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秦风·终南》:嬴氏家族发家史

《诗经·秦风·终南》:嬴氏家族发家史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嬴姓的发家史,可以上溯到大禹治水时期。第一个关键人物是伯益,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嬴氏。第二个关键人物是中潏,定居西戎以保西陲。第三个关键人物是六世孙大骆生子成和非子,非子奉事周孝王,养马于汧、渭之间。因为养马养得不错,周孝王封非子为附庸,至此嬴氏有了封邑秦。第四个关键人物是非子的曾孙秦仲,因为成的族人被西戎灭族,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诛灭西戎。第五个关键人物是秦仲之孙——襄公,因周幽王被西戎、犬戎所杀,周平王动迁,秦襄公以兵护送平王,自此嬴氏襄公被封为诸侯,并获得了平王“能逐犬戎即有岐、丰之地”的允诺,自此,嬴氏家族有了周西都八百里之地,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诗经·秦风·终南》隐隐然记录了秦襄公获得周西都八百里封地一事,诗人高明预见了此次得地的不同凡响。要知道,就推动嬴氏家族发展的五个关键人物而言,获得立身之地,并不是第一次。中潏定局西戎,非子养马汧、渭之间而得封邑,秦仲获得大夫身份。对于嬴氏家族而言,每一次都是了不起的贡献。为什么秦襄公所得立身之地就格外不同凡响呢?

诗歌两个小节均以设问方式引出小节内诗句,“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这里的“终南”也就是周的名山中南,这个中南山似乎与其他名山大川没有什么分别,无外乎“有条有梅”——有山楸树和各种梅树,“有纪有堂”——有陡峭山角和开阔宽平处。

问题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便是注定要成就此地的终南山上的“仙”。“锦衣狐裘”表明此人的身份——诸侯,《礼记·玉藻》中讲“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表明“锦衣狐裘”是诸侯之服。“黻衣绣裳”则表明这位诸侯的服饰特点——尚黑,古人在这个方面很讲究,黑色相当于嬴氏家族的幸运色。

山就是那么一座山,却来了这么一尊仙。俗语讲“放虎归山”——那个被释放的大老虎会对将要投向的大山挑肥拣瘦吗?这位“锦衣狐裘”“黻衣绣裳”的诸侯看“有条有梅”“有纪有堂”的终南山,大概和将要被释放的大老虎看自己将要投向的大山一般,绝对是踌躇满志、感慨万千的。

“颜如渥丹”相当于对“锦衣狐裘”者满面红光的细描,“佩玉将将”则是对“黻衣绣裳”者的补充。

比较费解的是两个小节的末句——“其君也哉”和“寿考不忘”。

“其君也哉”之中,既有“锦衣狐裘”君子将要为君于此的憧憬与猜想,又有“黻衣绣裳”者能否长久为君以此的存疑与担忧。前五句诗的肯定,因为这一句“其君也哉”的半丝存疑而有了深度,让整首诗欢庆的情绪中多了一丝戒警。

“寿考不忘”既是对“其君也哉”的回应,也是对整首《诗经·秦风·终南》的拍板定调。完全就是这位“锦衣狐裘”诸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笃定决心。

终南山上有何物?繁茂山楸和梅树。有人到此长驻足,身着狐裘诸侯服。满面红光似丹涂,合该他是此地主。

何奇之有终南上?有棱有角地宽敞。有人到此常驻足,青黑上衣绣花裳。身上佩玉响叮当,初心至死永不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秦风·终南》:嬴氏家族发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