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散记(1)| 机缘巧合,我们到了不莱梅

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数字化的好处

到不莱梅半个月了,一直却没有写点什么。我有写日记的习惯。中学时写过一箱子日记,后来家里搬家,父母觉得占地方,全给扔了。同遭此命运的还有我千辛万苦、省吃俭用淘来的打口CD。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否还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读大学的年月,对那些爱好小众音乐的人,这玩意儿可是宝贝。可惜,文字、音乐,这些我所珍视的东西,在我父母看来,都毫无用处,不过徒占地方。

可能他们认为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扔掉这些东西时,竟没有告诉我一声。直到我大学毕业准备把东西搬往工作的地方时,他们才轻描淡写的说,都扔了。虽然我心里在滴血,但我什么都没有说。因为我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最后的结论一定是不孝——父母养你这么多年,难道不如你的日记和CD重要?这种逻辑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相信这种逻辑的人在你所处环境中的比例到底有多高。

讲这些当然不是为了批评自己的父母,我只想表达对现在这个时代的感谢。什么都是数字化的,我可以在网上写字、在网上听歌,谁也别想把我的文字、我喜欢的音乐扔掉了。只要互联网还在,写过的文字将会永远留在这个虚拟空间,多好啊!所以,既然喜欢写,那就写,多写。

散记

记得有本书叫《欧游散记》。我不确定是否有时间来个欧洲深度游,但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一年,大部分时间我将在德国度过。所以,仿照《欧游散记》,我将德国留学的经历起名为《留德散记》。

既是散记,当然是有点什么感触就写点什么。这刚来的两周感触颇多,如果分开介绍,算来七八个题目当是有的。不过,虽是散记,也必然会涉及在德国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有到德国留学生活的小伙伴儿们,不妨关注一下。作为散记的第一篇,我想说一下,我是怎么来到不莱梅的。

缘起

说起来,得到这个到不莱梅大学访学一年的机会,也是机缘巧合。因为这个为期一年的访学,并非在我读博计划之中。南洋理工大学大学博士一般是四年。当然,最迟也可以延到五年毕业,不过奖学金最多只发四年。鉴于NTU的学费不低,没有奖学金读起来成本就高了,所以,我也打算四年内毕业。

对这四年,我有一个大致的安排。前两年的安排是一年内修完学分,18个月内开题,两年内完成所有助研和助教时间要求(奖学金不是白拿的),开题后的半年内把先导研究(pilot study)写成论文投出去,同时学习一些数据分析的计算机技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后两年的安排当然就是分析数据,完成论文。

现在博士生涯已经过半,计划进行得还算顺利,虽然没有任何提前,但每一个节点也没有任何耽搁。一年内顺利修完学分并拿到全A。卡在18个月内开了题,尤其开心的是,其中一个据说非常严格的examiner对我的开题报告评价是impressive。导师们希望我后两年能够专注于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创造一切条件让我在两年内完成了所有助研助教的要求,这方面,每一个教过我的老师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导研究变成论文方面也还进行的不错,两篇论文,一篇已经发表在领域内有名的SSCI期刊上,另一篇也进入第二轮review了。

总之,前两年我的运气真是不错:导师给力,examiners不留难,连审稿的各位reviewers也都个个给出suggest publication的审稿意见,虽然修改意见提了一大堆。不过,前两年倒是顺利,后两年可就惨了——因为我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坑有多大呢?数据分析工作量将会相当可观是自然的了,以至于这一点我都不想多说。一个不得不提的坑是:我两个导师严格来说都不是做我这个方向的。数据分析方面,我需要更多计算语言学方面的支持,而我所在的学院这方面也不是强项。

说到这里,我必须得诚挚的感谢我的两个导师。他们坚定的支持我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鼓励我挑战现在流行的研究范式。他们不提要求,但却尽可能地去满足我需要的条件。有这样的导师,实在是每一个学生的幸运。

正当我焦头烂额的时候,另一个幸运降临在了我的头上。我现在不莱梅大学的host刚好到我们学院访问,安排了一个接待学生单独提问的时间。这位教授在计算机和语言学两个领域都是专家,虽然目前在不莱梅大学语言学系任教授,但却拥有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学位。当时,我正好有一个技术问题要请教他,于是就到他的临时办公室拜访了他。

技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据他所知,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方案。不过他鼓励我尝试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试一下。交谈中,他问起我的研究项目。我简略的说了一下,他顺口提到,他有一位同事兼项目合作伙伴,这两年在做和我研究类似的项目,去年还开了一门课。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一听,心里一动,立马问道:“我可以申请到你那里访学吗?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一下怎么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同时我可以顺便向您的同事当面请教一些关于我博士课题的问题。”

这位教授端的是位好人,竟欣然应允。然后我就和导师去商量,导师们也是大力支持。其后当然就是各种手续加申请签证了。一来学院本身鼓励学生去其它学校访学,二来导师又支持,所以学院的手续都很顺利。

说个题外话,对读研读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碰到一个好导师。很多事情,只要导师支持,办起来就很方便。但是如果导师不支持,可以把人憋死。所以,我真的感觉自己很幸运,读书时总能碰到好老师。本科的精读老师,新加坡读研时的导师,现在的两个博士导师,无一不是对我关心有加、悉心帮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些老师对我的鼓励和帮助,而且我立誓要把自己经历的这种幸运也带给自己的学生——我一定要做个好老师

学院不但同意派出,还同意留德期间,奖学金照常发放。这样,我在德国的生活费也有了着落。2500新币大约等于1650欧元,在不莱梅生活应该是尽够了。接下来的签证办理虽然花了点时间,但也还顺利,不过这是下篇散记的内容了。

(2019年10月8日夜,于德国不莱梅。)

你可能感兴趣的:(留德散记(1)| 机缘巧合,我们到了不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