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疗法利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治疗行为问题,同时在美国、南非和英国等地崛起;到了60年代,认知因素被引进行为主义疗法中,80年代,认知行为疗法不断壮大。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件事的看法,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其他人的看法,对环境的认识、对事物的见解等等。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是,人的认知过程会影响他的情绪和行为,一个人的心理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是因为认知出现了问题。
就像在我们的生活中,同一件事发生,有的人会很难过,怎么也过不了内心那道坎,有的人却能坦然接受,很快地调节自己,这就常常是因为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因此,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策略在于重新构建认知结构。
最能代表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模型——ABC模型,它是认知行为疗法中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观点。
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是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代表在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问题行为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某件事的发生,而是因为你内心对这件事的不合理信念。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苦恼,我们自认为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导致的,但其实如果深究起来,都是我们存在着某种不够合理的认知导致的。而我们的方向,可能也不单单是要去改变那件事,更重要的是,去审视和改变我们不合理的认知。
认知偏差是我们问题情绪和行为的根源,只有识别和改变这些认知偏差,才能改善我们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容易有哪些常见的认知偏差呢?
(1) 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方式:
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会导致完美主义;
(2) 以偏概全:
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就认为自己不擅长学习数学;
(3) 任意推断:
在证据缺乏或是不充分的时候,便草率地做出结论。比如“我是无用的,因为我跟他打招呼,他都没理我”;
(4) 个人化:
将一切不幸、事故都归因为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承当责任;
(5) 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
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而贬低自己的成绩或优点。比如,因为并无恶意地撒一次谎,认为自己完全丧失了诚信;
(6) 选择性断章取义:
只注重那些与失败相关的事件,选择一些消极的细节,忽略其他方面;
(7) 乱贴标签:
根据过去的不完美或者过失来评价自己,给自己的问题贴上一个标签。
咨询目标:
首先,检查消极的自动化思维。还有,挑战不合理信念。然后,学习新的技能。
几种最经典的方法:第一个是与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也称“产婆术”,让来访者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照这个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导出谬误,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主动加以纠正。
另一种方法是“理性情绪想象”,是让来访者在想象中进入曾经觉得不舒服或者糟糕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来访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最后停止想象,让来访者讲述他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又学到了哪些观念……当来访者情绪和观念发生积极转变时,咨询师要及时予以强化,巩固来访者获得的新的情绪反应。
此外,还可以使用标准化的行为主义疗法的技术,
如操作性条件反射(它包括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和惩罚)
自我管理(和咨询师一起制定合理的目标,将目标转化成具体可进行的行为,自我监控,制订计划,达到一定目标时通过自我奖赏进行自我强化,并对计划的执行进行评估,这就是自我管理)
示范、放松训练(采取舒适的坐位或卧位,依次从上到下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渐进性放松,或者进行某个特定部位的放松)
系统脱敏法(常用于焦虑症与恐惧症。基本步骤包括放松训练、制订焦虑或恐惧的等级层次,然后依据由轻到重的等级层次,逐层进行系统脱敏程序)
家庭作业(来访者还需要通过家庭作业、后续坚持以及接受现实的检验,来加强放松训练和管理自己的焦虑,实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