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的常识,可能都错了

两人吵架,互喊老死不相往来。老死不相往来似乎成了一句绝情的话。

事实上,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此话来源于《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描述的是老子心中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老死不相往来怎么会成了贬义的词?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大概是就算老死了,也不会往来。

真正的解释却是指即使两国人民相处很近,交往密切到连鸡狗的叫声都混在一起,也不会发生战争与摩擦。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理所当然的应用一些词语和道理,当一个整体的东西给独立出来的时候,往往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可我们却乐此不疲。

错误的开始,未必马上就能改变我们的轨道,毕竟一句话用错,理解错,顶多就是别人知道后笑话读书少。然而错误的最后,却让我们失去了解真实世界的真相。

还原一个整体,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多细心观察一下,会有诸多的惊喜。我们所认为的常识,很可能是错的,而将错误的常识重新认识,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越国被打败,为求投降,越王勾践带着大臣去给吴王夫差做牛做马,把美女西施送给吴王,甚至在夫差病了的时候去尝他的大便。

自己回国后发愤图强,准备复仇,晚上枕着兵器,睡在稻草上,还在房间挂上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品尝苦胆,十年后,终于报仇雪恨。

相当熟悉的故事,后人们也常常在表决心的时候,常会说自己今后必将卧薪尝胆,这个精神没有错,但是当把这个误以为是常识的时候,貌似就有点问题了,也许真相并非如此。

《左传》中记录了大量吴越战争的过程,并没有说到卧薪尝胆的事。《吴越春秋》中提到的是勾践困了,就用蓼薪刺激眼睛和鼻子,蓼薪是一种非常苦的菜,卧薪指的是目卧则攻之以蓼薪,尝胆指的是嘴体味苦滋味。

卧薪尝胆的故事让我们会觉得勾践是值得学习的人,能忍辱负重,能成大业。但细看史料想进一步学习的话,会发现勾践其实算是典型的小人。

跟吴国打战,勾践让几百个囚徒向吴军战斗,排成几行,齐声呐喊然后自刎,吴军简直吓傻了,勾践趁机偷袭。

越国农业遇到天灾,向吴国借种子,吴国大方借了,在吴国也遭遇天灾的时候,勾践同样借了种子,但是借的是煮熟的种子,以致于吴国因为饥荒饿死很多人。

知道真相或许并没有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并不妨碍交流,当错误的信息给大家所认可的时候,信息即便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却依旧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常识。

了解一个故事仅仅是了解一方面,就有点片面了,一个完整的历史只看局部,容易失去格局的视野。

既然活着,那我们更应该去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沉醉于一个自认为的个人世界。

就算故事的真实性没有受到怀疑,我们也不应该仅仅分析故事的局部,一件事如果有道理,值得学习,也应该了解一个更全面的资料,知道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的特点,以及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策?

知道那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我们的一生。很有可能只是我们以为我们知道那些大道理,就像卧薪尝胆一样,仅仅知道是发愤图强,不从勾践自身及其生活的环境,我们是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会将其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卧薪尝胆的故事完整展开后,对故事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一个真实的勾践,一个真实的世界。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一直被描述为热武器的英国和冷兵器的中国的战争,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拿来放烟花,国外的人应用在武器,来撬开其他国家的大门。

太小瞧古人的智慧了,其实中国火器发展得很早,而且就算到了清代,也不比其他国家落后。

鸦片战争英国拿枪,我们仅拿大刀长矛对抗,换做是我们,也不会硬对抗,更别说久经沙场的战士们。

鸦片战争时是有火器对抗的,失败的原因不能单纯怪罪于冷热兵器。还有其他忽略的原因,鸦片战争作战的主力是绿营军队,政府为了保证满人的优势,给八旗军队配备燧发枪,而绿营军队还是鸟铳。

燧发枪比鸟铳高级多了,但由于燧发枪属于当时高端机密技术,非常的保密,知道的人没有几个,生产技术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在突然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没有办法产生更多的武器。

