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天 《边缘的生命》

        最近在关注央视《心理访谈》,看了几个视频,基本上都是离异家庭环境下,孩子表现的叛逆,家长欲哭无泪,不知所措,我为上面来访者以前的状态感到不可思议,更感到心塞和可怜心疼,由于家庭家长的无知、不了解、不关注、没想到对孩子影响这么大等等原因,无形当中、无意当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成长,直至表现得越来越显化,越来越不可收拾。视频中,心理专家提到,在没有处理好关系的家庭,离婚对于父母双方来说是彼此解放了,但是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影响,基本都有三种可能,一种是孩子极度自卑,会因为某种关系的缺失、某种支持的缺失,造成对自己的极大否定;第二种,孩子可能表现出来攻击性行为,会抱怨、憎恨周围的同学、和他亲近的人,发展出一种积怨的情绪,甚至一些不恰当的行为;第三种,孩子内心里会产生对亲密关系的极度恐惧。

        几个不同的视频,让我有以下的感悟:

         没有一个孩子不渴望父母的关注和爱。但这种关注不是说教、不是恨铁不成钢的谩骂、不是无条件、无休止的溺爱、更不是争锋相对的对吵,孩子需要的积极地、赞赏的、真诚的、平等的相处与沟通。案例中,有个男孩一直被处在边缘,被寄养,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妈妈也在一直找各种机会补偿、弥补,也相当于还债,儿子以无意识的头疼,博得母亲的强烈关注和大量的爱,最后孩子更是以不上学为结果,母亲束手无措。经过事件前后的了解及专家分析,提出了另外一个点,孩子原本对母亲更多的是依赖,但是在母亲“还债”的过程中孩子又增加了新的元素---控制,在控制当中,会让他和妈妈情感的交流变得走形,依赖变成了无偿的、无条件的包容和接纳,本来假如说他有一个心理期待,想回到母亲的怀里,去弥补情感缺失的那一块,他有7/8岁的时候,而母亲给他做的时候,觉得7/8岁都不够,还不如到三岁,再往前一点,三岁,三岁的小孩可以“欺负“妈妈。主持人也举出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小鸟还不能觅食的时候,母鸟到处找东西给他吃,千辛万苦,慢慢磨练他,翅膀硬了,可以飞了,慢慢可以自己独立。但案例中儿子和妈妈的关系,小时候小鸟找妈妈找不着,没找吃的,妈妈没管,后来小鸟长大了,要飞了,正在练翅膀的时候,妈妈回来了,这孩子那么多年没有管你,我内疚、自责,我一定要照顾好你,给你找吃的,守着你,翅膀也懒得练了,待着呗,行为上表现为不上学,什么都不干,拒绝长大。

       各个方面都得不到爱的人,是没有力量输出爱的,他只有在感受到爱时,才能给予爱。一个所有人都不待见的男孩儿,面对父母的离异、父亲的耳光、妈妈的耳语、妹妹的冷漠与隔离,他学会用暴力与周围的亲人“沟通”,不论年长的奶奶还是年幼的妹妹,都动过手,曾在网上相约自杀,后因意见分歧,没能得逞,他是多么的孤独,多么希望人理解,但是没人懂,都是疏远、冷漠、恶语相向,在咨询师的帮助下,重新感受到了妹妹的力量和支持,获得了爱的来源,这是好起来的开端,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共同努力!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话,爱是溢出,就像一个杯子,只有自己接受到了爱、盛满了爱,溢出的那一部分才是给予,内心丰盈的人,才有力量,才能给予,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庭的影响是一方面,但是这不能成为自己停止不前的绊脚石,每个人都还有自我成长的部分,每个家庭,每个家长都有自己过失的一部分,包括孩子自己也是,但是每个人都不能为此放弃努力!

        每个阴影下的家庭,父母和孩子,至少三种人,互相不能理解,心理咨询师更多的帮助来访者展示现在的处境,心理剧、客体演示等,展现出情景,让这三种人感受,在具像下感受,看到对方,感受他人,觉察自己!

        学习不止,成长不止,关注内心,觉察当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3天 《边缘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