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伤逝》有感

                                                                            男孩当负责,女孩当自强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以前读过几次,但不大能明白,最近我再次打开鲁迅文集,仔细研读了《伤逝》,这次读完之后,感触颇多。 “伤逝”——为逝去的东西而伤心,让人联想到伤心、遗憾、悔恨,给人一种悲哀、凄凉的感觉。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在此,我以女性的角度,以子君的心理来简析一下我对这个爱情悲剧的看法。   

        子君生活在“五四”这个黑暗的社会时期,深受当时提倡的民主思想的影响,认为妇女应该解放,婚姻自由。子君爱涓生,是那样地热烈,那样地纯真。在那个受旧思想束缚的年代,她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能分明坚决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甚至不惜与家人反目。我不知道当她需要多大的勇气。当时,她以为,和涓生在一起是她对自己新生活的新选择,她以为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无悔的,是民主和自由的。她以为他们会幸福快乐。然而,她不知道她的身上有个非常致命的弱点,使她们的爱情一点点的消亡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那就是她经济的不独立。之前,子君在家生活,有父亲和叔父照顾她,为她提供各种的物质保障,对她这样待字闺中的姑娘来说,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她从未为柴米油盐操心过。当她决心脱离家庭和涓生在一起的时候,大概没考虑过“生计”,或者她以为那是个简单可克服的问题。事实是,他选择的涓生并不是阔绰的富家子弟,也不是显贵的官二代,他只是个每日到局里辛苦上班,拿着薄弱工资的普通青年,他的薪水开始还勉强能过活,还够子君买了油鸡和阿随来陪伴她。可是后来涓生连工作也被人辞退了,生活变得窘迫起来,涓生曾经对她热烈真挚的爱情被现实慢慢消磨殆尽了。哪怕子君曾用心维持这个小家,终日为经营好两个人的生活而操劳,甚至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也粗糙起来。可即便这样,涓生并没有因此而疼惜她,反而觉得子君变了。子君哪里变了?之前子君在家不曾为生活,为家务操劳,她有时间,有条件学习新思想,学习新东西,她整个人是朝气蓬勃,神采奕奕的,她可以读她喜欢的书,做她喜欢的事,包括为了爱情与亲人决裂。后来呢?和涓生在一起的生活,涓生却不能像她的亲人那样,给她衣食无忧的生活,她整日为繁琐的家务操劳,计划两顿饭,还要伺候阿随和油鸡们,她褪去了在家中那种高贵,也慢慢失去了她积极和上进,可这并不是子君自觉自愿的改变,而是涓生无法给子君提供好的环境,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改变。子君,她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意识到思想该独立,婚姻可自由,可她不知道,经济的独立才能真正为思想独立、婚姻自由提供最有利可靠的支撑。在家,她依附亲人生活也无可非议,可在和涓生的两个人的小生活中,她尽职尽责的做起全职太太,生活依附在涓生身上,没有了自己的空间,追求。她的生活只有柴米油盐和涓生。这样的生活根本就是传统的封建式生活方式,男的养家糊口,女的相夫教子。可涓生是受了新文化运动是思潮影响的新青年,这样的生活不是他追求向往的,何况他已经无力支撑这个家庭的开销了。于是,他有了新的想法,认为 “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他并不喜欢子君这样完全依附与他,既无法与之携手同行,奋身孤注又会被拖累,于是,他认为子君变了。其实子君没变,假设涓生能为两人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子君必然像从前一样热情可爱。假设当时的社会环境能为子君提供一个适合的工作,让子君自食其力,能与涓生相辅相持,那么他们的爱情也许会更加持久。但涓生面对日益艰难的生活,即使吃了油鸡,送走了阿随,贴各种小广告,努力做翻译,生活也并没有明显改善,对子君的态度却日渐冷淡。变的人不是子君,子君对涓生的爱一如既往的热烈,真挚。变的人事实涓生,涓生的爱情被现实慢慢磨淡了,看来“有情饮水饱也是不会饱的”,看来“贫贱夫妻果然是百事哀”的。看来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也是铁铮铮有道理的。涓生的变化,子君不可能没感觉的。子君对涓生还是那般坚定,执着,面对日渐冷淡的涓生,她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来改变。对于他们窘迫的生活,她也是无力改变。于是,面对爱人的冷漠和生活的窘迫,子君是无助的,惶恐的。她的脸上有了麻木似的镇静,有时,出现忧疑的神色。