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敢展现真实的自己?

当褪去光鲜外表 当我卸下睫毛膏

脱掉高跟鞋的脚 是否还能站得高

当一天掌声变少 可还有人对我笑

停下歌声和舞蹈 我是否重要

我镜子里的她

好陌生的脸颊哪个我是真的哪个是假

我用别人的爱 定义存在怕生命空白

却忘了该不该 让梦掩盖当年那女孩

假如你看见我 这样的我胆怯又软弱

会闪躲还是说 你更爱我

——《我》蔡依林

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了「条件价值」这一概念,即在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借由跟外界环境互动的经验而形成的那些会被推崇、认可、接纳、赞许的经验。

在摘录《我》的两段歌词里,很形象地呈现了条件价值和真实的自我经验的冲突。


「光鲜外表」、「睫毛膏」、「高跟鞋」、「歌声和舞蹈」都是歌者用以获得「掌声」和「笑」的经验。只有在这些东西的加成下,「我」才能得到外界的认可,才能感知到自己「重要」。

可是当夜深人静,自己面对自己的时候,看着镜子里那个光鲜亮丽的人,不由得生出疑惑:那是真实的我自己吗?还是为了取悦别人而形成的陌生人。真实的自己有胆怯、有软弱,可我不敢展现那样的自己,我害怕其他人看到这样的我,他们不再喜欢,会闪躲。

我害怕真实的我不讨人喜欢。

我们不是蔡依林,不需要用歌声舞蹈来获得认可,可我们的成长经验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条件价值:

在家庭里,是我们的家庭规则:如男子汉不准哭,要坚强、女孩子要柔软、要示弱、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

在学校里,靠成绩排名。考试完放榜的时刻,放佛一个人价值被标定的时刻。你的成绩决定了你是否能得到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关注,父母的宠爱。成绩不好的自然很难喜欢这样的自己,成绩好的也逐渐内化了「优秀才能被喜欢」的信念。

在婚恋阶段,环境中也时刻弥漫着竞价的味道,财富学历工作外貌性格无一不被摆上台面任人评价,多少人在恋情失败时反省的是自己不够优秀?什么时候优秀成了情感关系中的必需品?

对每个人而言,面对的条件价值不一样。但都会产生条件价值和真实自我经验的冲突,有的多,有的少。

当冲突产生时,自我需要去做协调。

某些时候倾向条件价值、某些时候倾向真实的自我经验。这个平衡的过程也就是人社会化的过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能过度。冲突的越厉害,越难协调。

过度倾向真实的自我经验也许会社会化失败,过度倾向条件价值,出现人的异化。

这两种都是自我不能协调冲突的时候,也会就是通常意义上心理困扰的来源。

(这是人本主义视角下理解心理困扰产生的原因,别的学派有不一样的解释。)

什么意思呢?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和不同的关系里面,会自然去做出区分:

比如说在公司会议上,会发现老板和同事是会鼓励某种发言,是有逻辑的还是有情绪渲染性的。这会让对自己的发言做一个组织筛选再表达。

在各种人际交往的场合会不断发生这个过程。很自然的一个结果是,好像有很多的话不能表达,如果只是外在的不能表达也就罢了,可语言是我们存在的家园,久而久之内心的一部分可能也会丧失。

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某天发现,自我感丧失了。

我成了老师喜爱的学生,父母喜爱的孩子,老板喜爱的员工,但我去哪了?

《论人的成长》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少女,她为了得到父亲的关注和认可,不断地忽视和否认了自己的体验。

两次对她而言愉快的恋爱,在被父亲说不适合之后,她开始否认自己的感受:「我的感受不足为信,我其实没有在恋爱,我的订婚不是有意义的许诺,我无需被自己的感受左右,这么做是大错特错的,会失去父亲的疼爱。」

后来她也按照父母的期望嫁给了表兄,对自己的体验越来越不信任,越来越依赖于别人的期望来过活。

她开始节食减肥,「我恨我自己变胖,我必须变得苗条,但我不知道原因。」也许那个原因就是她已经对自己没有信心,只能努力去做会被其他人称赞认可的另一个人。

后期她的精神状况越来越糟,无端抑郁,感到十分的孤独和疏离,「我孤立无援,我坐在玻璃球里,透过玻璃看着外面的人们。我拼命呼喊,但他们听不见。」

可以说,自我发展和协调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去听见这种呼喊,去承认这种内心体验,去处理这种冲突,帮助自我去成功建立两者之间的平衡。

个人的体验是最高的权威,外面的声音很大,很嘈杂,内心的声音很小,但值得仔细聆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不敢展现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