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敏感性

  教育现场的敏感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研究课题或者生成课程。

    最近教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教育的敏感性。苗玲玲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无论是上课还是与家长沟通方面,都是我们年级组学习的榜样。而老师应具有敏感性,也是苗老师提出来。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由不同的敏感期,而老师应具有对教育的敏感性。在平日的教育的活动中,我也逐渐提高自己对教育的敏感性。

    敏感是指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在幼儿园中,孩子的想法也是瞬息万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认知也逐渐完整。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因孩子们新奇有趣的想法,而生成很多有意思的课程。

  在不是教育活动中呢?其实,我认为当孩子走进学校那一刻,每时每地都是“教育活动”。在这些教育活动中,老师需要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发现生活中和课堂上的“有意思/孩子喜欢的”活动。

  2018年11月6日的下午,与往日不同的是,在加餐桌子上来“几位国际友人”——来自马来西亚的特产,此次的分享活动也与往日有些不同。我看到包装盒上,有一个特别的图案——双子塔。孩子们一看到盒子,开心的说:“马来西亚!”老师解释到,没错,就是马来西亚。这个是马来西亚的著名建筑物,双子塔。孩子们回答“是的,我见过,我跟妈妈画手抄报的时候,我们一起画双塔啦。”


图片发自App


    这个印有双子塔的盒子,瞬间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度注意力。孩子们听到有关马来西亚的故事,就会觉得很亲切,因为去年国际周我们的“国家“就是马来西亚。

  我看到孩子对马来西亚很感兴趣,并没有进行往日的分享。而是告诉孩子们,我们将开着“瑞德号”飞机,飞往马来西亚。孩子们一听,特别开心。转身我拿起班级内的地球仪,呜…呜…“我们飞到了美国,飞到韩国”…(在飞的过程中,其实是老师在地球仪找的过程)找着找着,哇,我看到了马来西亚,孩子们纷纷上前,“哇,我们带到了马来西亚”,我边指着地球仪边告诉雨点,“雨点,你妈妈去了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雨点似乎表现的更兴奋些。


图片发自App


  老师对教育的敏感性,有时还会意外收获。前两周,我妈也去泰国旅游了。她带来的菠萝蜜干,我拿来与小朋友分享,分享前给小朋友普及了有关波罗蜜的小知识。在讲故事中,我请小朋友闻闻波罗蜜的味道,有些孩子说臭臭的,有些说香香的。这时,我问他们,“波罗蜜为什么是臭的呢?”我听到鹏宇说,“波罗蜜臭的话,我们吃掉它,可以赶走细菌。”哈哈,这群孩子真是可爱。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当天晚上,我看到多多妈妈发的朋友圈——“多多回来说给我留了好吃的菠萝蜜干在上衣口袋,让我自己拿着吃,菠萝蜜干确实好吃(悄悄用水冲冲)甜甜的,心里如蜜一般”。

图片发自App


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关注自己的教育实践现场,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抓住良好的教育时机后,实施教育活动。除此之外,还需要丰富知识储备。

学习,我在路上。

特别鸣谢雨点妈妈专门给小朋友带的礼物,因为这些礼物,才会有这个美好的故事,感谢多多妈妈提供的照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需要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