曾为了和涓生在一起,她已经众叛亲离,可现在,最亲密的涓生变了,她将何去何从?于是,她自欺欺人的一次次温习两人当初的往事,逼涓生做出很多虚伪的温存来告诉自己,他们的爱情还在,还抱着能“地久天长”的幻想。最终,这幻想也破灭了。涓生说:“我已经不爱你了。”子君,一个为爱而不惜与亲人决裂的女孩,一个为爱而甘心受生活苦的女孩,为爱不怕旁人冷嘲的女孩,那么坚强,那么勇敢的女孩,因为无法经济独立,依附在涓生身上,丢失原本的理想追求,丢失从前的积极热情的光环,最终得到的不是两人的相伴到老,而是“我不爱你了。”涓生的爱没有了,曾经的温存誓言成了往日云烟,随风飘逝。她最后,跟随父亲回了家,那个家里已经不能在得到亲人往昔的疼爱照顾,得到的是冷嘲或白眼。何况心里还受了那样深入骨髓的伤痛,时时刻刻痛彻心扉。子君最后的结局是她死了,怎样死的?病死?或者家人让她再嫁她不肯而自寻短见?还是受不了旁人的白眼?亦或者过度思念涓生?    再谈一下涓生吧,对于这个悲剧我认为他是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的。爱情本没有错,两个年轻的男女从相爱到结合也没有错。他曾为了他们的爱情努力争取,也为两人的生活奔波辛苦。但我认为认为他终究是自私和怯懦的。面对生活的窘迫,他没有了坚定的决心和子君一起度过,他曾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涓生因为尚未忘却的翅子的扇动,,而他又以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个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颓唐得多......于是决定“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在决定着他们只有分离才能开辟新的道路时,他又意识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这个时候他有一丝不舍,其实,他早预到子君没有了他,只有死。因为子君“她自始自终,还希望我维持较久的生活......”就算这样,涓生还是因为早晨的时间多,把那翻在心里折腾过的“所谓不虚伪的真话”对子君说了出来,直到“子君却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涓生這才意识到当初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恐怕是错误了,因为子君“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涓生最后虽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却只能换来子君永远的空虚,欢欣、爱、生活已经全都逝去了。再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如此经典的场面在21世纪已经视为珍宝,更何况在那个世俗的年代。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诵。”。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其实我也不怀疑那个场面的真实,只是很明显,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可见,涓生对子君的爱那样短暂,是那样冲动,甚至不负责任。子君死了,涓生悔恨了,为涓生悔恨的是什么?他是悔恨不该决意抛弃子君吗?假如一切倒回,面对同样残酷的现实,同样窘迫的生活和同样为家庭琐事而操劳不再有魅力的子君,再让涓生做一次选择,我想,涓生还是会抛弃子君的,因为他是不负责任又自私的。我想,涓生悔恨的是在自己都没能力养活家庭,没坚定的决心一直陪伴子君的情况下,就那么冲动的蛊惑了子君,那么不负责任的把子君带出了家庭,最后无力承担来自生活的重压,也无法再让自己和子君携手同行的情况下抛弃了子君。他悔恨的是他当初的冲动,悔恨的是后来的不负责任和自私。这是一个发生在发生在“五四”年代,的故事,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涓生的思想解放的不够彻底,社会无法为子君和涓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工作来保障他们的物质生活。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我想男人们,是不是对爱情应该慎重,认真一点,不要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就做出选择。也不要因为生活的压力就放弃自己的所爱。选择了就是一份责任,再苦再难也该负责到底。而女人们,要记住子君的悲剧,更要随时保持精神的独立,经济的独立,人格的独立,不要因为爱情就失去自己的生活和追求,更不要因为爱情让自己就让自己孤立无援。总之,女孩当自强,不要依附任何人,不要寄希望于任何人,那样不论有没有爱情,生活都可以绚丽多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伤逝》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