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为在心中

突然想起《慈悲》里一个副厂长在大会上为自己的员工申请补助费时,他拿着一张被罗列得满满的清单念,因为口吃而被嫌弃时,他说了一句话:能用纸写清楚的东西,为什么要用说呢?

图片发自App


当时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我不禁笑出了声,觉得好笑的原因大概是我笑点低,其次是觉得这位副厂长真的好可爱,也很幽默。

回头想想类似这样子的情景,身边其实也有的。所以当看到书上描述,脑海里才会那么生动地浮现出风趣搞笑的画面感。

古人有云:“仓秉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时在那个饥荒年代,人们的素质参差不齐。真的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就已经是谢天谢地,堪称得上好日子了。

看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让我频频想起自己的父亲。几乎在书中被描述出来人们每一次的生活困难,每一次的生死别离,每一次的内讧,都让我数次心疼起自己的父亲。

我很幸运出生在和平安定,无忧无虑的年代,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至少衣食无忧。才让我有多余精力去搭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从小到大,看着自己的父亲,潜移默化地让我也在心里也根深蒂固了一个精神支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

我的父亲今年60出头了,但他仍然奋斗在星耀的前线上,用我堂哥的话说就是还像个小年轻人一样,拼搏着,他从来都没有喊过累,几十年了,从来没有。

长大懂事后,每次提笔或者跟别人说起我的父亲时,我都掩不住自己心里不由自主发起的哭腔。会流泪大概是因为觉得他几十年来,一个人,真的非常不容易,我甚至也想像不出他是怎么熬过来的,还因为他从来在我面前不露累也不现弱吧,坚强得有点让人担心。

在城市里嗅到的钢筋混凝土的味道,我第一反应就是想起我的家,我的爸爸,我的小时候,看着他从事建筑几十年,以致于给了我后来大学就读的建筑专业很多预习前的领悟和理解,上起课来才没那么抽象。

虽然不能全然感同身受那个饥荒时代那种窘迫,但是在我爸爸身上,我还是能感觉到那么一点的。

都说父爱深沉得像一座山,要等上若干年,爬越了山峰,才能看清楚山的那边是什么。

8岁丧父,饥饱不定,连悲伤也来不及。童年就一个人到处打散工,养活自己的子妹和母亲。他常常跟我们说:他那会就是没钱,只读了8毛钱的书,要是能一直读下去,说不定现在更厉害了,再看看你们,念个书,都这么不认真,那么多杂念的。

每当这时,我和姐姐总在很开心地笑着附和。那是一个很幸福的画面,有会心的幸福感,有氤氲四周久久也不会散去的自强不息的决心。

隐忍了几十年,养育及供书我们4子妹,让我们不至于因为出生在农村,而丧失迷失了自己的未来。

忍辱负重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撑起了我们指日可待的未来。我想任何语言表达感谢都会略显苍白无力。我也找不到语言来表达这几十年的恩情。

以前会觉得为什么我的爸爸很少夸我,为什么我的爸爸一开口跟我说话就这么地语气凝重,为什么我的爸爸跟别的爸爸不一样啊。

如今,想起来这些疑问,只叫我感到阵阵无知与愧感。

我人生第一次收到我的爸爸的礼物是在大一的时候,那是他在从香港完工回家的时候,当时他拿到我面前不温不热地说给你,补身体。原来他买了三份,礼物没有华丽的包装,看起来很普通盒子,普通到不会去想这是礼物。后来我才后知后觉原来他是给我们买的礼物,一份给妈妈,一份给姐姐,还有一份是给我。

刹那间,心里梗住,几秒钟后任凭感动和惊喜荡漾徘徊在心间。

如果你问我:你最想跟你爸爸说一句什么话?

我大概真的回答不上来,要说句什么话才能表达清楚。

但我心里告诉我:我心疼他,很心疼,心疼他这么多年,一个人隐忍地走过那些多又那么难的岁月。

父爱,有时候包装过于简陋,以致于让我很多次都是后知后觉。

觉得长大后最好的一个地方是:我突然理解了我的爸爸妈妈,并慢慢懂得了您们。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您们在老去。

很多人都觉得有背景作后盾,声称走遍天下都不怕了,有靠山作辅助,就人生一片光明,终于不用那么辛苦打拼了。

可是我很庆幸,我没有出生在有着“金钥匙”条件的家庭,很庆幸我的父母没有给我一个有力的物质基础。因为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冲劲去前进。

中国10多亿人口,其中有9亿多是农民,努力是常态。

人只要活着,就应该是要努力的,不囿于贫困或富有。

印象中,我爸爸从来不过父亲节的。因为那时我们子妹中没有人跟他说过“父亲节快乐”提醒忙碌的他,今天是父亲节,所以他一直没有意会这个节日。最近这几年,他应该能感受到自己的孩子在长大,在懂事,我知道他欣慰大过于开心的。

我的爸爸,在外看来一个很普通也很平凡的人,但在我心里他一点也不普通一点也不平凡,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个大写的人,我很骄傲。

祝天底下的爸爸,天天父亲节快乐!

冼爸爸,天天父亲节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因为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