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我做了1个月的服务员

图片来自网络


我做过一个月的服务员。

那年我高中毕业。

那个夏天是上中学以来最漫长而又轻松的假期,长达3个月,又完全没有任何作业和任务,我们这群毕业生像是刚出狱笼的人,对这份突如其来的自由受宠若惊。

终于,在家百无聊赖地磨过了一个月,我渴望经济独立的欲望在父母的唠叨声中日渐壮大。

“我要去打工!”

我信誓旦旦地给父母撂下这句话,开始了我三天的兼职应聘之旅。

我起初完全PASS了服务员、发传单在内的“无意义”的机械劳动工作。我下载了五六个手机找兼职软件,每天十几次地点下提交报名的选项,然后满怀期待。

没有任何回音。

我壮着胆子拨通了APP上显示的店家电话,有说人招满了的,有说我们不要临时工的。

哦对了,我去了一家模特的兼职面试,走进那个偏僻的工作室,坐在那个戴着金项链让我交钱做模卡的光头“导演”面前,我就后悔了。

第三天的时候,我太着急了,我迫切地想找到一份工作,钱多钱少不重要,干什么的不重要,是个兼职就行。

于是我去了家附近的商场,我走进的第一个地方是一家连锁快餐店。没想到,这也是我找工作的最后一站。

店长在进门转弯的二人餐桌上面试了我。

“你为什么想来我们这里做兼职?”

“你对我们这的工资有什么看法吗?”

……

我以绝对价值正确的三观态度回答了那些问题,答完后我自信的好像在考卷上写满了标准答案一般。

回答工资那个问题的时候,我心里对13R/h的工资表示着轻蔑,表面上还是态度极好的“我觉得钱多少不是最重要的,我主要是想多获得一些经历和锻炼”。

就这样,我被录用了。

在签了一堆的文件后,我领到了自己的工作服。

我就要开始我的第一份兼职了。

我都做些什么?

上班第一天,我被那个画着蜡笔小新眉的胖经理分去跟着一个前辈学习。

说是前辈,其实是大不了我几岁的一个大三女生。

我的第一个任务是上菜。

食物都从连接后厨的一个窗口传出来,上面附着菜单纸,写了这道菜的名字,桌号。我要做的就是给不同的菜色配上相应的餐具,再端上客人的桌子,微笑着说声请慢用,再划掉账单上的那道菜名。

听起来很简单,可是对于初来乍到的我,可是难坏了。

意面和小吃要放叉子,焗饭的饭勺是略长的,汤勺是偏圆的,牛排要左手边放酱汁,右手边放纸巾卷好的牛排刀,还得提放着不被铁板上迸溅的油烫到。饮料的讲究更多,热饮配勺子,冷饮配吸管,有固体果粒的要放长柄勺,端的时候得拿托盘托着,起先我看到饮料就战战兢兢,生怕撞上人,生怕撒了。

还得记桌号,这么小小的一家店,分了5个区,有的桌号是连续的,有的得转一圈回来,无一例外的是,没有4,原来西式快餐也忌讳这个,3区直接跳到了5区,13直接跳到了15。

我是外场的服务员,外场也有好几项工作细分,上菜是最基础的一项,几天后,我又去学了带位、服务点单、理外卖。做的最久的是带位这件事,站在店门口,一遍遍的“欢迎光临里面请”“谢谢光临请慢走”,拿着菜单把客人带到适合的空桌上。生意清闲时,这项工作的关键词是“无聊”,一连几个钟头站在门口,不说话,看看天看看地;赶上饭点,尤其是周末的时段,店内爆满,我要不断地安抚门口等桌的顾客,遇上难缠的客人,一直大声嚷着“她比我后来怎么都进去了”,只能忍着,好话劝着,记得有一次店里的叫号机坏了,我扯着嗓子喊了2个多小时的号,第二天完全发不出声音。

服务员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店里的员工分成两拨,少数几个是全职员工,基本是三四十岁的样子,大多数的其实是像我一样的兼职学生。管理层则有一个店长,3个值班经理。

非饭点和每个人的一小时休息时间,是闲聊的好时机,我也是在这个时候,了解了她们。

培训员Y阿姨40出头,工作很是认真负责,“培训员”的身份使她多了一项工作,安排协调每个人的岗位分工,也给她多带来了一点薪水,她的工资是14R/h,员工中仅此一个。

Y有个上小学的儿子,因为放暑假的缘故,他白天就一直呆在妈妈上班的这个商场里。小男孩圆头圆脑的,很活泼也很捣蛋,按照 Y的计划,大多数时间他应该在3层的书城里写作业,不过我们上班的时候总能看到他,和对面卖玩具的摊主逗逗乐,跑来指点下我们谁今天休假,也总能听到Y在休息时间,批评他作业写的太慢。

