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经典诗文有效教学研究》研究课例

课例内容:《望江南》教学

教学时间:第七周周二第七节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温庭筠的生平及其词风格。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吟咏,培养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互助自学体会诗中抒情主人公的人生体验。

教学重点:通过探讨研究关键字词,培养合作、质疑的精神,提高归纳、综合的水平。

教学难点:互助自学,体会诗中抒情主人公的人生体验。

教学过程:(课堂完整呈现)

【我自学 我快乐】(7分)

1.《望江南》是一首____,又名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晚唐)诗词兼工,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绮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成为“花间派”的创始者,婉约派的先驱,因此有“____________”之称,与__________齐名,并称“温李”。

2.给下列字注音。

筠____ 倚____ 脉脉_____ 蘋____

【我展示 我精彩】(25分)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并为它划分节奏。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2.理解全词。

(1)梳洗罢。

你能从这三个字中想到什么?主人公当时心情如何?

(2)独倚望江楼。

哪个字用的好?你能读出什么?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了多久呢?从哪里看得出?

(4)肠断白蘋洲。

主人公为何突然看到白频洲了呢?

【我提升 我幸福】(4分)

你还能说出用“肠断”表现悲伤的诗句吗?

【我运用 我成功】(9分)

1.请以优美的语言来讲讲这个凄美的故事。

2.个人有感情的诵读并展示。

3.欣赏乐曲《望江南》。

课例反思:以往我在诗词教学时,总习惯于在参考书上寻找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这样学习进展虽然顺利,但是学过以后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情感体验等语文综合素质,并没有进展。当我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以后,对诗词教学展开了研究。

在本课题中我意识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性。当我让学生自己先去读,去预习,去翻阅资料助解。课堂上,我尝试把时间充分的留给学生去概括、去体会、去感悟品味,去探究。收获到了不一样的硕果。

比如,首先我感到,让学生的眼亮起来了。这次在学习《望江南》时,同样是资料助读,不过是用课件来教学,还增添了画面和背景音乐,学生的眼睛顿时亮起来了,加上他们之前认真的预习,这节课上几乎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都有话可说。让学生的口说出来。到了上课时,我让学生来讲来教,他们也可以质疑,然后再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成就感。学起来就更有劲了。学生的兴趣一旦调动起来,学习的主体地位就更能突出了。而当表扬或鼓励成了学习的动力后,学生就会更加好学和乐学了。学生的心也动起来了。这主要体现在品味赏析方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进入情境来品析词的情感美。

如当我问开头“梳洗罢”体会主人公是什么心情?有的学生品味道,这三字使开头含有喜庆气氛,含有一片深情。有的品味道:这是“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她打扮给她的心上人看的。这是学生用心品味到的人世间美好的情感!接着,我让学生再联系我们盼亲友的经历,继续细心地品味词的情感美。 这着重表现在“过尽千帆皆不是””到结束部分。在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如有的说:从早到晚,这一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主人公满怀希望,她无数次盼望终于成死灰的泡影。有的说:这里看得出来她今天又是白等了,女主人公痴痴情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还有的说道:主人公一腔愁思而化为悠悠江水,脉脉斜晖,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由此可见,词中的主人公哀伤失望之情和学生情感经历产生了共鸣!

但这节课仍有不足之处:时间没有分配好,没能体现出学生的动手能力。这首词是小令,共五句话,每句话就是一幅画面。我应该让学生的手动起来,任选一句词来描图或进行文字描述。这样我想,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补充或深化学习的内容,这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我在课前构思时忽略的环节,如果加上,我想这节课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中语文经典诗文有效教学研究》研究课例)