什么感受,孩子则无法感知。班主任就要向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以提升孩子的共情能力。

      2.注意力特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动态的,鲜艳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室之外的小鸟、飞虫、路人等,都很容易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上课时,如果老师穿的衣裙上有很多小鸟或鲜花,孩子们也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小鸟或鲜花上,甚至还会放弃听课,专心数老师身上的小鸟或鲜花去了。小学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最长能保持在15分钟左右,绝大多孩子只能持续保持10分钟。熟知儿童心理的班主任一般讲10分钟左右就会让孩子放松1或2分钟。不懂儿童心理学的老师对此现象就会对孩子大光其火,甚至进行肉体上的惩罚,致使孩子早早就对学校生活丧失了兴趣。

      尤其是有突发事件,或者临近放假,再或者无人看管时,一年级的孩子们很容易兴奋,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教室里就会特别喧闹。这个时候,班主任采用“禁言”、“静坐”、“禁足”等惩罚手段都是不恰当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丧失对学校的热爱,进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班主任面对孩子注意力分散,或者喧闹现象时,往往会停下来让孩子们“疯狂3分钟”,再用肢体语言示意孩子们安静。或者是给孩子们讲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故事讲完后再告诉孩子老师听到他们吵闹时的痛苦感受,小孩子分散的注意力就被老师拉了回来。

      3.记忆力特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还没有形成。因此,他们学习知识主要靠反复背诵来实现。可是,孩子的天性是贪玩的,没有老师和家长监督,他们很难做到自觉地反复背诵某个知识点。

      此时的老师,应该是温和而坚定的。温和地对待孩子的各种推脱背诵的借口,坚定地要求孩子完成背诵,同时还需要耐心,深谙“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个教育理念。

      4.自控力特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自控力还比较差。他们遵守规则的主要内动力是害怕惹麻烦,或者是获得表扬。前者是消极动力,尽量不鼓励,后者是积极动力,要大肆鼓励。鉴于孩子的心理特点,班主任若不能真心喜欢孩子,就会对孩子无意识表现出来的躁气大动干戈。越是对孩子的失控表现出愤怒,孩子就越容易失控。此时,班主任耐心有爱的人设就特别重要了。

      总之,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必须知晓孩子此阶段的心理特点,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制定带班策略,而不是凭着一腔热血,一身孤勇,把孩子当作工具人来训练。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毁人不倦了。

      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首先要强势,严格,原则之内寸步不让。其次是要有边界感,尊重孩子的隐私和个人情感。最后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别跟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我之所以建议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开班就要强势入轨,是因为初一的孩子刚从小学上来,自控力和意志力都很薄弱。他们在做人做事上还很情绪化,独立性和主动性都比较差。他们很善于评价他人,却很难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们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却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他们的评价标准变化很快,甚至还特别双标。他们懂得很多道理,却很难把道理落地为行动。在班级管理网络没有形成,班级制度没有建立之前,班主任处处表现得像个慈祥的老奶奶,这个班级的秩序就很容易出问题。     

      我这里强调的强势并非对学生打骂,而是班主任本人要具有坚韧、较真、霸气的生命气场。少讲话,多干活,而且只有干,才能活!属于学生做的事,必须由学生来完成!并且非完成不可!属于班主任做的事,必须做好!班主任必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班主任一开始就以一个严师的形象出现,学生虽感意外,但一定能接受。他们只会感慨于初中的班主任严格,警告自己今后行事小心。但如果先放后收,就会招致学生集体造反。有些看起来生得柔弱的女班主任,每天进教室带根戒尺也未尝不可!现在的校园,太缺那种“手握戒尺,眼含热泪”的老师了!学生眼里没有敬畏,心中没有惧怕,做事就没有底线!一个没有底线的少年,做起坏事来完全不计后果。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班主任几乎没有秘密,再说他们本身也没有什么秘密。但到了12岁,孩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秘密就多了起来。有些秘密,孩子只想跟闺蜜,或者兄弟分享,班主任即便想知道,也要尊重孩子的边界,不要把孩子的心灵空间当作自己的跑马场。

      班主任要想让学生主动跟自己分享秘密,唯一的办法就是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凭什么信任班主任呢?首先是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有安全感,也就是不论学生分享出来是何种秘密,班主任都不会嘲笑,更不会翻老账,而是基于对这个生命的理解表示接受。其次是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有能力帮其化解。最后,班主任在学生那里被视为一个靠谱的人。班主任做到了”能理解,还能化解,又很靠谱”这三点,学生主动邀请班主任跨越边界,那就越过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如果学生不愿意,即便是小小的顾虑,班主任也要“原地止步”,耐心等待。

      叛逆几乎是青春期孩子的标配。他们内心孤独,当然是因为迷茫而放大了的孤独。他们向往进入成人社会,却又对成人社会表现出排斥。他们不停地在寻找内心世界对成人社会的定义,将信将疑,活得拧巴又分裂。因此他们很容易受伤,也很容易被触怒。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触怒的往往是成人,伤害的又是他们自己。

      班主任在与他们打交道时,既要严格,又要柔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恩威并施,宽严相济。学生情绪激动时,班主任要冷静下来,与学生讲情不讲理。待到情绪稳定时,再讲理和定规矩,学生就能欣然接受。当然,遇到那种品德低下,带有黑社会习气的学生,班主任在坚守底线的情况下必须与之刚到底,咱们是教师,的确要服务于学生,但咱们绝不跪着教书!老师的底气和刚气都被磨损殆尽的话,怎么教得出“铁肩担道义”的学生?

      一句话,初中起始班级的班主任必须修炼五气,分别是:霸气、底气、硬气、刚气、书卷气!

      高中一年级的班主任,遇到的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在选拔系统里摸爬滚打了三年,并且经过中考这把筛子筛了一遍,大多数孩子已经懂事了。从道德发展六阶段来看,他们已经达到“我要守规则”这个层面了。甚至有些孩子已经迭代到“我能体贴他人,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这个阶段了。这个时候他们的班主任如果是一个慈祥的老奶奶,或者是一个急风骤雨的大哥(大姐),显然不太合适了。那么,面对高一新生,班主任需要立一个什么样的人设呢?我觉得“客观、理性,有原则,有见识”很重要!如果说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给足学生奶(爱与安全),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给足学生蜜(理解与支持),那么高中一年级的班主任也要给足学生盐(见识与格局)。

      因此,表扬不是高一班主任的惯用手法,霸道也不是高一班主任的常态表现。“渊博、儒雅、有见识”,应该是高一班主任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经过选拔的初中学生进到高中,心中早已种下一颗种子,那就是考大学!因此,学生最想遇到的班主任就是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让他们有个安静的环境可以好好学习。同时,还能指点他们如何有效学习,如何愉快地与同学相处,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如何看到更辽阔的世界等。这无疑要求高一的班主任既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又要有开阔的眼界,能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教父或教母。

      高一的学生虽然未成年,但他们有一只脚已经跨进了成年人的世界,因此他们渴望班主任把他们视为成年人!班务、学习、人际等方面的事,能和他们商量。学校里的一些活动,能放心大胆地交给他们。这个时候,班主任要舍得放权,但不可完全甩手。尽管高一的学生在为自己争取权利时觉得自己是成人了,但让他们尽义务时,他们就觉得自己是个宝宝了。

      起始班级的人设究竟怎么立?正如有一句话:“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班主任在带班时能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地展露自己的个性,凸显自己的风格,挖掘自己的教育智慧,一心为学生的未来谋出路,就能在学生那里立一个令他们尊敬的人设!

     

你可能感兴趣的:(【班主任专业成长课堂】中小学起始班级的班主任人设怎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