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羽
今年又到了年底,大家应该都摩拳擦掌,准备在年会中一举夺得头奖吧!抽奖固然让我们充满期待,但很多时候,为了表示「与民同庆」,老板常会要求员工在尾牙进行小型「团队合作练习」:上台表演。但是这些活动真的能够打造团队向心力,让同事相处更融洽吗?
根据演化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因此,我们需要和他人沟通、害怕寂寞,同时也靠着彼此合作征服比我们更快、更大、更凶猛的野兽。为了要让更多的人合作,我们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仪式,以分别敌友。
古代周武王打败了商朝后,就设立了「礼」,一种祭拜天地神鬼的仪式。不管你是周人还是商人,拜的是什么神明,只要你使用同一套仪式,你就是「自己人」;反之,你就是「化外之民」。
而今天,同样的「仪式」也被带入了职场。因此,公司们乐于举办各种「团队合作练习」活动,为的就是要让公司里的每一位同仁都觉得是「自己人」。
但有时候,「团队合作练习」不但没有让同仁们更融合,反而加深了彼此的成见。本文将讨论为什么「团队合作练习」为公司带来的效益其实并没有想像的高。
创新点:「团队合作练习」不但会在公司内建立「小圈圈」导致分化更严重,还可能会让我们对特定的人偏心,事情无法秉公处理。
本文4 大重点:1. 分组竞赛没有处理好,会让公司内出现不同的「小圈圈」。2. 「外人」被罚和「自己人」被奖励一样开心,「团队合作练习」让大家变偏心。3. 「学习差距」让我们很难将「团队合作练习」中的技巧学以致用。4. 「强制社交」让人退避三舍,公司要明确分辨「社交」与「团队合作练习」。
1. 分组竞赛没有处理好,会让公司内出现不同的「小圈圈」
很多「团队合作练习」都会将公司成员分成不同小组,然后参与各种竞赛。例如:漆弹、密室逃脱、或是各种球类运动。但在竞赛过程中,这些小组很会因为敌忾同仇,提升了小组内的向心力。但是和其他竞争小组的关系,却因此而变差了。
尤其是当这些不同的小组是分别由公司内不同部门所组成的时候,这个问题会变得更明显。试想想公司内的业务部和技术部原本就因为业务性质不同而产生摩擦。而公司还让它们各组一队参加漆弹射击活动。活动后,很自然的就是部门内的关系加深了,但是部门之间的关系却可能因此变得更差。
而当主管们被要求参与这些活动时,事情可能变得更糟糕。笔者曾经参与过一场由公司举办的漆弹活动。在活动一开始时,几位平常管理手法比较严厉的主管,马上就变成了大家的目标。大部分参与活动的人,不管自己被分派到哪一队,都在第一时间对着这几位主管开火。而当主管们咆哮着反击时,我们很快的知道玩过火了,而纷纷举手投降。在当天回程的巴士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话,车上一片肃静。当然,我们和主管的关系自然变得更差。而那几位主管之后也都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午餐小组」,不再和我们一起午餐了。
2.「外人」被罚和「自己人」被奖励一样开心,「团队合作练习」让大家变偏心
「团队合作练习」除了让公司内派系更明显,有时也会破坏我们对一般人的信任。
行为与脑部科学家Nick Hobson 为了要证实「仪式」会导致信任感减弱,找了100 名学生来参与实验。首先,他准备了一系列布满小圆点的图片,然后要求学生们每天评估特定图片上有几个点。他特别要求其中50 位学生在每天评估前进行固定的「仪式」;手高举过头、头要低下、眼睛一开一合。
一周后,Nick 让所有学生参与一个涉及金钱交换的游戏。他发现,有进行「仪式」的学生,会愿意将更多的钱交给另一位进行「仪式」的学生。因此,Nick 判断,这些「仪式」将会导致我们对特定的人「偏心」。
因此,在公司里,「团队合作练习」不单会将员工分成「自己人」和「外人」,而且还会导致员工对特定的群组「偏心」,在下决定时,就无法只思考这是不是最佳的决定。
另外,Nick 用脑电图侦测这些参与实验的学生的脑部活动,发现当「自己人」收到奖励时,被侦测的学生会觉得这等同与「自己」被奖励。更严重的是,当「外人」受到惩罚时,被侦测的学生同样的会觉得这等同与「自己」被奖励。
回到职场,如果将上述的「外人」换成是另一个部门的同仁时,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活动让我们产生的「偏心」对公司整体的向心力是有负面的影响的。
3. 「学习差距」让我们很难将「团队合作练习」中的技巧学以致用
另外,从个人学习的层面来看,「团队合作练习」活动很多时候无法让我们学到能够在工作上使用的技巧。
Kate Mercer,领导顾问公司Leader Lab 的联合创办人认为,我们在活动中学到很多的技巧,但是,要将它正确的运用在工作上其实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或许可以在活动中找到可以和工作连结的技巧,但是,要有效的将它带回到办公室内,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正如很多公司爱举办的「造船游戏」,我们或许能够从中学到合作的重要(大家一起才能把竹筏建好)、基础和设计的重要(不然竹筏在航行时会散开或者下沉)、以及牺牲的必要(如果团队每个人都踏上竹筏,它一定会很慢。要快,就要让几位比较轻的队友上去操作,其他队友在岸上打气就好)。但是,在完成这些活动,回到公司后,我们很难会将上述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上。
4. 「强制社交」让人退避三舍,公司要明确分辨「社交」与「团队合作练习」
除了学到的东西难以实际运用,很多人很害怕「团队合作练习」活动其中一个原因是「强逼参与」。
Kate 表示,很多人不喜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可能因为他们自信、能力、或是沟通能力不足。而有的人甚至担心在活动中会导致他们被羞辱或尴尬。对他们而言,「团队合作练习」活动不但没有达到促进参与和提升忠诚度,反而在他们和其他员工间建立了鸿沟。
例如有些公司喜欢办一些比较需要体力的活动如登山或到某处骑脚踏车。如果强制体力不好的同仁参加这些活动,他们会因为担心拖累整个团队的进度,而变的更有压力。这可能导致这些同仁,在回到办公室后,会更刻意保持低调,以期望别人会忘记他们体力不好的糗事。
Kate 还说,很多公司其实将一般的「社交」活动和「团队合作练习」活动搞混了。社交活动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强制任何人参与。而最有效的「团队合作练习」,则是应该使用原本就需要完成的工作来规划。例如:请每位员工向同仁介绍他的长、中、短期工作规划,或是请同仁分享彼此在工作上需要的协助会是更合适的「团队合作练习」。
这样的安排,不但让「团队合作练习」更有意义,而且也能够直接的在工作上看到好处。特别是,很多类似的工作是需要进行的,但是团队却找不到时间来做的。因此,与其花时间在「玩乐」,不如直接将那些时间用在这些可以提升团队向心力,而且又对工作有实际用途的事情上。
看了上述的讨论,你觉得你公司的「团队合作练习」活动有真的达到它想要的目的吗?还是它只是沦为让大家在工作之余可以一起去忘记烦恼、尽情享受的社交活动?如果是这样,那或许下次公司在安排「团队合作练习」时,你可以建议尝试一下Kate Mercer 的方法,说不定会因此为参与者带来更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