同时,因为过于保密,其他技术没有跟上,也会造成最后严重的脱节。例如火器中的炮管,是用铁来铸造的,当时铸造出来的铁大多用来制造铠甲,对于铠甲来说,不需要精进已经足够战场使用。

一旦战争需要,高端的技术同样需要更精湛的铸铁技术,然而用来铸铠甲的铁来制造炮管,炮管就经不起炮弹的冲击,容易炸裂。

鸦片战争的虎门炮台中,40门大炮在试炮过程中,10门当场炸裂,还有5门不能使用。其他能用的,射程也成了问题。

鸦片战争不仅是冷热兵器的因素,所以为的常识放大看就不一样了,凡事不能看局部,不能看单方面。综合的看,会看到一个更完整的整体。即便是完全相反的观点,没有关系,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现代常识

也许有人会反问,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全球化进程下,信息得以充分交流,常识不再像过去那么不靠谱了吧?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那怕是未来,历史依旧在不断的重复,只是可能换了种形式而已。

眼保健操,小时候只知道老师这么要求,据说能预防近视,也成为了我们的常识。即便是现在的我们依旧相信眼保健操能预防近视。

眼保健操是中国特色,只有中国有。1961年北京医学院体育教研组主任自创而来,主任根据气功、针灸、穴位的理论,编出的动作,并宣称持续做半年,视力可以从0.2到0.1,后面教育系统采纳并进行宣传。

体育教研组创立,没有任何眼科医生和眼科研究人员的参与,其实就是一群体育老师创立的,也许正是因为体育老师创立,眼保健操才叫”操“,不叫眼部按摩,或眼部拉洛夫之类的。

主任根据那么多理论,说不定有效呢?不然为什么推广啊!

1979年第二届全国眼科协会上,医生对735名青少年做了实验,作为实验组,另外198名青少年作为对照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没有任何根据。

而且年纪小的孩子手上经常不太干净,眼保健操的时候眼睛周围揉个几分钟,眼部感染的风险也增大了。

那怕是全国推广开的眼保健操,现代化认为的能预防近视的常识,也是错的。不听信片面,找到材料来源,更具全局观的分析,会让我们更好的认识所谓的常识。

很多所谓的常识,可能并不可靠。

每当烦恼的时候,也许有人会说,要是有金鱼的记忆就好了,只有6秒,其实金鱼的记忆并不是只有6秒,可以达好几个月。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就算是四大名著中的一些细节,继续追踪下去,也会有令人诧异的结果,《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可孙悟空的最早民间原型并非如此,孙悟空也是好色之徒。西天取经的过程中,看电视是沙悟净背行李,原版中却是猪八戒背的行李。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目不识丁,是个暴躁的屠夫。历史中真正的张飞可是高富帅,富二代,还特别帅,帅到只要被人说长得像张飞,那简直是莫大的荣耀。《三国演义》中的帅哥太多了,于是就牺牲了张飞,才能显得更戏剧化。

如果觉得这些都太不可思议,那很可能对孙悟空、张飞的了解仅仅来源于电视剧或者四大名著吧!信息的渠道太局限,知道一点就以为知道了全部。完整的看到一个线索就更加全面,而不是一知半解。

信息在不断的传播中会丢失,也会添加很多东西,所以看到一个完整的线索或许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和学习到其中的道理。

纸上谈兵不也是如此,成语中说的是赵括,但赵括是战国时期的人物,纸到了东汉才发明出来,战国时期那来的纸?可是民间一直传播并加以强化,赵括也背上了大黑锅。

看部分是没有意义的,整体才有其意义所在。曾有美女教授带了指甲刀,将指甲剪下放在纸上,让学生看,学生纷纷表示很恶心,但是当指甲还在美女手上的时候,学生却夸指甲好看。

我们所以为的常识也是如此,单看局部,这常识就未必正确。换个视野,看到整体,常识才有了意义,也就更加能体会和学习了,不是吗?要不然,看了那么多大道理,常识性的大道理,依旧过不好我们的这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以为的常识,可能都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