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的通讯生活

      孩子学校和邮局结缘,上周还参观了青岛邮电博物馆,不免勾起了我的回忆。我这过去三十年基本上串起了中国邮电事业的飞速发展时期。

      小时候的生活圈特别小,哪家要是有个外地的亲戚都让人觉得显摆的事。小学有个作业,写一封信给亲戚朋友,我竟然想不到一个亲朋好友在异地。倒是父亲因为当过兵,和外边的世界有关联。而且小时候从广东逃难到江西,曾经给那边写过信,这是我知晓的最早的通讯方式——书信。

      那时候还听说过拍电报,收费以字论,一个字多少钱。因为昂贵,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想到去用它,除非有些重大事件发生。所以,那时候听得最多的电报的表达是“母病危速归”。充分体现电报这一通讯方式的昂贵和惜字如金。

图片发自App

      九十年代我才接触到固定电话,那时候在大学里打电话,必须到大学的总机房打电话,等候的人特别多,由总机的老师调配。那时候打电话贵,哪敢煲电话粥,只能算着时间打,生怕超过时间。有时候,在学校打电话实在人多不方便,我就去邮局打电话,那里电话多,方便不少,只是路途也不近。慢慢地后来有了电话卡,宿舍里也安装电话,不过打电话的人多了,占线厉害,不是随拨随通,为了拨通电话,有时候不得已用最土最实用的办法,那就是不断重拨,往往一个电话浪费不少时间。

      等到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出现了BP机(又叫寻呼机),就是通过电话可以给BP留言,机主收到的留言一些是不用回复的信息,还有就是需要回复的留言。一般来说,需要回复的话,发出信息的人一般是守候在电话旁边等待回复。如果是用的公用电话,那是极其不方便的。那时候的土豪、新贵有了大哥大,因为块头大,要么用包装着,要不别在腰上。拥有大哥大的人那种嘚瑟不亚于现在开宝马七的主。不过那时候打电话费用特别贵,很多充大的人,买了大哥大也不舍得轻易用它打电话。那时候,你经常会看见有人腰上别着大哥大跑到公用电话亭回复BP机。

      我记得我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为了找工作的需要,咬咬牙,从牙缝里抠出了九百多大洋买了一个摩托罗拉的BP机,显得特别奢侈!要知道,我毕业时第一个月的工资才六百多块。相当于拿出一个半月的收入买个BP机。按照这个算法,那个时候的BP机比苹果手机都贵。不过后来也便宜到赠送的地步,那是后话。

      我的第一个手机是在中山路的百盛买的,花了一千多块钱买了一部摩托罗拉手机,花掉了我一个月的工资。很不幸的事,这部手机我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坐公交时被小偷偷走了,让我难过了好久。那个时代,手机经常用来比较一个人的收入水平,一个人用贵手机多少说明这个人收入不会差(当然也有低调的人,也有爱显摆的人)。不像现在,使用手机只是一个人的使用偏好而已。

      除了通讯工具的变迁之外,体会最深的是通讯支出所占收入的比例。刚开始,通讯支出很贵,大家都扣扣索索地不敢用。不像现在,不少人都有好几个手机,每月的通讯支出基本不去想,只要不是滥用就好。

      这三十年是中国通讯事业飞速发展的三十年,真可谓沧海桑田!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十年来的通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