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指出更诱人的未来所在

我没有想到《走出中世纪二集》的文字要比《走出中世纪》更为激烈一些。那个隐藏在背后的历史指向已经呼之欲出了。


朱维铮教授的《走出中世纪》和《走出中世纪二集》这两本书在内容上虽然多来自个人的零碎手稿、演讲、学术研讨这一类内容。但是从整体上看却相当的主旨清晰,即便在这两部文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近代史,时间线却是一路延续下来,《走出中世纪》主要集中在明代,《走出中世纪二集》主要集中在清代及民国初年。

中国历史观念中的“以史为鉴”怎么看都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限制。此种的限制主要是这种观念中的“鉴”由谁来完成。在官修的二十四史中,有眼毒者指出这二十四史说来说去不过是一部帝王家事而已,与“黔首“无甚太大关系。再者一说,即便二十四史皇皇巨著在前,又能几人能“鉴之”呢?万系一世乃属痴人说梦,朝代兴替倒是常事。不过是从中蹦达出来一些板荡之人变成戏文中传唱的故事。

“中世纪”的观念并非来自中国历史观念,此处借鉴的由来无非是采用他者的历史研究法来审视中国的历史。而这,也是迄今才有的历史视角和观念。从“中世纪”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中自带的荣耀损失过半。而这种审视的初衷,就是来自中国近现代史带给我们的屈辱和无奈感。在这种历史屈辱感之下,历史学家需要从更为长远的时间里探寻中国“积弱”的病因何在。我想,到了此处,“以史为鉴”才有了对每一个人而言的现实感。

为了“沉疴”而寻找诊断的方法,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出发,绝不会只是从当下去反思,而更多的是从历史记录中找到种种迹象和源头。我们当下的每一天的生活绝非来自我们的独创,而是来自我们的继承。我们不但继承了父辈的生活,也同时多多少少继承了他们的生活观念。用学术的言语来分析,那些生活观念会变成我们的言谈举止和行事准则。在每一个成为过去的时刻里,这些都会成为历史记录。这些有关个人的历史记录汇聚成为社会潮流,再逐步的演变为大历史观。大历史中的兴盛衰败具体到个人,就是个人需要承受的时代命运。

我们总想知道个人的命运会怎样?对于个人而言,过往的命运永远是有缺陷和不满足的。但我们甚少会想到过往的命运中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将来。最为含混的解释就是:因果使然。对于历史发生而言,历史学家不会轻言历史的走向和未来,但是却纠结于历史的过去。在这里,历史学家深信,在历史的深处藏着那个不可捉摸的未来。

朱维铮教授的《走出中世纪》也同样是在历史深处检索着不可捉摸的未来。这个未来的时间限定他没有做限定,但是对这个不可捉摸的未来,朱维铮教授的确写出了种种需要警惕的事宜。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中所呈现的种种积弱弊端,不是今天才有人来说的。至明一代,中国历史所表现出来的不思进取和闭关锁国已经为时人所诟病,明清易代之际的叹息还未消失,清一代完全继承了明一代的体系,在闭关锁国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思想的封闭。与康乾盛世同行还有大兴“文字狱”的历史。而这种国家策略,从根本上拒绝了中国的进取。朱维铮教授对于中国“走出中世纪”的叙述重点就在于此。

有意思的是,《走出中世纪》及《走出中世纪二集》的封面上,单单只有一个用来叩门的“环兽”。只是我们不知道,在那门之后,是否有着一个更为诱人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能指出更诱人的未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