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的应用场景

Gartner 在 2019 年的低代码调研报告中,曾经绘制过一张用来阐述低代码适用场景的“应用金字塔”,如下图所示:

低代码的应用场景_第1张图片

应用级别划分:从下往上,分别为工作组级(Workgroup Class)、部门级(Departmental Class)、企业级(Enterprise Class)、可扩展需求极强的企业级(Extreme-Scale Enterprise Class)。容易看出来,它主要的划分维度就是应用所面向的用户基数(基数越大,可扩展需求也越高)。

任务关键性:从下往上,各级别应用的任务关键性(Mission Criticality)逐级递增。例如一个只在工作组内使用的后台管理应用,一般都不会涉及到影响整个企业的关键任务。脱离企业这个视角来看,整个软件产业中也有很多通用的任务关键型应用,比如:实时操作系统、航空调度系统和银行对账系统等。

实现复杂度:从下往上,各级别应用的复杂度(Complexity)也逐级递增。例如最上层的企业级应用,除了功能覆盖面大导致业务复杂以外,往往还需要满足更多苛刻的非功能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体验、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伸缩性、可维护性、兼容性。其他一些复杂软件的案例包括:3D 游戏界面(交互复杂)极其底层的游戏引擎(逻辑复杂)、超大型 CRM 系统(一方面是实现很复杂,另一方面,这种成熟软件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直接用现成的 SaaS 软件)。

应用需求量:从上往下,各级别应用的需求体量(Volume)逐级递增,呈现一个金字塔形状。这个特征可以用万能的 2/8 原则来理解:20%的“全民”应用,由于需求的通用性和普适性,可以覆盖至少 80%的用户群体(例如企业大部分人都要用的考勤系统);而剩下那 80%的“小众”应用,由于需求的定制化和特殊性(例如蚂蚁的期权系统...),就只能覆盖各自小圈子里那 20%的用户了。

与低代码的契合关系:从上往下,各级别应用与低代码越来越契合(Relevant)。也就是说:越简单的应用,越契合低代码;越不太关键的任务,也越契合低代码。同时,由于契合低代码的应用更偏金字塔底层,而这些应用的需求量都更大,所以可以得出如下判断:低代码能够适用于大部分业务场景(而且这个比例会一直上升,逐步往金字塔的更上层应用逼近),例如:B2E 类应用(表单、审批流、ERP 系统)、B2B 类应用(企业商城、工业控制台)、B2C 类应用(企业展示、营销页、店铺装修)。

你可能感兴趣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低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