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章

年轻的诗

曾经写过一句话:今天,读诗是一种奢侈。

当我捧起金波先生的《乌丢丢的奇遇》时,并没有打算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虽然金波先生是我所景仰的前辈,但是我以为他的诗恐怕难以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我以为他那个年龄的幻想也许不易讨孩子的喜欢。

我的话说得直了。这是缘于我自以为对当下孩子的生活状况的了解。他们面临的是一个空前丰富也空前浮躁的世界,他们的阅读所受到的冲击远比他们的长辈们所曾经遭受的更要强烈——孩子们不能不同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之诱惑作战,那看似繁荣的图书市场,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即使孩子所接触的图书不是什么坏书,也多有没什么“技术含量”、不需要孩子自己去啃、自己去消化的读物,当成个小零食也就罢了,如果长期当成了正餐,那务必会令孩子们营养不良的。

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读得进经典?怎么能读懂诗歌?又怎么能爱上文学?

金波先生的童话和诗,真的是奢侈品啊。

而在用心阅读《乌丢丢的奇遇》的这两天内,我被深深地吸引了,甚至忍不住多次高声朗诵。

我的五岁的小女儿放下手里的玩具,静静倾听:“爸爸,你读的是什么啊?”

我说:“这是诗,是最美的文字。等你长大,你也会像我这样喜欢,也会这么大声地朗读。”

我相信,我的学生,我们所有的孩子,也可以爱上这本书,进而在心里播下美好的种子的。

书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乌丢丢本是一个小脚丫,没错,他只是小木偶“独脚大侠乌丢丢”的一只小脚丫。一天,他被耍木偶的布袋爷爷不小心弄丢了。幸好,拄着拐杖的小姑娘珍儿收留了他,还把他安在了小布娃娃的身上。

后来,乌丢丢来到了一位写诗的老爷爷吟痴先生家里。在这里,他认识了好多好朋友,也喜欢上了诗歌。终于有一天,他和吟痴先生一起迈开脚步,走向了寻找布袋爷爷、珍儿的行程,因为他不仅懂得被爱,也渴望回报那些爱他的人儿。

阅读这本书时,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荣获2006年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金奖的作品《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完那本小书时,我为那只没有讲一句话小瓷兔子感动了许久。在介绍给小读者时,我用了这样一个题目:幸福就是爱的加法。我认为,孩子们应该用心读它,因为只有既懂得被爱,又懂得爱别人,才是幸福的人生。

这个中国的小木偶乌丢丢,和那位外国的小瓷兔子爱德华,不是非常相像吗?

所以,在故事的结尾,乌丢丢才会义无反顾地跳进熊熊大火之中,为了珍儿而被烧成灰烬。还好,小脚丫还在,而且,他以另一种形式,将生命延续……

我郑重地把这本书推荐给孩子们。同时,要提醒小读者们,一定不要忽视了那每一个篇章前的十四行诗。

那些优美的诗歌,绝不是故事的花边,而是故事的本身,甚至是故事的灵魂。

因为童年,本来就是一首诗。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标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