A叔长得一张白净书生的脸,其实他30左右,“叔”是我们对他的昵称。叔是第一个教我服务点单的人,我第一次点单,就点错了一个披萨,按照规定,只有找经理来改单子,点错的人还得签个记录表。经理过来的时候,他嘿嘿一笑,“我点错的单”,看着他签完名字,我小心翼翼地问他,签这个会罚钱吗?他也是嘿嘿地笑,没事。

后来了解更深一点,我才知道,叔有老婆,有孩子。两个人都是这的员工,只不过他老婆在Z街的店里。三千多的工资,怎么能够养活一家人呢?原来叔打了两份工,这里下了班,他又要赶去另一个地方。叔的老婆带着两个儿子来过店里,叔穿着工作服,拿着优惠券给一家人点餐,点完之后又去换了衣服,一家人享受美食的样子让我很是感动。

店里有很多这样的阿姨叔叔辈的员工,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做这样的工作,但是仍然时不时地带孩子来店里“搓”上一顿,即使要花去她们大半天的工资,但她们觉得值,好像“别人有的我们也能有”。

还有一水儿的同龄人每天和我一起工作,似乎来自附近职业学校的人更多一些。有个在后厨传菜口工作的高高壮壮的男孩子,每次切完披萨的空档,他就把头探出来,好奇地看看,今天是哪个“美女”传菜,再唠上几句;有个早我几天来上班的姑娘,学画画的,大眼睛扑闪扑闪很好看,经常红着眼睛和我说昨天又打游戏到了凌晨;还有一对在店里坠入爱河的小情侣,两人的学校就隔了一条街,我休息时间去吃米线还在隔壁店里撞见过他俩恩爱的样子

我遇到过什么样的顾客?

一家店就是一个小社会,一点不假。

每天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来人往,有平时节俭却为了孙女喜欢点上几十元一份小吃的老人,有喝着无限续杯从下午一直坐到晚上的单身女人,有二三十人组团出游坐满了七八张桌子的亲子团,也有恋人,有朋友。有人形色匆匆,不停地催促谩骂;也有人优雅从容,不过分计较菜单上的价格数字,专心享受美食与时光。

有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我印象很深。连着来了3天,每天穿着不同样式的精致连衣裙,坐在进门处的同一张二人桌,只找那个学画画的服务员点餐,每次都点一堆东西,吃不完了外婆在一边打包。我们戏称她“公主”。

  还记得有个40出头的气质女人,像三毛,头发几分毛躁却更添一份气韵,说话声音低低的缓缓的,每天下午点一份沙拉,再掏出一副眼镜戴上看着面前手机屏上的老电影。

还有三个50岁左右的男人,两个中国大叔和一个外国友人,点餐时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没有猪肉的?”,据说那个外国友人是穆斯林,我一边点单一边听着那个男人用英语和他对话,再翻译给另一个人。这是我第一次和“穆斯林”这个遥远至极的词语有面对面的接触。那个外国友人是学者?是商人?我不知道。

我最大的收获

我只在店里停留了1个月的时间,事实上,刨去休假,我大概做了二十一二天。

时间不长,但足够我有所收获。

我学会了笑。

对着挑剔的客人要笑,对着吹毛求疵的经理要笑,对着勾心斗角争执不下的同事们要笑。

笑着在闲谈中了解对方的人生际遇,笑着结交新的朋友,笑着说早上好笑着说再见。

总之多笑笑,心情会变好。

我拿到了我人生的第一桶金。

钱不是很多,2.5k。我给我妈买了一条100+的连衣裙,虽然她嘴上说着不好看料子不舒服,但我还是看见她兴奋地穿去舅妈家里,带着炫耀的口气“这是我女儿买的”;我给自己买了化妆品,化妆刷、睫毛膏、眼影、口红…..都是高中刚毕业的我期盼了很久又不敢贸然触碰的东西。

我发现“读书真好”

那段时间,每天8个小时的上班时间,还要算上准备出门、花在路上的时间,以及回到家全身酸软什么也不想干的状态。我发现自己极度地渴望能有自己的时间,看看书,做做减肥操,看看美剧…..如果是10点上班,那我7点一定要起床,把时间分割成一块一块的,才能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不幸哪天赖了床,只能叹息着匆匆赶去车站。

这是第一次,我意识到读书真好,我喜欢读书。

这是从前一天到晚上着课写着作业期盼解放的我怎么也未曾想到的。

所以,一个月满,我就停下了兼职。

因为比起那一点点钱,还有更重要的东西,等着我去珍惜。

比如时间,比如知识.

就像那个胖胖的外卖大叔翘着二郎腿坐在店门口等单时说的

读大学是为了以后不再当服务员”


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在等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中毕业,我做了1个月的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